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2020-12-28 02:31于林卉
今日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金融学应用型金融

于林卉

为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推动高校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与革新,本文以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为研究对象,从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着重探究“OBE成果导向”、“双轮驱动”机制等教学模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上的践行成果与创新点。

一、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金融学专业简介与培养目标

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专业是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沈阳工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金融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要,能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一线从事金融政策解读与运用、市场调研与数据处理、客户开发与维护、金融系统管理与风险防范等工作,胜任柜面经理、产品经理、投顾主管等的“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專业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国内外先进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一套“OBE成果导向”、“知行融合双轮驱动”的创新教学培养模式,从而确保应用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创新性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应用

(一)成果导向教育模式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在20世纪90年代由欧美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领域。OBE是一种基于学生“产出要求”的教育新理念,从学生的毕业要求和未来工作岗位需要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OBE教育方法的运用使整个教育系统发生了改变,从教师教授学生被动学习到学生自身主动的探索,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相比于传统以教师“一刀切”为主的教学方法,OBE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金融学教情与学情分析

经过多次调查与研究,从目前形势来看,各大高校在金融学等文科专业教学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例如:重教师讲授、轻自主学习;重考试结果、轻过程考核;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传统教育、轻国际化接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所提出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

金融学专业以金融学原理、公司金融、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保险学、证券投资学、互联网金融为主干课程,属于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之一,比如公司金融中的资本结构理论被用于公司并购重组与投融资需求;期货、期权、远期合约等金融衍生品被应用于portfolio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金融学原理中的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结合宏观经济学被应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以上种种教情都要求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方法需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探究更加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模式。

寒窗苦读十余载,我国大部分学生早已适应从小被灌输的“填鸭式教学”、重视考试结果等传统思想,殊不知这些老套的教育思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将学习寄托在课堂的老师教学上,甚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消化与反思,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思考。若这些学习习惯带入大学学习生涯中,将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发展,在社会的残酷竞争中无法适应,必然受到社会的淘汰。以上种种学情都要求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突破原有的传统思想束缚,主动学习、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2.OBE教学模式在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OBE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预期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在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具体评价体现为:适应金融行业建设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科知识、金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解决金融领域内的政策、市场调研与数据处理、客户开发与维护等问题;具有一定的金融专业实践能力,恪守金融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协作履职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够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主动适应金融领域职业需求和社会变化。

想要实现以上种种评价目标,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从教师角度,首先根据OBE理念,教师在教学的前、中、后发挥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教学,而是引导。在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需针对现代金融学教育目标,将书本上的理论内容进行逐段分解,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国家新政策结合起来,设计出能够与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每一模块都侧重于传授学生整体知识框架,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任务进行课下的资料查询、数据搜集、仿真模拟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实践打下基础。其次,金融专业的教学一定要与当下经济发展和社会新政策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整合为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学习不是仅围绕枯燥的课本,而是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比如关注“货币虚拟化”、“我国‘融资票据化趋势”、“中国股市将A股纳入MSCI”、“绿色金融”、“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转型”等社会问题,将这些热点的社会问题带入课堂进行讨论,并让学生课后查阅更多的国内外相关案例,以提升学生的明辨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后,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校企结合,与政府部门等开展项目合作与课题研究,以此丰富教师的社会阅历,更新教学储备,丰富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首先明确大学学习目标,转换传统学习思维,通过OBE理念,学生需明确学习任务和分项考核标准,将自身学习过程具体化,摒弃“临时抱佛脚”的想法。其次,学习方式可由个人学习转换为小组学习,通过小组间成员的分工协作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二)知行融合双轮驱动教学模式

知行融合双轮驱动教学方法在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思路体现为“双主体、双导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双手段、融合创新创业能力”。

1.双主体

“双主体”教学是指为避免教师教学情绪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而提出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具体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换位,互相学习评价,避免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是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手段。比如在讲金融学原理中的专业术语“逆向选择”的概念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干巴巴介绍概念“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者将资金贷给了最有可能违约的借款者的现象”,而是提出“逆向选择”是在二手车市场交易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自发去观察二手车交易平台买家和卖家的心理,换位思考,得出在二手车买卖市场中,由于卖家和买家的信息不对称,买家出的平均价格要低于好车而高于次品车,因此次品车的卖家获利而好车卖家退出市场,这就是逆向选择的现象。由教师启发,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并得出结论,即是“双主体”的体现。

2.双导师

“双导师”是指学校任课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加以结合,共同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机制。具体是整合金融学专业理论课教师,形成一支理论课教师队伍,夯实学生专业理论课基础;通过校企结合,聘请校外企业高层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银国际证券公司等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协作,在商业银行行长、证券公司总经理、保险公司总经理等组成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委员会的指导下,学生可熟练掌握金融從业基本技能,并取得银行从业、证券从业等多项从业资格证书;除此之外,通过“双导师”制,学生可参与贵金属实盘交易、智慧经济、金创意、挑战杯、银行服务创新、市场调查等多项比赛,实现学生一专多能,培养学生金融技术实际操作处理能力。

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双手段

2020年初爆发了新冠病毒,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发展迅速,成为了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方式。线上教学是否只是为了应对疫情的暂时性教育方法?答案是否定的,有效的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认为,进入“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它不应该只是疫情时期的特殊产物。李政涛认为,人类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不同阶段,分别是农业时代的学校形态,工业时代的学校形态,以及当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出现后,第三种形态的学校产生了,那就是未来学校将会呈现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局面,并会进入“双线”融通共生的教育时代。

混合教学的实质是“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线上教学胜任力。线上教学不单是给学生看慕课、微课,而是能够做到把线上和线下融会贯通起来教学,例如可结合“雨课堂”、“智慧树”等平台来完善“双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也很突出,首先混合双线教学更加开放,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心得学习和信息渠道;其次混合双线教学更加灵活,若某些课程项目线下教学效果不突出,可利用线上平台来进行操作;最后混合双线教学更加丰富,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混合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4.融合创新创业能力

将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到人才培养当中,即打造校企协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达到高校和企业紧密相连,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目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需结合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特点,围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双轮展开实践教学。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为了达到预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完善的校内实训系统,开设了例如财经基本技能实训、金融产品设计与营销实训、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等,并与校外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完成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三、结语

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在于目标的确定和新型教育方法的实施,那么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需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OBE成果导向”、“知行融合双轮驱动”的创新教学培养模式为手段,逐步推进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学应用型金融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论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