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反叛的冲突内化

2020-12-28 23:47郑金冬
戏剧之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情感表达亲子

郑金冬

【摘 要】亲子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永恒的主题,也是电影中体现美学内核的一种载体。由于亲子双方身份角色和认知差异的不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情感的叛逆,由此产生了电影中的矛盾冲突。在这些亲子间存在矛盾的电影中,剧情主线或重要支线往往围绕着如何使亲子情感发生转变而展开。本文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如何通过剧情结构的设计来实现亲子情感的转变,达到影片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相理解,从而实现情感反叛的冲突内化,促使电影情感价值得到升华。

【关键词】亲子;叙事策略;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148-03

亲子类儿童电影是儿童电影的一种重要类型。纵观儿童电影的百年发展,呈现出了一脉传承的艺术形式和价值追求,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现实主义风格。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因为其特点不同,实现情感态度转变的方式也大不相同,电影要根据不同的人物关系采用不同的叙事策略。通过经典亲子电影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亲子类儿童电影中存在问题的亲子关系主要有——父母与孩子互相不理解型,孩子单方面抵抗父母型以及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型。在这些亲子间存在矛盾的电影中,剧情主线或重要支线往往围绕着如何使亲子情感发生转变而展开。在亲子间互不理解的电影中,叙事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矛盾冲突的直观化展现和亲子共同参与危机事件的解决。在单方抵抗型的亲子关系中,情感的转变主要依靠叙事中铺设伏笔以及设置人物情感的爆发点。在父母亲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类型中,叙事的技巧在于客观地叙述和让孩子独立解决危机事件,以此实现亲子之间的情感转变,体现出亲情的感人之处。本文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亲子题材儿童电影是如何通过剧情结构的设计来实现亲子情感的转变的,在案例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发现不同亲子类型在叙事策略上的共通点和规律,对于如何达到亲子题材影片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相理解、从而实现电影情感价值的升华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互不理解型亲子关系的转变

(一)矛盾冲突的直观化展现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一切艺术作品和所有艺术形式的基本的和本质的原则”。①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依赖于父母的,但由于他们与父母的身份角色和认知差异不同,往往存在着彼此互相不理解的情感冲突。孩子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管控,父母也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要与他们的意愿背道而驰,由此就会产生许多矛盾,这也是很多亲子题材儿童电影中矛盾冲突的来源。

互不理解型的亲子关系在故事开头介绍人物的部分就要突出展示这种矛盾冲突,这是亲子类儿童电影叙事的关键部分。“冲突法则不仅仅是一条审美原理,它还是故事的灵魂。”②因为是儿童电影中的亲子关系,相较于将矛盾隐藏在细枝末节中,直观化的表现方式更加易于儿童理解。例如,2012年上映的皮克斯动画电影《勇敢传说》就是以母女间存在矛盾的亲子情感为核心的故事片,电影主角梅莉达公主虽然是皇室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但却不喜欢陈腐的皇室礼仪,而是喜欢弯弓射箭、骑马驰骋,有自己真正热爱和追求的事物。但是她的母亲却希望她成为行为端庄的大家闺秀,对女儿真正喜爱的事物表示十分地不理解,认为女儿喜欢的事物都十分粗鲁,不符合皇室的礼仪。母女俩各自看重的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儿不理解母亲为什么执意要把她变成她不喜欢的样子,母亲也不理解女儿为什么总是和她的意愿相悖。为了突出母女间的矛盾,在剧情结构安排上,在故事开头的第五分钟就直观地交代了母女间的矛盾——在皇室朝见群臣的时候,大门一开,梅莉达公主咬着苹果大摇大摆地进来,母亲看到她如此豪放的步伐大惊失色,用眼神暗示梅莉达好好走路,同时面露焦急和失望的神色,但梅莉达却完全没有做出母亲理想中的行为方式,还显得十分不耐烦。这一情境的设置直观地反映了她们之间存在的矛盾,令观众十分明晰地感受到母子间的感情状态,并且自然而然地为之后剧情的展开做出了铺垫。

(二)亲子共同参与危机事件的解决

在互不理解的亲子关系中,为了让亲子从互不理解转变为相互理解,需要设置一个共同的危机事件,在危机事件的解决中让父母和孩子逐渐地理解彼此,整个过程需要亲子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比如,在《勇敢传说》的故事发展阶段,梅莉达因为自己的任性,让母亲中了巫女的魔法变成了一只熊,为了把母亲重新变成人,她必须找到破解魔法的方法,但因为国王把变成熊的王后误认为是他的仇敌,让王后不得不躲避国王的追杀,因此这件事变成了母女共同的危机。在把母亲重新变成人的过程中,编剧设置了一连串大危机事件中的小危机事件,比如逃脱凶猛棕熊的追杀、梅莉达通过自己的精彩演说平复联盟间差一点被挑起的战火、梅莉达冲破城堡的禁锢去解救母亲等,在接连的事件中,梅莉达的母亲理解了女儿内心的智慧和勇气,开始真心为女儿骄傲,与故事开始时对女儿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样,梅莉达在解救母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非常爱自己的母亲,尤其是在整体大危机事件即将要解决的时候,编剧又设计了一个波折,让母亲身上的魔法没有及时消退,这一意料之外的情境让梅莉达伤心不已,她抱着已经完全变成熊的母亲伤心哭泣,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愧疚和对母亲发自内心的爱,在影片呈现的效果上非常感人,同时又十分直观地表现出梅莉达前后态度上的极大转变,她不再是处处和母亲作对的任性小女孩,而是在这次危机中获得了成长,明白了自己对母亲的情感,从而得到了内心情感和自我认知上的转变。由此可见,亲子双方共同参与的危机事件,既可以展现亲子间矛盾化解的过程,又可以实现亲子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亲子题材儿童电影剧情设计的关键点。

二、单方抵抗型的转变

(一)前情铺设的作用

在亲子类儿童电影中,存在着孩子单方面抵抗父母的类型,这种亲子关系的不和谐往往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的误解,通常是孩子不理解父母。作为孩子来说,他们因为性格的单纯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当他们的诉求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回应时便会用孩子特有的抵抗来表达不满,由此就会导致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电影作品中,这种来自孩子的单方面的抵抗会被进行夸张化处理,将抵抗的行为进行放大,从而进一步激化矛盾,造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因为这种冲突的前提是亲子间存在的误解,因此故事发生的前情在剧情结构中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不将前情叙述清楚,那么孩子的反抗在故事中就会变成无理取闹,亲子间情感的冲突就变成了无根之木,让人不清楚这么做的原因,从而摸不着头脑,不能让观众理解孩子抵抗是出于什么心理和情感。好的前情铺设可以为之后人物的情感流露构建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并且为之后的情感转变做出铺垫。例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作为神话题材的改编,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哪吒的人物设定彻底反转,从行侠仗义的小英雄哪吒三太子,变成了魔丸转世、人人避而不及的小恶童,刚一出生就让陈塘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对于哪吒父母的李靖夫妇来说,他们的任务本来是降妖除魔保陈塘关平安,结果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却是一个危害极大的小恶魔,这与他们的社会身份完全背道而驰,由此就產生了亲子间巨大的矛盾。为了保卫陈塘关不陷入危难,李靖夫妇把小哪吒关在家里,对他禁足,不让他出家门一步,导致哪吒对父母的误解加剧。“伏笔必须埋植得足够牢固,当观众的记忆急速回溯时,他们还能找出那些伏笔。”③在剧情安排上,哪吒意外变成魔丸转世、生下来就大肆破坏的这一段,就是后面故事的伏笔,这一段在整个电影中占据了开头的前二十分钟,可以说是故事开端的主要部分。通过这段前情的铺设,影片十分清晰地交代了李靖夫妇将哪吒禁足在家中的原因,并由此引发了哪吒之后的离家出走、欺负村里小孩、叛逆不听话、不服管教等一系列表现他内心抵抗情绪的行为,让哪吒的单方抵抗变得让人能够理解,甚至让人有些同情哪吒的遭遇,进而期待哪吒之后会怎样和父母和解,自然而然地引出后续剧情。如果没有这段前情的铺设,哪吒之后的情感态度就会变得十分突兀,他一系列的反抗只会让人觉得反感而不是又爱又恨。

(二)情感爆发点的设置

亲子情感转变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对于不理解父母良苦用心、一味抵抗的孩子来说,发现和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设置一个情感爆发点,是消除他们内心芥蒂的关键所在,也是平息抵抗、实现电影中亲子情感转变的重要一步。作为亲子类电影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桀骜不驯的叛逆孩子并不是完全的坏,这类角色往往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与外在的坏形成对比,让人又爱又恨。这类外向型性格的角色,在情感转变的时候要与他的性格特点相符合,要设立情感的爆发点,让人物感情借由激励事件喷涌出来,如人物性格一样具有外向性,符合人物的特点,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剧情的合理性。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角哪吒就是典型的具有外向型性格的人物,他无时不刻不在和人们对他的偏见和他自己的不幸遭遇抗争,他的性格和他使用的风火轮一样是火热的,因此他抒发情感的方式和他的性格一样也是向外喷发的。当哪吒在电影的高潮部分知道父亲打算替他经受天劫以此换回他的生命时,他瞬间理解了父亲对他的爱,他在泪眼滂沱中迎来了内心情感的爆发,一下子踩着风火轮冲回村子里解救父母,之前对父母的怨恨也烟消云散,他终于理解了父母对他的爱。电影结尾处,哪吒从抵抗父母的“问题孩子”,变成了为救父母和村里百姓而牺牲的小英雄,实现了亲子情感与身份角色的双重转变,这与情感爆发点的设置是密不可分的。

三、过度保护型的转变

在亲子关系中还有一种类型,因为孩子存在先天缺陷所以父母对他们格外地关心,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举动,但不免会产生过度保护的现象。而这种保护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不信任,他们不相信孩子会在脱离父母的保护后能够自己面对外面的世界,总觉得孩子会被孤立、被欺负,无法融入外界。在电影中,这样的亲子情感往往会从对孩子的不放心,转变为看到孩子在逆境中成长,最终选择相信孩子并鼓励孩子自己迈向未来。这种亲子关系中,父母态度的转变过程也是打破人们对弱者的偏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个事件的解决作为铺垫,层层递进,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上的转变。

(一)从第三方视角叙述

在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并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保护有些过度,孩子因为习惯了父母的保护也感受不到什么是过度的保护,如果用父母和孩子的视角,这种过度保护的关系就不会很好地呈现出来,因此电影往往会采用第三方的叙述视角,从客观角度来呈现,这样会更有真实感。例如,在美国儿童电影《奇迹男孩》(2017)中,主人公奥吉因为先天性的面部畸形而惧怕与人接触,他的父母因为觉得对他有所亏欠而对他关爱备至,以至于有些保护过度。一直到该上初中了,奥吉都没有去过学校,都是母亲在家里辅导他学习。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直到在他该上初中时,母亲没有能力再辅导他,才尝试让他去学校学习。当奥吉走在户外时,因为惧怕见人,他总是戴着一个大大的摩托车头盔,把自己严丝合缝地罩住。这个头盔就像父母对他的保护,他想一直活在父母对他的呵护中,不愿走出来,这是父母对他过度保护的结果,但奥吉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因此电影安排了第三视角——奥吉的姐姐,从这个人物的视角来描述父母对奥吉的保护。比如,在奥吉家,父母总是围绕着奥吉,那天奥吉第一天去上初中,也是姐姐维娅第一天上高中,但是当姐弟俩放学回家的时候,父母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在奥吉身上,对于他第一天上学的心情百般追问,生怕奥吉第一天上学的情况不好,而完全没有问姐姐维娅的情况。在姐姐维娅的内心独白中,她认为弟弟是家中的太阳,而她和父母都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这一表述十分贴切,只有从第三方的视角,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真挚又合乎情理的想法。同时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父母对奥吉的过度保护,以及奥吉对父母的依赖,为之后亲子情感的转变做出合理的铺垫,为情感的表达设置好跳板。

(二)独立解决危机事件

过度保护型关系中的亲子双方在一开始总是绑定在一起、密不可分的。与单方抵抗型亲子关系不同,过度保护型中的孩子对父母十分依赖,就像《奇迹男孩》中的奥吉,他一开始畏惧学校,不想去上学,在学校受到欺辱时,回到家里仍然想躲进父母为他修建的堡垒中,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但在整体剧情中,如果主角一直处于对父母的依赖中,那就无法在结尾处实现情感态度的转变,因此要设置合理的事件,让孩子独立出来,走出父母为他搭建的堡垒。在电影中,这个过程以让孩子独自解决危机事件为标志。在《奇迹男孩》中,初次接触校园生活的奥吉因为之前父母对他的保护而选择在家里接受教育,因此除了家人,他从未有过朋友。不善于社交的他初到学校也遭到了同学不同形式的孤立和欺辱。就在他的校园生活一团糟、眼看就要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他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开始尝试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最终交到了好朋友杰克,使他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极大的转机。奥吉的妈妈看到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交到朋友时,那种心情无以言表。电影用一个对母亲的近景镜头表现出母亲近乎喜极而泣的表情,代表她一直过于保护的儿子终于用自己的力量化解了危机,她也开始相信孩子能够靠自己的力量适应新生活,转变了之前的看法。尤其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奥吉获得了越来越多朋友的支持,变得不再形单影只,学校里也没有人再欺负他,甚至连之前欺凌他的同学都和他达成了和解。在这个过程中,奥吉的父母也从对孩子的保护中慢慢走出来,重拾起了因为保护奥吉而放弃的个人生活,由此达到了亲子的共同成长。这一切的变化都始于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危机事件,在独立于父母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周围人际关系的转变,获得了成长。可见,主人公独立解决危机事件可以有效地推进剧情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亲子题材儿童电影中,存在问题的亲子关系有父母与孩子互相不理解型、孩子单方面抵抗父母型以及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型等。在这些亲子间存在矛盾的电影中,剧情主线或重要支线往往围绕着如何使亲子情感发生转变而展开。父母与孩子即使有再大的矛盾,在最终也会迎来和解,这是亲子情感的本性决定的,这是一种印刻在血脉中的默契。无论电影开端他们之间的鸿沟有多大,电影的最后他们都会在爱中回归亲子间本真的情感,那是身为父母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本能,产生矛盾只是因为被蒙蔽了双眼,剧情就是拂去尘土、破除误会、最终显示真心的过程。可以说,亲子类儿童电影的叙事策略都是以亲子情感的这一特点为出发点的。作为电影观众的儿童,在观看中也会自然带入自身的经历,在跟随故事走进电影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也会对自身成长的过程有所感悟和启发,从而实现电影的正面价值导向。

注释:

①爱森斯坦:《影片:形式/意义》,巴黎布尔格瓦出版社,1976年版,第47页。

②(美)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41页。

③(美)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74页。

参考文献:

[1]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沈国芳.观念与范式[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張瑶均.影视的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赵青.美国儿童电影的叙事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18,(01):45-47.

[7]王艳玲,冯译萱.国产儿童电影“式微”与儿童话语体系“突围”[J].电影评介,2019,(22):32-35.

[8]程桂芳,张笃元,王凤蕊.论“儿童本位”视野下的中国儿童电影发展[J].电影文学,2009,(08):17-18.

[9]刘晓希.童年的消逝——对儿童电影“全龄化”的再读解[J].电影艺术,2017,(03):87-91.

[10]马基德·马基迪,王宜文,耿晶晶.儿童电影的真谛与电影艺术的使命——马基德·马基迪访谈[J].电影艺术,2019,(04):66-70.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情感表达亲子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