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悖论与河道变迁

2020-12-28 11:46七君
电脑报 2020年48期
关键词:科里北半球悖论

七君

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泡茶的时候,如果搅动茶水,茶叶会聚集到茶杯底部中心,而不会因为离心力分散到茶杯壁附近。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有趣的现象叫做茶叶悖论(tea leaf paradox)。这是由于液体和茶杯之间的摩擦,水杯中会出现二次流(secondary flow),也就是和旋转面垂直的一圈圈水流。茶叶被卷入这个二次流中,被扫到水杯底部中央。由于在二次流中,靠近茶杯底部的液体速度更小,那里的茶叶速度不够无法上升,最终被扫成了一团(图1)。

那么,茶叶悖论和河流又有什么关系呢?是这样的,在愛因斯坦之前的19世纪中叶,地理学家中间流行着一种观点,那就是在北半球,河床的侵蚀主要发生在河流的右岸,南半球在左岸,而这是地球自转带来的科里奥利力引发的。因为地球自转,北半球的物体有向右拐的趋势,这就是科里奥利力。这些地理学家认为,因为科里奥利力,北半球右侧河岸的泥沙容易被带走,南半球则刚好反过来(图2)。

不过,爱因斯坦在1926年发表的论文首次对河岸侵蚀现象给出了正确的解法。他指出,河流左右侵蚀的不平衡是因为河水中也有和茶杯里类似的二次流。

假设河道中有图3中AB这样的一个弯弯,河水逆时针流,那么这个弯弯就好比是茶杯的右半边的情况,那里的二次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这就导致泥沙从右侧被带到左侧底部堆积。这样日积月累的结果就是,本来弯的河道就会变得更弯。最终,上面那条河的河床底部就会变成图4的样子。

而且河水的方向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仍然是B边被侵蚀。这怎么理解呢?就像你用勺子在杯子里打圈时,不管顺时针打还是逆时针打,二次流的旋转方向不受影响,最终茶叶都聚集在中间。对于河流来说,二次流的方向也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是河流水流方向的左侧被侵蚀。

总而言之,爱因斯坦预测,不管河流方向为何,不管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河流的外弯侧总会被侵蚀,沉积物被逐渐堆积到内弯处,导致河流越来越弯,犹如长了脓包。后来的研究发现,河流的变化果然是这样的。最后曲流甚至会生出一个脱离主河道的牛轭湖(图5)。

而爱因斯坦所描述的这种二次流后来就被取名为螺旋流(helicoidal flow)。刚才说的是河道有一点点弯曲的情况。但即使一条河本来是直的,也可能被掰弯,被掰弯的原因也是二次流。你可能觉得奇怪,直的河道里河水不拐弯,没有离心力啊,怎么还会有二次流呢?

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地球自转,直河的水流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微弱作用,会产生二次流。这个让河流外拐的科里奥利力的水平分量是2vΩsinΦ。v是水流速度,Ω是地球转速,Φ是纬度。水流速度越大,纬度越高,所受科里奥利力越大。

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的水流和河床底部会发生左右摩擦,和水面相比底部的水流减速,从而产生二次流和相应的侵蚀。换言之,只要地球在自转,直河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变弯。

在这篇简洁有力的论文中,爱因斯坦还对河流侵蚀做出了几个预测。比如,由于这个二次流具有惯性,因此最强烈的侵蚀应该发生在河流拐弯处的下游。如此一来,一条河的弯弯会不断往下游移动,就像蛇扭来扭去一样。而一条河的横截面越大,河床摩擦阻力的作用也越小,因此大河的弯弯直径也越大。这些都和事实相符(图6)。

除了用来解释河流侵蚀,茶叶悖论在啤酒的酿造中也有重要应用。在酿啤酒时,麦芽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会凝结形成酒花糟(trub)等杂质。为了方便去除这些杂质,麦汁被注入一个叫做回旋沉淀槽的旋转大缸里,渣滓就会在底部中央聚集,很容易去除。这个技术就叫做旋液分离(图7)。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有删节)

猜你喜欢
科里北半球悖论
清凉一夏
差不多和差得多
救命的海鸥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诗人的指点
诗人的指点
美妆悖论
知足者常乐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