郑 建
(兰西县畜牧兽医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绥化 151500)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对养殖效益和生猪健康有极大损害的常见猪疾病,研究和加强防控猪链球菌病意义重大,能够切实避免该病症在养殖业发展中出现,做到猪链球菌病的强预防、全掌握、早发现、好治疗,从而最大限度控制疾病影响,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传染、传播途径、典型症状进行简单概述,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提出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建议。
每种疾病都具有其病原体,猪链球菌病也不例外,其病原体为椭圆形或圆形。链球菌分C、D、E、L等群,且血清型众多,抗原结构复杂,致病性以单一或混合型病原存在。
因为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加之人体和动物的消化道黏膜、鼻咽部黏膜、泌尿生殖道黏膜、皮肤黏膜等多处将都能够成为猪链球菌的存活地,因此该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具有各种的传染与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圈舍内进入带链球菌的老鼠和苍蝇所致;携带猪链球菌的未发病猪和已经发病猪传染所致;仔猪在分娩时由于产道内猪链球菌传染所致;仔猪由于生产母猪自身有猪链球菌存在于子宫引起的感染所致,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品种的猪都存在感染猪链球菌可能性,不过几率存在较大差异,仔猪相较于成年猪来说更容易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感染猪链球菌的病猪通常有下面典型症状:观察病猪四肢下端与腹下皮肤能够看到出血点与大面积紫红色,猪喜呆立,机体温度有升高趋势,伴有急促呼吸和频繁咳嗽的表现,机体关节处明显肿胀,行动存在跛行现象,在圈内呈转圈运动。对病猪进行触碰可引起抽搐与尖叫,随着病程逐渐延长病情程度愈加严重,病猪多倒地不起,伴有磨牙、空嚼行为,颈部、咽部以及颌下处可以看到明显的淋巴结脓肿,四肢抽搐严重。
结合上述猪链球菌病典型症状描述可以在养殖过程中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为了诊断鉴别猪链球菌并的类型,要掌握以下不同类型病症的诊断要点。
慢性型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病猪跛行更为严重,有化脓性关节炎的表现,情况严重的病猪可见后肢已经瘫痪,容易由于体质衰竭病死。急性型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病猪顾名思义发病很急,伴有典型症状同时多见流泪、喜饮水、食欲废绝表现。
常见于断奶仔猪和哺乳期仔猪,主要表现出脑膜炎病症,病猪鼻液黏性且呈流浆状,有便秘情况,拒绝进食。部分病猪伴有口吐白沫和皮肤泛红充血问题。
治疗猪链球菌病时采用以下两方重要治疗方法能够获取很好效果。方一:甘草15 g、柯子40 g、白芍25 g、栀子25 g、郁金30 g、黄柏30 g、黄岑30 g、黄连40 g、蒲公英20 g、双花20 g。将以上药材进行煎熬把所得药液与病猪饲料搅拌均匀,直接喂食服用即可。方二:甘草5 g、麦冬20 g、射干25 g、豆根10 g、大黄10 g、地丁10 g、蒲公英10 g、连翘10 g、金银花20 g,将以上药材进行煎熬把所得药液与病猪饲料搅拌均匀,直接喂食服用即可。中药处方通常连续服用5 d就可以控制住病情。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治疗猪链球菌病的西药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进展,采取以下几种西药治疗方法可以快速获取治疗效果。肌肉注射链霉素与青霉素混合液,患猪连续注射约3 d便可达到治疗目的;静脉注射使用葡萄糖溶液稀释的红霉素,按照每只患猪注射1次·d-1的治疗原则,对患猪进行连续3 d的注射治疗;肌肉注射甲氧嘧啶和复方磺胺,按照每只患猪注射2次·d-1的治疗原则,对患猪进行连续3 d的注射治疗;肌肉注射适量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的混合药液,静脉折射验算环丙沙星与恩诺沙星混合药液,静脉注射安钠咖、葡萄糖生理盐水的混合药液。
无论是采用中药治疗方法,还是西药治疗方法,在选择上都必要结合具体病情状况而定,保证治疗措施科学合理,能够发挥出治疗的有效作用,做到对症下药。
养殖员在饲养管理中要采用全进全出管理模式,减少猪群出现疾病交叉感染现象,考虑到猪链球菌病高发群体为仔猪和母猪,加强对仔猪和母猪的科学管理。为了给猪群提供没有感染猪链球菌的生活环境,落实好清洁卫生和彻底消毒工作,结合养殖场当地的气候变化做好通风管理,同时保证猪群的饲养密度不会过大也不会过小。可以使用菌毒敌等常见杀菌消毒药物灭杀病菌。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制度,对猪只的每次免疫做好记录,按时完成猪主要疾病免疫接种程序,提高猪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感染引起猪链球菌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