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林
癌症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3个阶段。机体的正常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首先表现为细胞数量增加,但细胞形态尚未发生改变,病理上称这个变化为“单纯性增生”。以后,在数量增加的同时,细胞形态与起源组织的细胞形态差异逐渐加重,但尚未发展为癌,这个阶段属于癌的前驱阶段,称为“癌前病变”。既然癌前病变和癌症有关,那是不是检查出癌前病变,就一定代表着会患癌症呢?是不是到了癌症早期?
癌症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会转变成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展成癌症可能性超过20%的病变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大部分可能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有的甚至会恢复到正常状态,最终有小部分会演变成癌症。而癌症早期是指人体内存在有少数的癌细胞,并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从而出现的一些身体改变。可见,癌前病变≠癌症早期。但认识癌前病变,积极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仍是癌症预防的重要措施。
我们下面来谈谈5种常见癌前病变的转归,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肺部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病灶,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者多发,有的边界清楚,有的边界不太清楚。肺部病灶大于3厘米的,称为肿块。肺部结节和肺部肿块都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由于恶性的肺部结节隐蔽性很强,大多数平素无临床症状,因此被称为“潜藏的威胁”。恶性结节常表现为边界不规则或有毛刺、分叶状或伴有胸膜凹陷,即所谓“磨玻璃状”,而良性结节边界较光滑。
目前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公认的显示肺部病变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高度怀疑是癌前病变甚至是早癌的肺结节,就尽量进行手术切除。
肝癌前病变是指具有使肝脏发生恶变可能的良性病变,若长期不愈则可能转变为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不典型增生、腺瘤样增生及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肝癌发展存在典型的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约70%的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的,在我国约40%肝硬化合并肝癌。
因此,右上腹疼痛或不适者,有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史者,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的人,30岁以上男性及长期酗酒者,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者,应定期接受甲胎蛋白(AFP)+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肝硬化要积极干预。
乳腺不典型增生多认为是乳腺癌前病变,病理特点为肿瘤性导管内病变,以单形性细胞增生、细胞均匀分布。它是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本身不具备恶性特征性改变,但状态不稳定,伴有中度升高进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属于一种高危的良性疾病。
乳腺不典型增生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3~45岁,约50%患者有临床不可触及肿块,通过超声、钼靶等检查发现。目前,乳腺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
原发性结直肠肿瘤的癌变过程一般为“腺瘤—癌前病变—黏膜内癌(早癌)—浸润癌”模式,其癌变发生率为2%~10%,而晚期伴远处转移患者即便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有10%。有關研究表明,早期摘除结直肠腺瘤可降低76%~90%的癌症发病率和53%的死亡率。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感食欲不振、粪便潜血等,随着癌肿的发展,症状逐渐显现,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消瘦等。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肛门指检查、肠镜、指示性活性病理检查等。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生或无肠化生。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目前认为Barrett食管是发生食管腺癌的最主要因素。数据显示,Barrett食管的腺癌发生率为5%~20%,是一般人群的30~125倍,因而Barrett食管被看作是一种癌前病变。鉴于Barrett食管有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危险性,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目的是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内镜检查的间隔时间应根据异型增生的程度而定:不伴有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应每2年接受1次胃镜复查,如果2次复查后都未检出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可以酌情将随访间隔放宽;对伴有轻度异型增生者,第1年应每6个月接受1次内镜复查,如果异型增生没有进展,可以每年内镜复查1 次;对重度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建议内镜下黏膜切除或手术治疗;密切监测随访,直到检出黏膜内癌。
食管黏膜白斑是食管黏膜发生角化过度出现的白色斑块状变化,属癌前病变,有报道其恶变率为5%。食管黏膜白斑多见于>40岁男性,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期白斑对于热和刺激性食物特别敏感。食管白斑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应祛除病因,包括戒除烟、酒、酸、辣等嗜好;少食罐装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此外,一定要定期复查胃镜,发现白斑迅速扩大、增厚、皲裂、破溃、硬结时,应进行病理活检,癌变者立即手术治疗。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胃癌的形成过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这期间出现的病变称之为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病史的长短及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胃癌发生率有关,胃癌伴有萎缩性胃炎者高达52%~97%。胃腺瘤形态为无蒂或亚蒂的隆起性病变,表面多半呈颗粒状或结节状,颜色发白,胃腺瘤的癌变率为6.7%~13.2%。
胃癌起病隐匿,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高危人群包括:1.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2.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病史;3.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烫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熏烤、煎炸、硬质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经常食用霉变食物等;4.大量饮酒,年龄40岁以上;5.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焦虑者,应该定期接受胃镜检查和指示性活检病理检查。
看到以上内容,也许有人会感觉很恐怖,因为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发现自己身体的诸多变化;而如果稍微放松警惕,是不是就成为了癌症患者呢?其实,大多数癌前病变发展成癌一般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所以仅仅发现癌前病变,不要惊慌失措,只需按照医嘱,合理规范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就能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