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建设和管理是保证我国实现积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时这两方面的工作虽然已经在有序展开,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的问题。在社会学的视角下,需要积极探究出创新方式,保证社会建设以及社会管理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我国实现长久、平稳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建设;社会管理
一、含义
建设和管理有着不同的含义,广义上看,二者主要是指对于整个社会的建设、管理,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在这样一个包含多种子系统的庞大建设和管理系统中,二者与国家的文化、经济等不同内容范围一致。狭义上建设、管理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少,主要是和经济、思想等并列,同时对社会中各种子系统进行建设或者管理。这里的狭义上主要是指社会中各个子系统,覆盖面比较小,建设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也比较单一,因此可以称为狭义上的建设管理。除此之外,在社会学中一般会运用社会生活或者是社会中的子系统来代表狭义中的社会。
尽管建设管理有两种含义,但是这种分别实际上有着相对意义,因此二者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广义上的建设管理需要靠子系统内的建设、管理作为基础,在这其中已经包含了狭义上的建设管理内容。也就是说,狭义的建设管理如果没有整个建设管理背景做支持,没有子系统的有效配合,也就不能保证子系统的和谐、稳定性,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可以使用广义上的建设管理,也可以使用狭义含义下的。
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涉及两个前提以及对两个前提的调整策略
(一)前提
1、结构性
(1)社会中三大部门的发展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建设管理有着一定结构性前提意义,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和谐建设的内容之一。它们为广义上、狭义上的建设管理提供了总体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社会中的三大部门能够按照自己需要遵循的顺序展开建设或者管理,同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被理顺。这里说的三个部门第一部门是指国家,或者是国家中的政府组织,归于政治领域;第二部门是指一些营利性组织,属于私人领域;第三部门也就是社会中的各类组织,通常也叫公共领域。
(2)社会中的三个部门,各有各的运行体系以及存在的意义。作为社会中具有实体性的一部分,社会三个部门有一定结构方面的要求。首先,三者不可缺少任意一部分,也不能够互相代替。如果三者缺少一个的话,就不能形成完整、正常的一个社会体系,也就不能实现和谐社会。同时,三者也不可以互相替代,如果真替代的话,会导致社会结构变得没有章法,社会无序运行,也不可能形成和谐的社会;其次,三者需要均衡分配。实际上,很多国家有的建设管理经验可以证明,政府大、社会小的模式,是一种成本比较高的建设管理模式,而反过来的政府小、社会大,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社会模式,这种模式才有助于形成更加和谐的社会;最后,三组合之间的互动要保证良好运行,产生的作用应该是相互促进作用。保证结构足够和谐,三个部门才能够有效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通过功能上的互补,保证在交往中构成和谐、稳定的结构。
2、理念性
(1)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包含的各种立场、观点等,能够保证建设管理获得应有成效。想要有效坚持相关主义中的指导,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楚其包含的观点和论断。根本观点主要是指在今后的各种实践中,只能对其实现丰富,但是却不能够将其推翻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根本观点是必须要坚持的,而论断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保证其能够与时俱进,如果将二者混淆,那就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分清对资本、社会主义的两种不同态度。其在资本主义方面主要持有一定批判态度,强调资本主义属于剥削者,而对于社会主义,主要是对其进行建设和维护。很多的历史经验证明,利用资本主义的想法建设社会主义,会导致国家变得更加混乱。
(2)马克思主义能够加快社会发展进程。只有坚持向著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国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现有社会建设管理还具有一些深层次的意义,其中包含社会哲学中提出的一些理念,如以人为本、共赢互利等,利用这些具有深层次含义的理念,人民就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要领,以此促进建设管理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二)调整策略
1、结构性的调整。社会结构是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如果结构不够协调,就会导致社会无法通过调整,呈现出最和谐的状态。结构上的协调主要是指社会中各个要素具有比较合理的排列方式、严谨的组织构成等,结构失调就会导致原有的顺序被破坏,导致各种关系发生失调,从而导致社会变得无序。想要保证在结构协调的基础上,构建健康、良好的和谐社会,就需要对原有的社会基础结构进行调整,虽然调整的难度比较大,但是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能够维持好应有的社会秩序和比例。
2、功能性的调整。社会功能、社会结构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构可以说是功能的关键,而功能则是在结构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作用。功能性调整准确来说就是保证社会中的各项功能变得更加协调,相互配合和促进。功能协调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结构作为比较基础的东西,一般存在于深层次中,而功能则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要想保证社会能够和谐运行,不仅需要调整结构,还需要调整功能;第二,即使是在社会实现和谐运行的前提下,也是会存在一些矛盾的,通过调整结构,也可以对功能进行一定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和谐能够被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第三,功能协调可以减少不协调产生的一些后果。
三、社会学视野中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建议
(一)处理好统治、治理之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现时最重要的目标,想要保证能够顺利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支持,如加强社会治理等,以此保证能够更好的管理好社会。统治、治理是两种非常不同的概念,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治理主要强调的互动,比较重视利用好合作的力量,而统治则具有一定强制性,代表着一种管理方式,不能够实现有效互动或者是合作;其次,治理需要相互之间互相信任,这样才能保证在和平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而统治要求一切行动按照制度进行,不要求互相之间拥有信任感;最后,治理主体具有多样化特点,也就是说治理的可以是公共部门或者是一些权利部门,也可以涉及到一些私人拥有的部门,但是统治主体却只能是公共的权利部门,私人部门是不可以参与到其中的。由此可以看出,治理、统治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在各个方面,治理都比统治有优势,尤其是在现时社会中,具有民主、互动的治理方式,必然符合发展的要求,更加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建立、健全建设和管理相关制度
想要做好建设管理相关工作,需要明确以下三点:首先,认清管理的主体。治理与统治相比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这样也就对政府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进行了改变,所以政府不再是建设、管理的唯一一个主体。近些年一直要求社会的发展需要群众参与进来,政府在这其中负责的是对具体内容进行执行,社会中的各个机构则需要配合政府工作,而群众进行参与。这种局面保证了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不仅能够调动社会中的一些有用力量,使群众和政府以及各个机构在建设、管理方面合作,还可以保证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程;其次,管理形式。现时社会的一些机构和群众已经在建设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实际上政府还是最重要的领导地位,因此需要积极促进群众、社会机构和政府进行合作,保证可以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最后,群众积极性。群众在建设、管理中拥有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想要保证能够积极坚持管理原则,就必须要提升群众的积极性。所以,政策需要积极的采取一些鼓励措施,使其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为共同创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设、管理也要紧跟发展进程,积极的进行调整和创新。虽然当前建设和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是要以各种不同角度看待出现的问题,以此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参考文献:
[1]金晔.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分析[J].赤子,2019(31).
[2]高博远.浅谈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神州,2018(16).
作者简介:马彦峰,(1980—),男,回族,宁夏同心,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社会学(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