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一、要点解读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司马光》《掌声》《灰雀》和一篇略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文章风格质朴、叙事平实,脉络清晰。《司马光》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瓮救伙伴的小故事;董保纲在《掌声》中真情地叙述了因身体残疾而内心忧郁自卑的英子,因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变得开朗自信、以微笑面对生活的感人故事;苏联作家阿列克谢耶夫的《灰雀》,讲的是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错误而主动放鸟归园的温暖故事;《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作者周而复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连续工作三天三夜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套教材從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对默读的要求呈现递进式上升。二年级上册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二年级下册要求学生做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圈画标记,边读边思考。
本单元指向习作的语文要素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习作的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和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的快乐,让学生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养成交流的习惯。
口语交际安排的内容是“请教”,引导学生学习向别人请教的基本要领,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回应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训练,旨在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建议
第一,要突出语文要素的落实。落实“带着问题默读”这一语文要素,要求教师在精细解读文本后结合课后思考题或略读课文的文前提示语,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默读。《掌声》一课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思考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内心变化。《灰雀》一课可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进而说说课文大意,并从语言、动作的描写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事情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表现,并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进而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第二,要展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这一单元课文的教学中,宜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内容。《司马光》一课可通过与现代文比较,初步了解文言文在表达方面的特点;也可与其他的文言文对比阅读,找出内容上的关联,启发思考。《掌声》一课在比较中了解英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进而探究掌声的力量。《灰雀》一课则可通过比较,发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不同方式,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在“战斗的激烈”与“白求恩坚守阵地”两条线索的对比感悟中,读懂白求恩的坚守阵地与忘我工作。总之,在进行语言训练、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三,要把握文言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高度凝炼、行文简洁是文言文最显著的特点。《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很重要。要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跟读、互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读通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还要让学生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熟悉和了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利用注释、插图、解词换词等方法解读字句,感知大意,理一理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从而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表达上的差异,在阅读实践中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拓展阅读和高学段更高难度的阅读打好基础。
第四,要发挥插图的辅助作用。图文结合是感知情节、感受人物品质的有效辅助方法。《司马光》的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有助于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掌声》的插图,体现了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讲故事的情形,有助于学生体会班级同学互相鼓励、互相关爱的情感。《灰雀》的插图对应着文中对三只灰雀的描写,蓝天下自由歌唱、跳动的小灰雀是多么活泼可爱啊,这也为下文灰雀的失踪埋下了线索。《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插图直观地表现了白求恩在被战火笼罩下的小庙中为伤员们做手术的场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的品质提供了凭借。
第五,要创设说写训练的情境。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口语交际教学要把教学目标的落实融合在情境之中,可谈话创设情境、可运用案例情境、可模拟情境、可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并运用“有礼貌、抓时机、说清楚、会追问”的请教方法,使学生提升语言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同时,增强主动交际的意识和自信。习作要扣紧文眼“玩”,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游戏情境,引出习作话题,拓宽习作素材,激发兴趣,可让学生借助真实的或熟悉的游戏情境按先后顺序把游戏活动说清楚,习得习作方法,培养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良好习惯。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