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山里,不断上演着一个人与一座村结缘的故事。
“带强一个组织、壮大一个产业、办成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动一批消费。”杭州市和恩施州在全国率先系统性推进“名誉村长走亲连心1+5”行动,把民营企业家与贫困村脱贫链接,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产业向贫困地区流动。杭州“名誉村长”们正带着“五个一”的承诺,跋山涉水而来,或将在山间点燃爱与希望。
目前,已有111位企业家和20个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担任了恩施州166个贫困村的“名誉村长”,帮助恩施吸引社会捐款(捐物)超8800余万元,销售农特产品4.5亿元,引导47家企业落地恩施,完成投资超12亿元。
“结对村不脱贫,名誉村长不卸任。”这份名誉村长的心声,把杭州帮扶的烙印刻在了恩施百姓的心间。他们踱过的每一寸空气,与希望同步,带来香甜。
闻卫东与刘家河村
“建一所家门口的小学”
初到刘家河村,浙江杰立建设集团董事长闻卫东只觉得山高路险。村书记马德鹏告诉他:“山里娃念书只能到镇上,路远不好走,家家户户只能到镇上租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付了房租不说,家里还要有个大人陪读,相当于损失了一个劳力。”
闻卫东开始思考,贫困户除了物质帮扶,更需要精神帮扶,这既是精准扶贫的深层次延伸,更关系脱贫致富的百年大计。于是,“建一所家门口的小学”,成为刘家河村村民和闻卫东的共同愿望。
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拥有舒适的学习环境,闻卫东放弃“一捐了之”的想法,亲自规划设计刘家河小学的建设图纸,除了派出 4 名工程人员驻村指导,他还琢磨改进细节,每天都要准时询问村小学教学楼的进度。除了4次赴深山实地考察,闻卫东还专门建起了微信群,与村支两委随时联系,时刻关心村里的变化。
“食堂和宿舍一定要建最高标准”“底楼一定要架空,山区太潮湿”“买3匹冷暖柜式空调,冬天教室里才暖和”……闻卫东干脆把杭州重点小学的图纸直接“照搬”到深山里,预算从最初的 200 万元涨到 300 万元。
2019年底主体完工、2020年1月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成、3月进行跑道及绿化配套施工……期间受疫情、洪水影响,工人难请,设备难调,而村民们也暂时无法外出务工。闻卫东决定在此期间,把杰立集团在建筑行业的优势和村里富余的劳动力对接,不仅带动部分贫困户的就业,还在村里培养了一批建筑工人。
一年多来,38位村民参与了杰立小学的建设,领取务工工资70余万元,17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村民李传忠说:“没想到给自家孩子建学校,杰立集团还给我发工资、教技术,我可要好好学点本领,今后也可以靠建筑技术养家!”
2020年7月20日,学校竣工验收。如今的杰立小学,点燃了刘家河村“乡村振兴”的接力火炬,村里有客人来了或者长期在外的亲人回村了,村民们一定会带着去“杰立小学”看一看,这俨然成了刘家河村乡村振兴的一个“景点”。
虽然刘家河村“杰立小学”已经建成交付,但是杰立集团和“名誉村长”闻卫东的帮扶工作始终没有停歇,师资引入、资源营建、设备添置、绿化美化……这一切,都在为巩固扶贫成果,启动刘家河乡村振兴计划、携手奔向小康生活注入能量。
吴承根与两河口村
“我们要跑出全新人生”
“这个儿童节,让我们为爱奔跑。”2019年5 月 29 日,杭州浙商证券大厅里一份特殊的倡议书凝聚众人目光。
2019年4月,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被聘为白果乡两河口村的“名誉村长”。第一次来到两河口村时,他细心地注意到,孩子们脚上的鞋很笨重,有的鞋尖已出现豁口。这是孩子们每天上学翻山越岭步行 10 多里,在碎石路上磨出来的。
除了捐赠冬夏两套校服,花费 60 万元修缮漏雨的校舍外,吴承根一直计划着给孩子们换一双跑鞋。返回杭州后,吴承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立刻在浙商证券一楼张贴了一份特殊的倡议书:“只要你完成 6.1 公里的跑量,浙商证券就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上一双为梦想而奔跑的鞋子。”
吴承根发动浙商证券跑团成员完成 6.1 公里的跑量,激励孩子不畏征途,并一对一给每个贫困生写一段祝福,鼓舞他们为梦想加油。6 月 1 日,他生怕鞋子尺码和样式不适合,又放下繁杂公务,和员工一同从杭州赶到兩河口村,提前去学校量好尺码,并赶往恩施城区的安踏专卖店精心挑选。
“越过山丘,为梦想奔跑,童鞋助你飞翔。”读着放在鞋里的卡片留言,身材瘦小的杨长文热泪盈眶。小长文最爱踢足球,可年幼时,母亲离家远走,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他全身衣服破旧不堪,鞋子都是拣别人穿剩的。“我们要跑出全新人生。”小长文说。次日,获捐赠的 61 名贫困生都换上了新鞋,早早来到学校自习。
“扶贫是过日子,不是转一圈就走。”吴承根常把这话挂在嘴边。他专门为两河村制定系统扶贫计划,培育管长远的特色产业,组织3000名员工参加的走村连心活动也即将启动。
2020年,浙商证券针对两河口村阳昌隆组生态环境优势突出、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特点,投入415万元,帮助两河口村打造生态农场项目,建设精品民宿、农产品加工中心、建设富硒茶厂、生态农场配套产业路等。项目建成后可以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个,解决当地部分群众就业问题,增加群众的收入。
胡丹锋与良地村、款场村
“我在家门口高薪就业”
2018年开始,浙江华铁应急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丹锋多了一个身份——三穗县款场乡良地村和款场村的“名誉村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董事长”,一个“名誉村长”,两个身份都是沉甸甸的担子。“名誉村长不能光一个口号,在我看来,更是一种责任,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
胡丹锋自担任名誉村长以来,即使公司事务再忙,每年还是要坚持到结对的贫困村开展扶贫调研、帮困活动,详细了解三穗的产业基础及村里的资源禀赋、集体经济发展、就业意愿和帮扶需求。捐赠5万元帮扶资金、春节慰问贫困户已经成了他每年的帮扶必选动作。
胡丹锋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脱贫举措,一户人家只要一个人稳定就业,马上就能脱贫。”胡丹锋便在三穗投资创办了自己的子公司——贵州恒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建筑装备制造产业项目,预计年营业收入8000万元以上,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00余。
“我的父亲多年来半身瘫痪。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高薪就业,每月工资有7000多元,我能更好照顾我的家人了,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去年9月入职贵州恒铝公司资产管理部的员工龙志明是三穗县的贫困户,现如今通过努力已经升为部门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后招入的首批贫困员工曹国明,因踏实肯干在短短3个月内当上了喷涂线组长,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以贫困户身份入职的杨政云夫妇,两人每月工资收入已达到一万多元。“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两个读书的孩子,我们只能回家打工,没想到工资比以前去城里还要高。”杨政云说。
一切都在变化中慢慢向好。随着三穗投资项目的正式投产运营,胡丹锋以“产业+就业”方式,帮助三穗人民真正实现在家门口“高薪”就业,走上脱贫增收的致富路。该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分红”,2019年公司提前分红105.6万元,全部发放到项目利益联结的2400名贫困残疾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