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厄休拉·勒古恩作为新浪潮科幻小说作家之一,常以科幻题材进行“思想实验”。雨果奖作品《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中殖民与生态问题相互交织,在后殖民生态视角下,探究“发展”背后的谎言,殖民语境下被他者化的自然和动物等问题。在反思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探寻人在生态中的序位和相处模式的同时,其中道家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厄休拉·勒古恩 后殖民生态批评 道家思想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作为被美国主流文学认可的科幻小说作家之一,从小受到父亲影响研习《道德经》。作品常以大胆的“思想实验”打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立形态,对殖民带来的种族迫害和自然生态伤害进行书写;同时也在用东方道家思想探索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存状态。
格雷厄姆·哈根和海伦·提芬于2010年合著的《后殖民生态批评:文学、动物、环境》表明生态批评所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后殖民所批判的欧洲中心主义在一定环境下呈共谋的关系。早在1976年,作品《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以下简称为《森林》)出版,就已将生态与殖民问题联系并同时进行思考。“在后殖民时代,讨论生态和环境问题必须分析帝国主义模式的社会控制和环境控制,认清种族主义与物种主义的同根同源性。”(朱峰,2012:130)勒古恩在揭露生态、殖民共谋关系的同时,笔锋直指一切压迫核心——二元对立模式;反思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合理序位,探索人类回归于东方“道”的生态观念。
一.驯化的守护者与“前进”的文明:殖民语境下的谎言
1.降格的守护者
生活在新塔希提星球上的原住民有着和森林一样茂密的绿色长发,年老的人皮毛由绿色变为白色,原住民生命体征退化的表现与森林砍伐后腐朽的变化十分相似。作为星球中惟一的居住者,他们敬畏森林,是这片森林家园的守护者。当来自地球的不速之客降临,自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殖民者对其进行话语贬低和行为侮辱。地球人蔑视的将原住民称作“老鼠、蟑螂”等低等动物,或将侮辱性的名称“睽嗤”强加于原住民身上。
殖民者通过将原住民贬低为没有文明的动物性他者,那么被历史抛弃的奴隶制度也就不能成为指控奴役原住民的证据。“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灭绝行径经常以‘殖民地人们类似于动物的论断进行辩护。”(Huggen,Graham.2007:166),人们用语言假饰压迫的本质,进而强化殖民的合理性,达到驯服的目的。“驯服”行动缓慢的原住民成为服务于自己的麻利奴仆;通过“开智”和开垦,“把原始的黑暗和野蛮的无知一扫而光。”(厄休拉·勒古恩,2017:5)将原始森林变成为殖民者提供丰富粮食的天堂,和基督教徒心中的始祖乐园。
2.“文明”的谎言
殖民语境下,发展意味着线性、向上的趋势,“原始种族必定让位于文明种族,或者被后者同化”(厄休拉·勒古恩,2017:15)。原始社会无力与地球文明抗衡,原住民和地球“已灭绝”的大猩猩殊途同归,都会走向死亡。“你很清楚你所研究的生物会被埋到地底下,有可能会彻底灭绝。这是规律。”(厄休拉·勒古恩,2017:117),在“取代”的思维模式下,文明代替原始成为前进的必经之路,暴虐的殖民被合理化。“进化”在殖民语境下变成为掠夺而编织的“甜蜜”谎言,“非此即彼”的西方中心主义偏执使得二元对立矛盾激化。但原始和文明并没有强烈的冲突和明显的界线,勒古恩在《黑暗的左手》中表明:“原始和文明只不过是同一件事物的不同阶段而已。”(厄休拉·勒古恩,2017:123),文明与原始并非呈对立的两部分。
二.工具化的森林与娱乐化的动物:殖民专制下的他者
森林和其承载的动植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非通过外界对其赋予的作用而体现其价值。但是对殖民者来说,工具化的看待人与植物、动物的关系,以利己的方式定义人与生态的关系,森林的主人地位也被边缘为他者。
1.“无用”的森林
非人类的自然环境见证了殖民主义的暴力行径,从环境恶化的历史变迁中看殖民对自然和动物的伤害,也成为后殖民生态批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承载着殖民者带来的伤痛,首当其冲的是殖民者最先踏上的这片土地。
初到森林之时,“简直一无所有,全是树。黑黢黢挤作一团,杂乱纠结的树木,一望无际,毫无价值。”(厄休拉·勒古恩,2017:5)只有变成木料运送回地球,树木才能发挥它们的功用。普鲁姆德表示工具主义漠视非人的自然本身,通过使用甚至改造满足人类的欲望,但地球人的开垦种植使得土地退化。森林有自己的循环系统,含纳着所有生物;风中、水中掺杂着树叶,在阳光或星光中生长、死亡、腐化,“这是生命体与叶片和树木那漫长而精准的死亡过程合作的结果”(厄休拉·勒古恩,2017:29)。森林平静又规律的行走在自己生命周期当中,只有人所执着的主宰地位是诡异的,割裂人与非人自然的所有联系,轻视它们、奴役它们。
2.娱乐化的动物
动物研究和批评是后殖民生态批评的重要维度,审视生态恶化背景之下被边缘的动物形象,揭示因人类中心主义而导致的动物与人类的紧张关系,探寻物种主义与种族主义交织的复杂形势的出路。
在勒古恩创造的科幻世界中,地球人早已为自己猎杀动物的罪行埋单,而在另一个原始星球上,我们逐渐参透人们执着于猎杀动物的缘由。人类割下鹿角,通过不断杀生来刺激麻木、换取快乐,地球在他眼中指的是人而不是非人的自然,猎杀活鹿对于长久未获得猎杀快感的猎人来说是他们的娱乐方式,“鹿存在的意义就是被獵杀”(厄休拉·勒古恩,2017:8)。强大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认为人的欲求可以和作为他者的动物的需求或目标重叠,从而模糊掉自私的利己心理;人的快乐依然可以合理的用任何代价进行换取,自然就成了一个不断满足人的娱乐体验的资源。
人类对动物的剥削和利用与殖民者的殖民暴行并没有不同,人类将肉眼所见视为可攫取的资源。玛丽琳·弗莱伊认为如果继续“以这种世界观为出发点,人类用傲慢的双眼把所有可见的事物都根据自己的利益组织了起来。”(薇尔·普鲁姆德,2007:153)一切皆变得“可利用”,人们也将自己从生态中孤立了起来。
三.走向“道”的生态观
殖民者凭借西方中心的优越寻找更多的发展路径,同时也在为物种主义寻找合理的借口。殖民与生态问题实际并无二致,但其交织状态使得问题变得棘手而复杂。勒古恩在揭开伤疤的同时,也在打破滋生种族、物种优越性观念的二元对立模式,东方思想的影响在作家对人的生态合理序位的探索中难以忽略。
1.万物相连,交流共生
触碰作为表示友好和亲昵的举动是森林人沟通的重要渠道,表达着信任与友好;但是对于现在的地球人来说,除了初次见面的握手和性爱的抚摸之外,其他的触碰都被视作对人的侵犯和威胁。“行动盲目且鬼鬼祟祟的丘比特战胜了孕育所有海洋和星辰,林木与枝叶,造就了各种各样人类的母亲维纳斯,这伟大的创生之神……”(厄休拉·勒古恩,2017:107)人们陷于自身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获取中,逐渐钝化自身的敏锐触觉和心灵。万物并非是充满隔膜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身体语言的交流也非是逾矩的,而是互相感知、交流的正常行为,寻找因理性而打磨掉的敏锐和联系是消减“钝感”的必要之举。
《森林》中的“神”一词的意思是“翻译者”,领袖塞维尔作为了解地球文化的森林人,跨越两种文明的同时又打通隔膜,充当连接两者的桥梁。同时“神”作为通灵的存在,是现实与梦境的解读者,潜藏在梦境之下的巨大潜力被理性所抹去,“但是西方文明已经宣布只有一个实时”(Le Guin,2019)。艾斯珊人便是作家的一例“思想实验”,在意识与物质的两种“时间”互通之下抹平灵魂与肉体的鸿沟,在互生状态下避免走向二元对立的迷途。
2.虚静无为,回归本真
森林人总是处在一种混沌的状态,有时滑入梦境,动作散漫而无力;但是他们能够通过梦境预见未来,在无功利的平静状态之下,以全知视角体察万物,建立互通的联系。艾斯珊语的“梦”一词是“根”的意思,做梦就是“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德经》第十六章)在静中找到生命本身的存在状态,认识“道法自然”的规律。作家将道家的“虚静”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到作品中,殖民者反其道而行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必然会走向失败的命运。勒古恩在自己的《道德经》译本中表示,“孕育万物,但是不将它们纳为私有……引导但是不控制它们:这才是最神秘的力量。”(Le Guin,1997)让森林的生态复归往日的安宁状态,而非人为强加干预,纳为满足私欲的财产。
《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为我们塑造了一群能够解读梦境的原住民,一颗长满树木的星球。文笔中透露出作家对现存新型殖民主义的关照,在揭露人与自然伤痛的同时,直指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弊端。勒古恩作为跨越中西文化的“翻译者”,也在寻求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环境正义,探索“道”的生态共生状态。
参考文献
[1]Huggen, Graham. Postcolonialism, Ecocriticism and the Animal in Recent Canadian Fiction[M]. Rodopi,2007.
[2]Le Guin, Ursula K.. Ursula K. Le Guin: The Last Interview[M].Melville House Publishing,2019.
[3]Le Guin, Ursula K.. Lao Tzu: Tao Te Ching A Book about the Way and the Power of the Way[M],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1997.
[4]朱峰.发展、环境、动物:评《后殖民生批评》[J].外国文学,2012(5).
[5][美]厄休拉·勒古恩.世界的词语是森林[M].于国君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
[6][美]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M].陶雪蕾譯.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
[7][澳大利亚]薇尔·普鲁姆德.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M].马天杰,李丽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8]老子.老子今译今注[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介绍:张晓蓓,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