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基,中国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曾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小提琴人才。他所创立的“林氏教学法”和诸多的小提琴教学口诀,为中国小提琴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9年林耀基先生去世十周年之际,中央音乐学院林耀基教学研究中心联合各界力量举办了“中国风格独奏小提琴国际作曲比赛”。这一活动是切实对弘扬与继承林耀基教学思想与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也体现出了今日学子对林先生的怀念与感恩之情。
决赛音乐会于2019年12月2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办,八位评委现场打分,从参加决赛的16部作品中共评出作品奖7部。决赛评委组由叶小钢、陈怡、周湘林、秦文琛、郭文景、童卫东、谢楠、林蔚(林耀基先生女儿)组成,囊括中外一流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的“超豪华”评委阵容令人对此次作曲比赛有了更多的期待。一等奖由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文子洋的《望川V》以及同来自该院的赵小翔的《云趯》获得;刘豫徽(中央音乐学院)的《木叶盏》和秦钰轩(武汉音乐学院)的《飞跃地平线》并列二等奖;三等奖则由尚家子(中央音乐学院)的《秦韵》、刘炎林(上海音乐学院)的《草原随想》,以及肖瑾涵(上海音乐学院)的《紫钗记·折柳阳关》获得。另设演奏奖3名(其中演奏奖第一名将获得演奏特别奖),分别由蒋熠颖、刘阔和江枕毅获得(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比赛时间长达三个半小时,但却较少有人中途离场。年青一辈的作曲家和演奏家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缅怀林耀基先生,并努力实践他的教育思想与艺术精神,为我国小提琴事业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同时,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也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在小提琴艺术的创作、演奏乃至乐器制作方面所达到的新高度。
一、“中国风格”与小提琴音乐语汇的相遇
关于本次作曲比赛的总体设定“中国风格”,赛事副秘书长郝维亚教授解释道,并未给出严格限定的概念,而是在给予作曲者一定自由选择空间的同时,期望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而并不仅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旋律及元素的简单照搬。纵观进入决赛的十六部作品,确实为我们展现了十分多元化、丰富多彩的“中国风格”。作曲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度出发,从中国传统戏曲、民歌、说唱、歌舞,乃至文学、美术等艺术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体现出年轻作曲者们对中国风格的全新理解与诠释,以及他们对如何在作品中表现中国文化所进行的深度思考。另外,作曲者对小提琴乐器的音色、表现力、演奏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小提琴独奏将主题表现出来等也都有较准确而生动的把握。
获奖作品文子洋的《望川V》灵感来源于家乡四川的诗歌《川江号子》,乐曲避免了对民歌旋律的直接引用,而是将其调式、旋法等要素“解构”后进行“重组”,以此来展示中国传统民间的风格以及自身对家乡深刻的感情,体现了作曲家鲜明的个人风格。文子洋还非常形象地将此次获得首奖形容为“天时、地利、人和”,“从主办方、小提琴、音乐厅,到演奏家、作曲家,甚至听众都是‘中国制造的难得机缘,这是一种真正具有东方韵味与审美的音乐表达,发出了纯粹的中国之声”。与文子洋采用了相似手法的还有来自武汉音乐学院秦钰轩的《飞跃地平线》。在作品中,他创造性地将中国地理位置上由东到北、自西向南的四个方位的代表性传统音乐——苏州评弹、内蒙古短调、西藏弦子舞以及云南民歌《猜调》中的音乐元素,“解构”后进行个性化处理,与具有动态性的作品标题相呼应。另外,作曲者引入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说唱、歌舞和民歌中的元素,可谓一次十分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探索。听众在欣赏时,跟随小提琴富有歌唱性的连绵不绝的音响,仿佛也进行了一次“飞跃”,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将祖国南北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尽收眼底。
刘豫徽的《木叶盏》则是以江西吉州窑的工艺品“木叶盏”作为灵感,并吸收了江西兴国山歌的元素,对制作精美而珍贵的“木叶盏”的匠心精神和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刻画。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层次理解,将传统工艺美术乃至其制作精神融入音乐创作之中。从本次比赛也可以看出,现代青年作曲家的思路已经逐步走向开阔,向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方面汲取养分。赵小翔的《云趯》是一部采用较多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作品,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学著作《说文》中对于云、趯二字的解释以及受云南原始音律的启发而创作,可以说是现代思维与古代传统文学以及原始音律的一次碰撞。作曲者将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性的原始音乐融于小提琴特有的音色当中,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语汇。刘炎林《草原随想》的灵感来源于肃北雪山蒙古族音乐,作品结构简洁明快,由两部分组成:散板部分是对蒙古族代表性的长调模仿,而快板部分则是对蒙古族弹唱音乐的刻画。马思聪也曾经以蒙古为素材创作了《内蒙组曲》,而刘炎林的作品也是以蒙古族传统音调与器乐曲作为启发,将其运用在小提琴音乐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是一门包罗万象、拥有极其丰富内涵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此次决赛中也有不少同学以此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尚家子的《秦韵》顾名思义是受到陕西秦腔的启发,作品以秦腔曲牌作为主题进行展开,用小提琴特有的类似人声的音色来表现秦腔中富有特色的“苦音”唱腔。另外,将秦腔的伴奏乐器:板胡、板鼓等音色通过小提琴表现出来。由此,作曲者在开发小提琴音色以及多种演奏方法中所做了努力与创新。肖瑾涵的《紫钗记·折柳阳关》则是以昆曲《紫钗记》作为旋律原型进行展开,并选取了部分唱词中的意象作为素材。小提琴悠扬的音色将昆曲唱腔中的婉转与清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作曲者对细腻情感与戏剧性矛盾处理的独到之处,展现了女性作曲家清新而细腻的笔触与视角。
创作永远是音乐发展的根本源流所在,林耀基先生曾说:“要建立我们中国自己的小提琴完整的体系,除了传承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教育方法,建立中国特色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培养出优秀的演奏人才,还必须要创作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作品,优秀作品!”如今,我们终于逐步实现了林先生高瞻遠瞩的设想,实现了由我国音乐家创作的多元化中国风格的小提琴作品。从获奖者的教育背景可以看出,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青年一代音乐家对“中国风格”小提琴音乐的解读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感受。
在初审阶段,组委会共收到投稿作品125部,投稿人的身份也十分广泛,其中不仅有来自海内外的职业作曲家、专业院校的教授、学生,还有为数不少的来自社会音乐人的投稿。郝维亚教授特别提到:“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其中还有两份来自中小学音乐教师用简谱写成的投稿。”虽说投稿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所难免,但是这样的现象证明了林耀基的影响力已经不仅局限于专业音乐院校。尽管外国作曲家对于如何准确表现“中国风格”可能有些困惑,但是他们的热情却可见一斑,这其中也不乏有特色的优秀作品。此次进入决赛的来自海外的作品是由荷兰青年作曲者泽维尔·范·德·波尔创作的《元宵节》,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了描绘和阐释,也获得了评委们的关注和好评。
二、举世无双——十六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的精彩演奏
本次作曲比赛的决赛采取了音乐会的形式,也就意味着演奏家当晚的演奏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作品的诠释与表现,是评委与听众评判最为直观的依据。另外,决赛作品全部为新创作,其中不乏使用了现代作曲技法,技术具有一定难度,甚至有一些为了表现特定内容而使用了具有开创性演奏技巧。但当晚的十六位演奏家却无一例外,充满自信地展现了高水平的技术和演奏实力,真正做到了林先生曾经提出的,由“中国演奏家”演奏“中国作品”的理想。决赛评委之一的陈怡教授在比赛后的讲话中评价道:“所有的技术都是要从音乐出发来使用,能够找到十六位高水平的演奏家,进行严肃的排练并完成这样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这在美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难得的。”
林耀基先生曾经说过:“乐曲是作曲家想象力的浓缩,一曲心画美又新,这就是指二度创作,音乐演奏就是要通过这个曲子再现他的意图。”?譹?訛如果说创作是延续中国小提琴事业的第一环,那么演奏作为二度创作,则是表现出中国小提琴事业辉煌发展的重要标杆,也是林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关键所在。决赛音乐会中,十六部作品全部由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的在校学生演奏,年级跨度从附中到研究生,全部都是学院管弦系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是林耀基先生学生的学生,有几位还曾经直接受教于林先生(如刘阔、蒋熠颖,他们均获得当晚的最佳演奏奖,后者还获得了演奏特别奖)。他们的演奏与参加决赛的新作品一样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风格”,展现了中国演奏家对于表现带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的理解与诠释,也体现了林先生对学生演奏时提出的“一个演奏者既是乐曲的解析者和再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个享受者”,在演奏时要将“火热的心”与”冷静的头脑“相结合,将“松弛的感觉”和“坚定的节奏”相结合等要求?譺?訛。可以说,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在技术上的日益进步与完善,对于我国小提琴音乐在世界乐坛中取得一席之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次决赛音乐会中,十六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的表演,正向世人展现了属于我国小提琴演奏的坚实力量。
三、突出亮点——展现“中国风格”的提琴制作
本次作曲比赛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十六位演奏家使用的小提琴全部为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所制。制作人员包括中心副主任高彤彤教授、青年教师以及在校学生共计9位,这些小提琴音色优美、工艺精良,为作品的出色诠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心”在提琴的工艺制作、音响调律等方面已经具有十分完备的水平,实现了我国提琴制作行业真正的“后继有人”。本次比赛获得特别演奏奖的同学的奖励就是一把由中心精心制作的小提琴,这在全世界的比赛中也是少见的。据高彤彤教授回忆,他在拜訪林耀基先生家时曾注意到,林先生所用、所藏的小提琴全部都是我国自己生产、制作的,这其中无不蕴含林先生对我国小提琴制作业的大力支持以及信任。
此次比赛真正实现了由创作、表演直至乐器制作上的“中国风格”。由中国的提琴制作师亲自打磨、加工完成的小提琴,奏响了真正的中国小提琴之声。
结 语
林耀基先生曾师从于中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同时也是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后的首任院长马思聪先生,他在自己的自述、采访中曾多次提到:“马思聪影响了我的一生。”原来,林耀基早年正是由马思聪慧眼识才,破格招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后又视其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建议他由演奏改学小提琴教学,才有了其后辉煌的小提琴教育之路。众所周知,马思聪早年也曾致力于小提琴的演奏和教学,并且为小提琴独奏、重奏等创作过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这些思想一定也深深影响到了年轻的林耀基。2019林耀基中国风格独奏小提琴国际作曲比赛集创作、演奏乃至提琴制作于一体,无不体现出林耀基先生的思想对中央音乐学院乃至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影响与指导。如林先生所愿,中国创作和演奏的小提琴作品终于不再仅限于《梁祝》,青年作曲家们创作出的带有各色中国风格与创新精神的新作品走上国际舞台。林耀基先生的女儿林蔚女士表示,她为这次比赛感到骄傲,因为它展示了多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作曲家的作品及新时代年轻小提琴演奏家的风采。林耀基教授的凝聚力促使包括“中央院”提琴制作部、作曲系、管弦系合作举办了这场精彩的决赛作品音乐会,“这是父亲生前最希望看到的”。在比赛后,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荷兰选手波尔多次致信秦文琛教授、郝维亚教授,表示通过此次作曲比赛了解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水平教学,希望未来可以到学院作曲系攻读博士研究生。由此可见,本次林耀基中国风格独奏小提琴国际作曲比赛不仅展示了中国小提琴创作与表演的优秀成果,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国际”比赛的真正价值。
此次作曲比赛的成功举办印证了那句话——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走进任意一间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的琴房,仿佛还能够听到林耀基先生的话萦绕在耳畔:内心歌唱率两手,两手顺从跟着走;基本要求匀准美,胆大心细精益求。
闫宜瑾 中央音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