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云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生率,属于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分别是血液凝固性增高、静脉壁损伤以及血流缓慢。该病发病早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肺栓塞,后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障碍。总之,该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一、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1、手术预防
(1)术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提早做好准备,以减少血栓发生的几率。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其病情以及术前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手术需要配备的要点,让患者明白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术前尽量让患者多摄入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食物,以确保其排便顺畅,同时调节患者负面情绪,让患者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的发生。
(2)术中注意为患者做好双侧下肢的保暖,若手术时间长,需要应用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来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以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3)术后让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其血液浓度。同时引导患者及早开展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的循环,特别是那哪些手术时间比较长的患者,需要尽量减少其平卧位的时间,按摩患者的下肢肌肉,或者继续使用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直到患者能够下床开展活动为止。术后若患者的双侧下肢出现了肿胀、疼痛以及活动不便等情况,需要及时接受彩超检查,以排除血栓的可能性。同时做好健康知识教育工作,让患者意识到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2、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药物,能够对多种凝血因素和凝血酶的活性产生抑制,可以用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具体使用时间是术后4h,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3、机械预防
根据充气以及加压的原理,对患者下肢的相关部位进行挤压,以促进局部区域的血液循环,缓解静脉瘀滞的出现,从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法使用药物预防的患者,以及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逐渐加压弹性袜、足底静脉泵、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以及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在减少术后下肢靜脉血栓形成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功效,具体是利用了机械性原理,从而让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能够加速。
(1)逐渐加压弹性袜
这种袜子能够对患者的脚踝至大腿部位施加持续性的压力,具体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压力来减轻患者静脉的扩张,进而使得血管内膜破裂的情况减少,同时还有助于增加血液的速度,从而缓解患者血液瘀滞的情况,同时对于组织因子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还能够增强患者静脉瓣膜的功能。
(2)间歇充气压力泵
充气泵会通过连接管,向护套内的气囊放气,通过控制压力实现循环按压患者的肢体目的,能够增加患者下肢血液的流速,使得过量的组织液和细胞间液得以回流,进而使得患者静脉瘀滞的情况得到改善,以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
(3)足底静脉泵
足底静脉泵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中心控制器、充气垫和充气软管,具体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体感选择合适的充气垫,然后将其置于患者的足底部位,充气垫通过充气软管连接中心控制器,启动后能够模拟人走路时脚部肌肉的情况,从而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
(4)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
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能够模拟人体的自然运动,开展下肢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从而达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4、功能锻炼
超过一半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均发生于手术后的第一天,还有30%的患者发生于手术的第二天,开展早期功能锻炼,且每天的活动时间超过半个小时,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较为有效的方法,具体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计划。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血栓的患者,需要卧床接受治疗,排便时应该尽量避免过度用力,也不要用力咳嗽,以防血栓发生脱落。
(2)药物治疗,病史低于3天的患者需要采用抗凝剂和溶栓剂。
(3)手术治疗,严重的下肢静脉血栓,如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需要在3天内接受手术,或者通过Fog-arty导管进行血栓摘除。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1)饮食护理,患者应该以高维生素、低脂肪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喝水,保证排便顺畅,以免增加腹压和血液的黏稠度,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引导患者倾诉压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叮嘱家属多加关心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患侧肢体的护理,患者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且需要将其患侧的肢体抬高,微曲其膝关节。同时做好患肢的保暖,不可按摩患肢,以免血栓发生脱落。对患侧肢体部位的皮肤进行观察,并测量患肢的肿胀情况。
(4)出血护理,下肢静脉血栓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除了遵照医嘱用药,在护理时需要注意操作手法,动作尽量要轻柔。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