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语萱 郑雪艳
【摘 要】本研究主要考察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通过运用心理控制源问卷、职业成熟度量表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得到:第一,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控制源及其三个维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心理控制源的三个维度均可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第三,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调节效应达到边缘显著,但在内控型、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三因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并不存在调节效应。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调节效应达到边缘显著,但在内控型、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三因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并不存在调节效应。
【关键词】企业集团;集团管控;财务管控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呈现显著的增涨趋势。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屡创新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然而,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不仅与就业市场的竞争有关, 也与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如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成熟度等因素有关。
Super(1955)在其职业成熟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在某一职业发展阶段完成该阶段相应发展任务的程度,能够反映出个体当前的职业发展状况。个体的职业成熟度越高,就越能更好地选择职业,也越容易获得职业适应、工作满意与事业成功。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与心理控制源、职业自我效能感联系密切。因此,本研究拟从职业成熟度的内部影响因素着手,考察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成熟度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北地区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并运用张智勇、荣煜和管延军(2006)修订的韩国版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以及李亚真(2005)编制的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Levemon(1981)编制的心理控制源问卷,对被试样本大学生进行施测。
本研究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剔除一些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898份。采用SPSS17.0,对收集来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分析
共同方法偏差。考虑到本研究中的心理控制源、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自我效能感三个变量的数据均来源于问卷调查,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本研究在正式统计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测量中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运用周浩和龙立荣(2004)所推荐的Harman的单因素检验法,检验结果得到在本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分析。对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控制源及其分维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控制源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分维度两两之间也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心理控制源各维度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预测情况,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分别以心理控制源的三个维度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的得分作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之后,机遇、有势力的他人和内控型三者均可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并且总共可以解释职业成熟度总变异的25.1%。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为检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首先生成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控制源交互项;然后,采用多层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作用,回归模型的第一层为性别等人口学变量,第二层为自变量(心理控制源的三个维度)和调节变量(职业自我效能感),第三层为交互项。结果表明: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调节效应达到边缘显著(β=-0.375,p=0.068),但在内控型、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三因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并不存在调节效应。职业效能感调节效应中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进一步进行简单斜率分析(Simple Slope Test)以考察職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模式。根据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将被试分为两组:高分组(高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和低分组(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对于职业自我效能感高分组的被试来说,在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职业自我效能感可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对于心理控制源低分组被试来说,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对职业成熟度仍存在正向预测作用。
四、结论
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以及心理控制源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首先,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成熟度和心理控制源及其三个维度之间两两相关。其次,研究发现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成熟度影响显著。分别以心理控制源的三个维度为自变量,职业成熟度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的三个维度均可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最后,研究发现心理控制源在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中有显著调节作用。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的结论表明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控制源和职业自我效能感息息相关。心理控制源是个体自身看待很多事情的归因倾向,也会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以往的研究有对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个体的心理控制源会对个体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职业成熟度。但是,却忽略了心理控制源对职业成熟度产生影响,可能会存在一些条件。因此,本研究引入职业自我效能感这一调节变量,得到职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低的大学生,其职业成熟度更容易受到心理控制源的影响,而职业成熟度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则不会。
综上,本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时,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的课程,加强他们就业的信心,提升其职业自我效能感,从而在面临就业时有更好的心态,更加从容的就业。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参考文献:
[1]Super D E. A Life-Span,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0,16(3):282-298
[2]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
[3]李亚真.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08)
[4]Levenson H.Diffenentiating among internalilty, powerful others and chance. In Lefcourt HM. Research with the locus of control construct[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1:15-63
[5]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 (06),942-950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女大学生心理控制源、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编号18D033)
通讯作者:郑雪艳(1969-),女,汉族,湖北松滋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