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群:投票决定的语文教学课

2020-12-28 17:12汪旦旦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狗男孩教室

汪旦旦

15年前,张艳群从师范大学毕业后,签约到了一所位于长江边的镇上高完中。从朝天门坐大巴车,翻山越岭,一路颠簸,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当时的沿江高速还没有通车,只有走山路,每走一步,张艳群内心都是拔凉拔凉的。而她的教育故事,也就是从大山深处、长江之滨开始的。

阅读带来的奇迹

初到的这所学校,地势偏僻、条件落后,学生基础薄弱、习惯不好、目标太低。高一开始时,张艳群还梦想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可任她在讲台上口吐莲花、激情四射,学生在下面依旧昏昏欲睡。整个年级两个班就她一个语文老师,于是她想到了借助阅读的力量。

每周,张艳群都会留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读什么呢?当时学校图书馆没有什么书,学生也没有什么课外书籍,那就读课本吧!她告诉孩子们,认真阅读每一篇课文,挑选出你最喜欢的10篇课文,然后投票,老师这学期就精讲大家挑选出来的这10篇课文。她的这一创意立即得到学生的响应,学生们不敢相信,自己还可以决定老师上什么课文,于是阅读时分外认真,挑选课文时也格外用心。最终,他们选出了自己喜欢的课文《致橡树》《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我有一个梦想》《胡同文化》等10篇文章。张艳群也遵守约定上孩子们喜欢的课文,语文课堂开始悄悄发生改变:少了一些昏昏沉沉,多了一些生机与活力。

高二时,张艳群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部分费用,为孩子们订阅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演讲与口才》等刊物。阅读的力量是神奇而伟大的,慢慢地浸染,慢慢地熏陶,孩子们身上渐渐褪去了稚嫩与淘气,多了一些成熟与理智。

高三时,阅读课没有停止,张艳群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的阅读思维,慢慢引导他们深度阅读,读书笔记也由以前的摘抄优美词句向写读后感转变。量的积累后必然有质的飞跃,2010年高考,文理两个班的平均分达到了105分,还有一个同学考了122分,这对当时的张艳群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育心比育人更重要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通常以强制管理居多,在体现人性化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学生在班主任的强制管理下,不仅会对班主任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师生的和谐关系,还会使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于是,张艳群开启了柔性管理模式。

这个管理模式的开端,还得从那只“小狗”说起。那是个由于原班主任老師休产假而中途接手的班级,但在上课的第一天,张艳群就差点被“打倒”。

那天,她走进教室,只见里面乱成一团,有一条小狗龇牙咧嘴汪汪大叫,一会跑到这位同学的桌旁,一会又溜到那位同学的桌下,男生笑嘻嘻地逗着小狗,胆小的女生则吓得一惊一乍的,全班同学完全没有听到上课铃声,也全然不顾站到讲台上的他们的新班主任。张艳群顿时火冒三丈,啪的一声拍了讲台:“谁把小狗带进班里的?”终于安静下来了,只见一位男孩低着头,小心辩解着说:“我又没有带它来,是它自己跑来的。”“那这次就算了,下次千万别带进教室来。”张艳群语气缓和多了。“嗯……知道了。”男孩怯懦地说。

接连几天,小狗再也没有出现,班上也相对平静,张艳群以为事情开始慢慢好转,哪想到,这天她正在上课,男孩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急忙把教室门关上,张艳群正待说话,门动了一下,那条小狗又大模大样摇着尾巴颠颠地进来了。只见男孩窜过去拼命撵小狗,小狗就是不听,在同学们的座位下钻来钻去,全班又乱成一团,张艳群气呼呼地离开教室“搬救兵”。

不一会儿,“救兵”来了,是位体育老师,班里突然安静下来,只见“救兵”拎起一条板凳,走到小狗旁边就要砸下去,男孩疯一般地跑过来抱住“救兵”的腿,小狗趁机逃出了教室……年级组长知道此事后,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严厉批评,那个男孩则趴在位置上一直抽泣……第二天,男孩没有来上课,张艳群心里隐隐有些不安,难道是因为小狗的事吗?放学后,带着歉疚与自责,她来到了男孩的家里。原来,这位男孩是位留守儿童,爸妈都出去打工了,奶奶照顾着他的生活,唯一陪伴他成长的,竟然是这条小狗。看到张艳群来,男孩惊慌地抱住小狗想躲藏,她心酸地一把拉住男孩的手:“孩子,老师和你商量个事好吗?带着你的小狗来上学吧,老师给小狗留个位置……”

从此以后,班上多了一个特殊的位置,男孩上课时,那条小狗就静静地趴在旁边的凳子上,或静听,或闭目,俨然一个听话的学生,男孩也慢慢变得开朗和快乐起来,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

“一直以为,当班主任就是让学生听话就好了,这之后才认识到,育心比育人更重要。”张艳群感慨地说。

猜你喜欢
小狗男孩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亲爱的“老男孩”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小狗
差不多男孩
小狗走丢了
瓶中妖怪
男孩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