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柏
我对杨边村的印象,最早是在读初中时留下的。
那天是寒假,我和班上几位同学受邀到吴景德同学家玩。景德家住宁化县石壁镇(原称禾口公社)杨边村,离县城20多公里。记得当时景德住在低矮简陋的土坯房里,整个村庄很荒凉,土黄色一片。那天,我们到榨油作坊参观了村民传统工艺压榨茶籽油,看了景德父亲沙炒湿籽花生,还去了村庄的后龙山。景德说,天气好的时候,后龙山的天空上会有彩云出现,如锦缎一般华美。因当日是阴天,自然见不到,大家未免有些遗憾。不过,这种遗憾很快就被景德家的美食冲淡了。那天中午,景德家煎了一锅擂茶,用一个大口径棕褐色的擂钵盛着,里面有瘦肉、猪小肠、粉条、粉干和扁豆等丰富食材,吃了很解馋。起初我以为景德家很富有,后来才知道,他家人口多,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生活很清苦,经常吃不饱饭,这种好吃的擂茶只有客人来了才有。一晃40年过去了,杨边村早已不是当年光景,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始终抹不去那低矮简陋的土坯房的影子,以及那土黄色的村庄背景。
今年3月,一个融融的春日,我又一次来到景德家。这次的杨边之行,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
因事先打了电话,景德早已站在门口迎接。一见面他就半开玩笑地说:“多少年没来我家啦?再不来就不认识喽。”
“杨边的变化真大!”我没有正面回复他,因为我也记不清到底有多久没到杨边了。初中毕业后,景德辍了学,小小年纪就开始挣钱养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一度失去了联系。
景德个子不高,但长得很结实,说话做事透着一股精气神。他初中毕业后,先去学开拖拉机,后来又去学习汽车驾驶搞货物运输,前些年回乡创业,当上了村支书。如今儿子、女儿都已成家立业,他和妻子、父母留在杨边生活。
景德的住房是一栋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外观是白墙青瓦马头墙,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屋内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和城里没有两样。我走进厨房,试图找一找曾经的记忆,结果如我所愿,一个口径约40厘米的棕褐色擂钵赫然在目,器型和大小与过去相似,只是新了许多,也不知更换过多少个了。景德说,杨边有三样东西出名,擂茶、水酒和湿籽花生,擂茶排第一。
杨边人吃擂茶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在隋唐之世,建县之前的宁化是一个偏僻、闭塞、人烟稀少的地方。由于森林茂密,气温湿热,瘴气与毒虫、野兽时常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生存与发展,当地人就地采集了一些具有药理作用的青草药,洗净后切碎、擂烂,制作成擂茶饮用,起到治病与解渴的作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又在擂茶中加入了粉干、粉皮、豆类和瘦肉、小肠等食材,把擂茶变成一种饥可餐、渴可饮的美食,其特点是就地取材,不拘一格,可荤可素,可精可粗,根据各自的生活条件而定。最简单的擂茶,只要几片晒干的淮山叶,加入少许现采的青草药和油、盐,擂成茶泥,用沸水冲泡即可食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它可是农家下饭的菜肴。如今,擂茶已作为一种饮食文化传统被保留下来,成为杨边人无法割舍的情怀。因此,在杨边,其他物件可以没有,但擂钵不可或缺,生活中的荤与素、咸与淡、悲与喜都装在里面,甘苦与共,冷暖自知。
“现在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房,和过去可不一样了。”见我四处打量,景德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他喜欢把自己和大家扯在一起,典型的杨边人风格,低调、务实。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乡亲们一起把村庄建设好,把传统的东西保护好,让杨边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走到户外。
一座座高大的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满目春色在白墙黑瓦的映衬下显出勃勃生机。宽阔的水泥村道向外延伸,清澈的小溪傍着村道流入村前一个2亩见方的池塘。池水清澈,微风中波光粼粼,时有锦鳞跃出水面,激起层层涟漪,荡漾出灵性和生机。池边植有杨柳、杜鹃、紫薇、美人蕉等花草树木,在阳光下沁出缕缕芬芳。
景德介绍说,杨边古称杨坊田,于唐代末年建村,祖先是中原南迁的汉民。最早的居民是杨姓,后来迁入了吴姓和张姓,清一色的客家人。因此,在村前文化公园的景墙上,堂而皇之地写着“亻厓是客家人”几个大字。“亻厓”即“我”,是客家宁化的方言表达。
在前往公园的村道上,我们遇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他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提着装垃圾用的簸箕,黝黑的脸庞在和煦阳光的沐浴下,显得自信而从容。他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并一再邀请我们去他家吃茶。我们谢绝离开后,还听到他在身后喃喃自语道:“现在的政策真正好,扶贫扶到点子上。”
景德介绍说,老汉名叫张荣明,今年67岁,患了先天性眼睛神经炎,长期打针吃药,是村里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里为他申请了低保,聘请他为公园保洁员,每月工资1000元。有了稳定的收入,加上务农的收入,张荣明的家庭经济状况逐年好转,如今,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我对景德说,张荣明好像很好客,也很懂得感恩。景德说,杨边人都是这样,民风淳朴,民间乐于互帮互助,《春风夏雨》的故事在当地流传至今就是一个例证。
话说从前有一个富户叫春风,他家有个长工叫夏雨。夏雨勤劳诚实,在春风家做了十多年长工,还是光棍一条。春风过意不去,拿出百两纹银给夏雨,让他去做生意,讨老婆,自立门户。夏雨拿了百两纹银上路了,经过一座木桥时,见木桥年久失修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夏雨停下脚步,取出50两银子,请乡里人重修。新桥建成后,乡里人出于感恩,坚持要为他树碑。他当面没有拒绝,但要求碑上只写八个字:春风出钱,夏雨施舍。乡里人照他的话做了,并将他的义举四处传播。夏雨离开后继续赶路,又经过一座茶亭,见茶亭破败不堪,漏风漏雨,便把剩下的50两银子捐上,重修了茶亭,也书上“春风出钱,夏雨施舍”。这下,他又变成两手空空了,只得为一家豆腐店老板当雇工,帮工讨生活了。豆腐店老板有一座破房子,传说经常闹鬼,没人敢居住。夏雨正好没地方住,就在这破房住下了。当晚,他梦见一匹匹黄马白马从他眼前跃过,跳入破房中的古井中;随后又梦见一位白胡子公公,告诉他古井有宝。梦醒后他向古井一看,井中果然尽是黄灿灿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第二天,他对老板道:“房子老闹鬼,为什么不把它卖了?”老板答:“早就想卖呀,可谁敢要呢?”夏雨说他想买。就这样,夏雨用了几年的工钱把这破房买下,成了这一带的大富翁。俗话说:人生难测,祸福无常。有一年,春风一家不幸遇到一场洪水,把房子田产全部冲走了,老婆孩子也不知去向,一时孤苦伶仃,四处要饭。一天,他路过一座桥走进一座茶亭,见两个立碑都写着“春风出钱,夏雨施舍”。一问,才知道夏雨成为大富翁了。春风别无去路,只能投奔夏雨。夏雨听说昔日的主人求见,立即迎出。二人相见,自然是一番嘘寒问暖,心中无限感慨。夏雨得知春风家境潦倒后,决心帮他重振家业。待春风住了一段时间后,便嘱他上路回家,把家重新支撑起来。春风出了门,走到半路,就见几个长工抬着轿子来接他,快到家时,远远地看见自家的房子都快修好了,老婆和孩子正出门来接他。他这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夏雨帮助实现的。人们都说:有春风才有夏雨,有夏雨就有春风,人世间就应該像春风夏雨一样,相守相望。
听完故事,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都需要春风和夏雨来温暖和美化人间。
此时,我们已经来到了杨边文化公园。公园是杨边的门面,也是外界了解杨边的窗口。公园里建有一座气势恢宏的雕塑,叫“客家炖壶”。景德告诉我,这把炖壶高3米,能容水酒18吨,堪称“客家第一壶”,寓意“笑迎八方客,广结天下缘”。我想,杨边村位于闽赣边界中部,紧邻客家祖地,交通便利,如果这把炖壶盛满水酒,真能醉饮八方来客。
在杨边,家家户户都酿米酒。酿出的原浆酒叫“酒娘”,掺水后酿出的酒称为“水酒”。其酿造方法很考究,须用本地优质糯米和甘洌的山泉水,以天然的酒曲草做酒饼,用客家传统工艺进行酿制。你可别小看了这水酒,它的酒精度虽然不高,却以甘甜醇厚、劲道充足而闻名遐迩,来客往往被其甘醇的口感所迷惑,一不小心就会喝醉。不过,喝醉了也没关系,好客的杨边人会十分高兴,认为你平易近人。
喝水酒的标配是湿籽花生,有如黄酒之于茴香豆,有一种历史的传承感,吃起来十分享受。记得那次在杨边,除了吃擂茶,景德父母还拿出水酒和湿籽花生来招待我们,当时我只喝了小半碗水酒就面红耳赤,浓郁的酒香至今难忘。
炖壶雕塑不远处,有一个极具特色的“缸钵阵”景观,景观中央由许多缸钵垒成一个高高的“1”字,犹如一个直立的人,称为“禾口缸钵”。“禾口缸钵”颇有来历,它是杨边人艰苦创业的象征。杨边所在地区遍布紫色页岩土,这种土壤肥力很差,却是制陶的好材料。因此,缸钵生产成为当地的一大产业,其产品以品种齐全、结实耐用、经济实惠而闻名,在本县及周边地区广为销售。
缸钵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盛装饮用水、粮食、菜干,以及酿造米酒、制作擂茶等,是居家百姓常用的器具。过去,因人多地少,不少杨边人外出做缸钵生意,一担缸钵挑出去,半个月不回家。不是说缸钵不好卖,而是主人一边卖缸钵,一边贩卖薏米、茶油、粉皮、鸭苗等土特产品,沿途做小本生意,回家时腰包都鼓囊囊的。景德的父亲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每次卖完缸钵后,都会随机购进一批即将破壳的鸭蛋,算好时间赶圩。他一到圩场,小鸭正好破壳而出,活蹦乱跳煞是喜人,引起人们的围观和购买。外地人不明就里,以为他是专门“孵小鸭”“养鸭苗”的,其实他和许多做缸钵和鸭苗生意的杨边人一样,是通过专门渠道贩来的,这是杨边村民口传心授的秘密,彼此心照不宣。
缸钵墙一侧,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宁化客家谚语”石碑,数十块凹凸起伏的方形“印章”上,分别刻有一则客家谚语。谚语言简意赅,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既是一则谚语,也是一条祖训,体现了客家人的行为准则。历史上,客家先民先后有过五次大的迁徙,在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中,他们失散了亲人和骨肉,丢掉了家园和田地,但他们始终没有丢掉的,就是语言和文化。我想,杨边人始终保持着淳朴的客家传统,就是最好的证明。
“真想不到,杨边变得这么漂亮了。”我不由得发出赞叹。
“是啊,过去连想都不敢想,村里能修这么好的路,建这么好的公园,我们能住这么好的房子!”景德也感慨道。
按照景德的说法,杨边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国家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让杨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初,杨边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省国土厅、县总工会先后派来干部驻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当地党支部、村委会一道,致力于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他们依靠政策盘活资产,拆除破旧房、猪牛栏、露天厕所等,垦复还田,筹集到土地增减挂钩资金3000万元,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问题。在村庄的建设上,他们根据杨边的自然特征和历史条件,聘请了省、市专家和客家学者进行规划设计,突出客家古民居建筑元素,对300多幢民居进行了客家风格的立面改造,对“吴家大屋”等数十间客家传统的村舍进行保护和修缮,让整个村庄既美丽典雅,又彰显文脉乡愁。
村子变漂亮了,还得让村民有事做、有经济来源。过去,家家户户都养殖生猪,猪圈拆了,村民的副业收入哪里来?景德说,村民通过拆旧得到一笔补偿,在新增的耕地上种植黄姜、黄花菜等经济作物,可以增加部分收入。更重要的是,村里以入股分红、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进福建省石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创办了石壁现代农业观光园,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村民自主加入项目,在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同时,让村庄成为“景区”。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石壁现代农业观光园。正值草莓上市的季节,大棚里不少戴着口罩的员工正忙着采摘草莓。
“来,尝尝我们杨边的草莓!”在果品中转车间,石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辉端来洗好的草莓,热情地招呼着我们。
在杨边能吃到酸甜鲜美的草莓,感觉别有一番风味。看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杨洪辉饶有兴致地介绍说,果园一年四季都能长出不同的瓜果,草莓、樱桃、葡萄、哈密瓜、猕猴桃、火龙果、金橘等轮番上市,做到这一点,靠的是现代农业科技。
“我们从省内外高校、农科院引进了果树大棚等新型种植技术,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效益。”杨洪辉在强调科技兴农的同时,道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说实话,公司能顺利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保障,离不开镇村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有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支持,也有争取农业项目补助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经过多年的发展,石壁现代农业观光园面积达到500多亩,逐步形成了集水果展示、旅游观光、培训交流、学习观摩、采摘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观光园除供应游客自助采摘外,还进行了农超对接、农市对接,与22家水果连锁超市进行联营,与永辉超市、夏商百货、百果园水果连锁超市常年合作,开设了“客家缘”水果超市直销点,产品远销福州、厦门、漳州等地。此外,公司还依托客家祖地旅游资源,每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被评为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成为宁化农业观光旅游的一个窗口。
石壁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让楊边及周边村民得到了许多实惠,其中看得见的实惠就是让这里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公司除50多名固定员工外,每年仅季节性用工就有3000多人次。
景德说,除了石壁现代农业观光园,杨边还有光伏发电和葛藤凹旅游产业,这些产业每年为村财带来20多万元的收益。目前,杨边村347户1596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43万余元,村里的25户77名贫困户全部脱贫,整体步入了小康行列。
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景德兴致勃勃地说,下一步杨边主要是打造客家民俗风格古村落,发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客家民俗风情旅游。同时,对虎龙等自然村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把杨边打造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
对村里的现状和发展蓝图,景德了然于胸,如数家珍,可见他平时工作上的用心。
此时,我突然想起村庄后龙山的彩云一说,便问道:“现在还能见到后龙山上的彩云吗?”
“当然能,不过要在早上出太阳的时候。”景德回答说。
“改日一定要来见识一下。”我相信,彩云下的村庄,一定有非同寻常的美丽。
责任编辑陈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