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繁荣历史的有力见证,是文化营养和文明基因的载体。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或许它们早已没有生产力,但其文化力依然不容忽视。一切文化都具有时代性,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创新,使其融入当下、服务当今,才能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传承;保护;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187-02
中国保存着历史积淀厚重、丰富多样而又光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科学、艺术、文学价值的宝贵财富,梳理分析每一种被保护项目,学习它们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和价值所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本真地保护与传承、传播的关键。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甚至其所蕴含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走入逐渐消亡的境地,其中有三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还比较匮乏,二是现阶段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三是“媚洋流”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
一、着力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顶层设计工作
我国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把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设定为“文化遗产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系统开始创建,各省陆续成立非遗处和非遗保护中心,市、县基层也成立非遗保护工作机构,专职负责非遗的保护、记录和申报等工作。同时企业和各类机构、品牌的建立更充分挖掘了社会资源,保证非遗文化的流动、传承。各地都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规条例,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制度性文件。同时,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发展也提出规范性要求,并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长远和短期发展计划,切实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在继续加大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按财政年度收入比例逐年调整增幅。
二、做好非遺各项政策的扶持与落实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众多同类资源有着内容的相似性和精神价值的共同性,均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文化、习俗方面的文化符号,有着鲜明的文化传播特点。
首先,十余年来,在国务院办公厅的指导下,我国建立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到有的保护体系,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等多个部门共同重申了我国现存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并规范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相关政策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确保非遗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全国性的非遗普查工作成效显著,依法进行了规范、科学的筛查遴选过程。同时,对于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为已经认定的项目传承人颁发证章和证书,发放补助或津贴,及时整理研究非遗项目,对濒危项目实行抢救性保护,以对文化的敬重之心践行非遗保护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再次,建议抓住国家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契机,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鼓励社会资本或个人以多种形式加入保护行列,依托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核心文化价值的传承。对已经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性非遗项目,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帮助企业做好生产、传承、展销、宣传等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好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
三、促进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好非遗项目保护,要充分发挥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做好非遗项目构成要素及变化规律的内容记录,推动现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结合。具体到广东省来说,首先是要梳理广东省独特的文脉,把丰富的文化遗存与发达的名人文化、历史街区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国务院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分批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372个代表项目,分为十个门类,其中广东省共公示147个项目,传统美术类别占据31项,包括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粤绣、潮州木雕、大吴泥塑、忠信花灯、佛山彩灯、东莞千角灯、阳美翡翠玉雕、新会葵艺、瑶族刺绣、英石假山盆景技艺、汕头抽纱、雷州石狗等,有些非遗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部分区域,而是在全省范围内存在。其次,通过强化保护和提升内涵实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生产性方式的传承是有效途径,其产业化系统的定位与文化符号的拆解应用中,要做到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加速产业升级。而文化遗产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监管和合理规划,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播和发展,但是在执行有偏差时,也可能造成非遗项目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不仅不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和区域的美誉度。应根据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做好资料的保存,创建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根据其文化内涵开发更多符合地域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通过借鉴发达地区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边产品进行集中展销,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整合旅游产业与文化元素并做好宣传,让民众切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绵延千百年的魅力和精神内涵,提高民众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认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加快高校非遗传统文化基地建设
(一)非遗文化自信的培养
非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大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今大学生修身养性的最佳文化源泉。让中国传统乐器与大学生们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便不再遥远。我们要以此培养大批的新生代观众群体,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论断不仅是文化保护的题中之意,也是对传统文化富有创造性的目标建构和理念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与精神价值,与社会环境及周边时空也有着较强的关联性,结合本地的发展特点挖掘非遗项目的品牌内涵,培育创建凸显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产业链条也是文化自信建设的有力保证。东莞地处岭南,着手非遗保护工作已有十余年,莞脉传承之非遗活动一直在大力有序地推进。而传承又是非遗的生命所在,作为地方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非遗保护贡献力量,利用高校的科研和资源优势,不局限于对技艺的传承,更要对技巧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演变及艺术价值进行研究,对文化现象进行正确的解读,为民众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播,用真实、全面、扎实的工作,做非遗文化有价值的传承者。
(二)美育教育体系的完善
目前广东科技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已在逐步完善之中,2018年9月份开始对全院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美育必修课,从艺术的八大门类入手。而博雅教研室在2019年5月,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将非遗舞台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使得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走进大学课堂,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院建设设想是:每学年定期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搭建非遗传承人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邀请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艺术家代表来学院开展学术讲座,涉及古琴、箫、相声、传统曲艺等;筹建传统文化基地,前期以岭南古琴为代表,成立古琴研习中心,以传承古琴艺术为己任,逐渐再加强剪纸、石雕、刺绣、彩灯、盆景等非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做好文化的保护与拓展。
五、高校成立非遗工作站进行非遗的传承推广
(一)以非遗进校园为契机做好文化传承与推广
第一,高校要发扬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讲座分享,集中培训,开展讨论,针对“非遗进校园”走进艺术课堂进行学术讨论,由老教师分享近年莞脉传承在非遗中的作用,并相互交流。第二,突出重点、发挥作用。担任《公共艺术鉴赏》的老教师要担负起主要责任,并要注意培养能胜任此项工作的新老师,实现老带新,传帮带。第三,职责明晰,规范管理传承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一点将分为两个模块进行,每一艺术门类都有专门的项目负责人。可以从每个班级入手,安排一名优秀党员学生协助,对班级学生进行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讲座、鉴赏会、座谈会、网络课程等形式在学生中宣传。将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与学生们建立多种形式的群体沟通,能够随时随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二)广东科技学院的非遗工作落实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存续的持久动力。2019年5月16日下午14点40分,“非遗进广科”正式拉开帷幕,让老师们和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东莞的传统文化。此次进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麒麟舞、木偶戏、粤剧以及醒狮。同学们表示是第一次看麒麟舞,觉得非常有趣,“以前没有看过,这个舞跟狮舞不同,麒麟的舞步展现像我们人一样,也会刷牙、睡觉还有玩耍。”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同学们近距离体验“非遗”,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了解非遗的存在及内涵,更有利于非遗在生活中进行传承。
(三)非遗文化中古琴文化的校园传承及导师培养
以我院广东科技学院为例,我们将继续邀请南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岭南著名古琴演奏家王可逊来到校园,进行古琴讲座与古琴导师培训。第一方面,举行学术讲座。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流传至今已经有四千年历史,自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四艺,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而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事心态。古琴更加体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有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在佛家,则是称之为“空”的体验,乃是一种“无我之境”!让“古琴进高校”,让更多的学生在校园内认识古琴、欣赏古琴、学习古琴,让古琴文化成为学生汲取一生的精神营养。第二方面,做好古琴导师培训工作。导师团由我院音乐艺术老师组成,导师团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训,集训结束后将面向全院师生进行分班分批次轮换式教学。我们让古琴传承人与大学生面对面近距离接触,使他们逐步爱上这一中国传统乐器。在为传统乐器的传承培养大批新生代观众群体的同时,也要培养传承这门传统乐器的接班人,这种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艺术素养。
此外,还要做好传承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院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介宣传传承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活动的进展及成效,保持全校师生对于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注热度。
参考文献:
[1]李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彩图版)[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4,(1).
[2]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
[3]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