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 易淑君
01/集结令
你是否有这样的懊恼:孩子们越来越和我对着干了!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伤:我和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是,你“反思”:我的工作似乎越来越累了?我该如何做好我的工作?我还能坚持做一 名幼师吗?……
如果你愿意,来吧,和我们一起对话吧,相信你定能收获一束阳光!
就是这样一封简单的邀请函,市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全体成员、市幼儿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各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纷至沓来,共同拉开了这次“分组对话”式学前教研活动的序幕。
02/案例引出对话一
在简单介绍完到会人员之后,活动即开始,因为宝贵的时间,需要在对话中发挥真正的价值,而不是活动前的寒暄。
首先映入眼帘的 PPT 页面,是这样一个案例:
某幼儿园园长陪餐时发现一个小班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吃饭草草了事,吃得少,似乎对吃 饭没什么兴趣。园长觉得很奇怪,便与家长交流时发现这些孩子在家里吃饭没有明显的类似状况,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经过多日的观察与了解,园长认为可能与老师、保育员的过分催促有关。这个班总是最早打扫好“战场”,保育员有一次还愤愤地在园长面前说:“有几个孩子到现在吃饭还要老师喂!”
(特注:本案例来自于浙江师范大学步社民教授的微信朋友圈,在此致谢!)
主持人首先解读案例关键词:吃饭慢、没胃口、过分催促。
接着引出“对话一”:持续的“过分催促”会导致孩子吃饭草草了吗?
参与人员热烈讨论中,逐步打开话匣子,也有了首次观点聚焦:
*教育工作者常以完美的标准要求教育对象
*类似案例现象持续、延伸性的问题出现,我们需要寻找相类似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 来规范自己的管理和教学行为,做一个反思型的管理者和教育者。
03/学者视点引出对话二、三、四
成功的教研活动离不开学者、学说、理论的支持。
学者视点一:
喂过奶的母亲一定体会得到婴儿吃奶不会一气呵成,中途常常会休息一下,他“节奏”往往是缓慢的、断断续续的。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指出,儿童是有截然不同的独特进食节奏,在缓慢进食过程种会有多次间歇。儿童食欲下降多半不是消化道的原因,而与成人的粗暴强迫和不良示范有关。
主持人问话式解读:成人总是有很多的标准要求儿童,但这些标准适宜儿童的需要吗?以此引出“对话二”:在前面那个事例中,老师、保育员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催促”?她们 对孩子抱有什么样的希望?这希望对孩子来说是适宜的吗?
参与人员在对话中关注到的观点是:可以创设环境、氛围及提供合适的地点让孩子愉悦进餐。
学者视点二:
“催促”是老师、保育员希望孩子按成人进食的节奏,要吃的快一点,吃的干净一点,而孩子的进食有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来自于本能的设定(孩子自己的大纲)。当两种“节 奏长时间不能和谐时,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就会出现“畸变”。所以,“粗暴地强迫儿童的成人” 应该远离儿童。
由此,“对话三”顺势而出:类似的案例在保教工作中还有吗?可以列举一些吗?
在对话结束后,一位参与人员代表做了如下分享:新小班,作为管理者太早进入小班观 摩半日活动,老师有压力,一日生活环节势必会出现催促急躁的现象,作为管理者必须反思,推迟进入新小班的观摩时间。这是表面工作,深层次工作应该是调整管理上的评价导向,不 以“班级最早打扫干净”“幼儿吃饭又快又干净”等作为班级工作优劣的具体评价指标。
接着分享者的话,主持人举例:上下班交通拥堵,为缓解交通压力,实行分次分批、错峰出行。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园那么多孩子能否统一一个节奏?有的孩子跟不上节奏怎么 办?如果要求所有孩子一个节奏,那势必将孩子当作士兵,进行强化训练,而对幼儿进行“训练”在我们幼儿园里是不被提倡的行为。
此时,参与人员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学者视点三:
浙江师范大学步社民教授提出“三态相叠”的概念,稍作改动,称为“四 DO 相叠”。“四 DO”即:
*孩子想要做的(Chidren want to do)
*孩子正在做的(Chidren are doing)
*成人希望做的(Adult want chidren to do)
*成人正在做的(Adult are doing)
“相疊”即为实现同频共振,而非“各自为政 水火不容”。
(特注:“三态相叠”概念借鉴自浙江师范大学步社民教授的微信朋友圈,即孩子想要的状态,孩子正在做的状态,教师希望孩子的状态。再次致谢!在此基础上,珠海市教育研 究中心教研员冯军做了一些改动。)
主持人解读:四个 DO 如何有机地叠成一个整体,关键在以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前 2 个 DO 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后两个 DO是为前面服务的,相叠是为了同频,才能实现共振。
于是,“对话四”出现了:“孩子想要做的”代表什么?“孩子正在做的”代表什么?“成 人希望孩子做的”和“成人正在做的”又代表什么?
接下来的对话异常热烈,参与人员表示:联想到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置于孩子的位子, 将自己放在儿童的角度去想,我现在想要做的到底是什么?要询问表达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正在做的”或许不是他想做的。“老师希望孩子做的”或许也不是孩子想做的。
主持人力图让话题能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所以做了如下进一步的解读:“孩子想要做的” 通常是他感兴趣的事,并且是他需要的事情。如何知道孩子想要做什么呢?可以看他的兴趣 点和需求。还有如何读懂孩子?1.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都了解吗?2.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成长 背景我们了解吗?3.这一段时间里,孩子持续做怎样的事情观察到了吗?如果以上问题在自己心目中都是问号,而不是感叹号,你可能无法判断孩子想要做什么,就算你问他,他告诉 你的未必是真实的。
见参与者纷纷点头,主持人继续提炼:“孩子想要做什么”可以理解成孩子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孩子正在做的”代表他当前的行为可能是他兴趣和需要的驱使,但是也有可能是受外部的驱使所引发的言行举止;“成人希望孩子做的”代表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及欲图;“成人正在做的”则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反应观念,不同的教 育理念的老师其教育的行为和想法是不一样的。由此,对话的内容自然而然上升到关注儿童 的兴趣需要,关注到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以及教育价值观。
04/图示引出对话五
接下来的 PPT 呈现了“四 DO 相叠”的图示:
主持人在解读图示时说:“孩子想要做的”“孩子正在做的”“成人正在做的”“成人希望孩子做的”如何有机相叠、怎样叠?不同的叠法其实来源于教师的观念。比如第一种叠法:孩子想要做的→孩子正在做的→成人希望做的→成人正在做的(这种情况是最难的,也也是之前和当前最少见的);第二种叠法:孩子想要做的→孩子正在做的→成人正在做的→ 成人希望孩子做的;第三种叠法:成人正在做的→成人希望孩子做的→孩子想要做的→ 孩子正在做的;第四种叠法:成人正在做的→成人希望做的→孩子正在做的→孩子想要做的。 很显然,第三、四种完全是当下最普遍的行为,通常老师们是将“教师”摆在第一位,传统的教育行为往往是将教师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摆在第一位,例如备课、提前制定周计划等。所以迫切需要反思:现在的我们到底如何做幼儿园老师?
自然地,“对话五”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哪种相叠模式更能同频共振?“四 DO” 同频共振有何意义?
参与人员在充分的脑力激荡对话后,一位代表分享了看法:我们现在做的最普遍的模式 就是成人希望孩子做的,教师的出发点到底是不是孩子的需要?理想模式:孩子想要做的→ 孩子正在做的→成人希望孩子做的→成人正在做的。只有将儿童的兴趣需求摆在第一位,将 他们的想法摆在第一位,基于这种认识,四 DO 同频共振才有意义,才能让师幼关系更融洽 和谐,让我们的教育行为更符合科学儿童观、教育价值观的要求。
05/实践诉求引出对话六、七、八
主持人进一步从实践诉求方面加以引导:
一直以來,幼儿园都是以“教师希望孩子做的”为基础来开展保教工作,孩子的兴趣和 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孩子的学习也就是失去了内在动力,导致孩子成为灌输的容器。但如果只关注孩子想要做的和孩子正在做的,而不显示教师希望孩子做的,那么幼儿园老师的专业 性就无法体现。幼儿园教育也势必会从圈养走向放养,同样不利于童年价值的体现。
据此,先引出了“对话六”:真正体现幼教机构专业性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功力的地方在哪里?
参与人员在充分对话后认为:用一句话表达,真正体现幼教机构专业性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功力的地方就是真正去了解孩子每一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只有了解他们,才能体现我们的专业性。现实情况里,无法去深入了解孩子,教师要花太多的精力应付上级下达的任务,分 散老师的精力。
主持人适时点评:不是我们无能,而是我们无奈。此话让参与者露出会心笑容。
接着主持人援引了浙江师范大学步社民教授的观点:
教师要充分理解童年的价值,了解和尊重孩子生长的节奏、人的社会化的基本规律,把希望孩子做的巧妙地与孩子想做的并正在做的实现共振相叠。将教师的合理希望与孩子的兴 趣和需要相结合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保证。
很自然地,专家的观点引出了“对话七”:教师什么样的希望才是合理的?
针对这个话题,在对话之初,所有参与者都有了很长时间的沉默。看来这个话题涉及到了某些“禁忌”,开始直击心灵深处,开始拷问灵魂。沉默意味着没有过合理的希望,或者 不确定希望是合理的。如此状态着实让人心情沉重且揪心。
于是,主持人建议大家:我们应该对曾经和我们相处过的孩子表示歉意,因为我们对孩 子们的希望是否合理都没有自信、没有判断、没有先思后行。并建议大家从诸如“适宜孩子 身心发展特点的”“让孩子自由选择班级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希望为孩子提供孩子想要做的更多的区域材料”这类具体描述中去审视希望的合理性。
紧接着,主持人继续做了如下引导:
无疑,四 DO 相叠是幼教变革时期实践工作的强烈诉求。但前两 DO 相叠容易,关键是第 三和第四 DO 相叠比较难。因为通常的情况是:一直以来都是第三 DO 或第四 DO 占主导。很多人习以为常,不求变也不想变,这是省事省心的思想在作祟,当第三 DO 或第四 DO 占主导时,前两 DO 都难以相叠,更遑论四 DO 相叠。现在我们要追求的状态是:第三 DO、第四 DO 巧妙地融进前两 DO 以实现四 DO 相叠。
于是,“对话八”出现了:让第三 DO、第四 DO 融进前两 DO,如何才能做到“巧妙”?
参与者对话后表示:通过四 DO的融合相叠、同频共振,来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将儿童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实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通过接地气的活动来促使他们专业的成长。应当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放在第一位,根据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去做教师想做的事。
主持人以“中庸之道”做了进一步概括:
“既……又……”这种状态就是一种中庸。既然鱼和熊掌都不想丢,那就想办法兼得。 既然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必须要满足,而且成人的工作也不能放弃,那就将两者好好的融在一 起。相叠以求同频,同频方能共振。只不过必须要确保方向正确,即“谁与谁相叠”的问题 要首先弄清楚。要记住:是“成人希望孩子做的”“成人正在做的”与“孩子想要做的”和 “孩子正在做的”相叠。“孩子正在做的”是基础,“孩子想要做的”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在 这两个基础上,“成人希望孩子做的”和“成人正在做的”才有同频的可能,才有共振的价 值。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