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工智能时代下小学美术课的有效性初探

2020-12-28 02:07罗木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3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技术

罗木荣

【摘要】教育的形式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变,如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一切仿佛又要进行一次大变革,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人工智能能帮助师生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变革

教育的形式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变。最初阶段的教育信息化,更多是电脑、实物投影仪的使用。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数字教育资源、各种软件办公系统改变着学校的教学方式与老师的工作方式。再后来,各种高速移动网络、电子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的诞生,改变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也使得学习变得无论何时何地都“触手可及”。直到如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一切仿佛又要进行一次大变革了,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美术课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正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政策安排,是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的体现,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那么在具体的美术学科教学中,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使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多样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在如今的教育行业,人工智能已经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智能批改、智能题库、个性化学习和分级阅读等,但当前更多的还是承担教学的辅助角色,那么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人工智与美术教育能有哪些切合点呢?

(一)课前

1.辅助备课:运用大数据对班级或个体学情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授课内容进行优秀教学资源的推荐,并在此基础上为老师生成个性化的教案以供老师参考。

2.课前学生预习知识点的推荐:基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情、兴趣与能力,如美术教学,在课前的预习环节为学生推送相关美术史、画法、工具运用方法等美术方面知识,帮助老师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3.智能试讲练习:运用大数据为老师提高一个虚拟化的课堂场景,使用人工智能作为虚拟学生,帮助老师在课前反复试验推敲,改进教法。

(二)课中

1.线下课堂:老师授课的智能助手,如学生状态、注意力的分析系统,学生智能点名系统。

2.线上课堂:根据学生学情分析、学生风格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授课内容与形式,提供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

3.更进一步,运用具有如同真人般的口语交流与交互能力的机器人进行教学,形成“人工智能教师—教师辅助补充”的授课模式。

(三)课后

1.排课选课:分析学生的差异化的特长和个性特征来评估学生学习美术何种类型更为感兴趣与适合,并以此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为开展第二课堂美术特色班的开班类型与分组依据,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美术课表。

2.课堂质量评估:通过人工智能的全程分析,形成全面、客观、科学且反馈快速的课堂质量评估,为学校与老师改进教学提供帮助。

二、提高人工智能时代美术课有效性策略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對美术教育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传递情感,而机器是没有情感理解的。十分同意这种说法,教育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虽然每个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个性,但同时也是存在着共性的,这也正是为什么老师需要掌握教育学理论,教学中有一定的规律,而技术,是辅助老师开展教育,技术是一个工具。所以我们在使用人工智能这样一项技术的同时也需了解他的缺点与缺点,发挥其长处、回避或补充它的短处,在这过程中切忌舍本逐末,也切忌一刀切。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需要有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性的人。在当今的教育中,从小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习中塑造自身的人格。在学习历史中,学会尊重过去;在学习生物中,学会包容共存;在学习数学中,学会理性思维;在学习语言中,学会交流。而现在的人工智能对教育的辅助,更多的功能是为学生梳理知识、拍照搜题、个性化推题等等,学生的确在通过学习这些经过精细化处理的知识点时,提高了应试能力,但却难以在如此“快餐式”的互联网学习场景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互联网中无穷无尽的知识他都可以尽情检索,但对人类价值观、精神、灵魂方面却无法了解,而这才是教育最为需要和宝贵的东西。

所以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学生的学习观念同时也需要进行改变,简单重复的获取记忆类的知识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学习目标了,因为这对于一个人工智能来说是“随手拈来”,学生更需要的是学习机器人所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也就是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等,同时也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除此之外,线下的学校并非只是由一节节各科课程简单相加而组成的,学校里有着老师、同学,还有接触到各色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优秀人的机会。课堂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这当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价值在知识之外。教育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从身体到精神的双向互动交流。这其中包括教师在上课时通过肢体语言如眼神、手势、语调等表达观点,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动作、表情来判断学生的状态与掌握程度,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沉默几秒、瞪一眼等。在各种学习过程,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中都会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而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所以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对于知识的确能做到“言传”而且可能比真人老师更好,但它确远远不能做到“身教”,也正是如此,人工智能机器想要完全取代教师是不可能的,人类教师在其中必须发挥着“人”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正是教师需要做到且加强的地方——弥补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情感关怀与学生合作交流、创造、思辨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实现:

(一)美术教育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改变多年传统的经验型教学的传统教学授课模式,增加知识储备,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更新知识结构,逐步适应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甚至是主导教学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教育水平。

(二)在美术课堂上,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机械的内容,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创造能力;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在美术课程评估中,不单要依据学生的作品进行,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或作品上所展现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

技术改变教育,但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历来存在着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对人工智能亦是如此。美术教师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去拥抱技术,尊重教育本质,才能去除浮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