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氨气是高中新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教材在探究氨气的水溶性及水溶液的碱性设计了喷泉实验,通过倒置的胶头滴管向集满氨气的烧瓶内注水,氨气迅速溶解在水中,导致玻璃瓶內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沿导管倒吸入玻璃瓶内,形成喷泉。
一、装置改进背景
原装置存在三个明显不足:1.装置复杂,需要胶头滴管、进水管和双孔橡胶塞,且气密性不好,氨气有泄漏风险;2.胶头滴管使用不规范,用倒置胶头滴管向烧瓶注水,违反胶头滴管使用规范,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验素养;3.氨气用量大,实验需准备的氨气较多,药品耗损大,不利于分组实验。
基于以上不足,笔者尝试对原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力求克服原装置的不足,并期望改进后的装置符合以下要求:
1.科学:符合高中学生思维认知和实验操作规范;
2.实用:取材方便,且适用于演示实验和分组;
3.微型:药品损耗少且实验准备时间少。
二、装置原理图和改进方法
1.准备好30ml玻璃小瓶(带橡胶塞)一个,医用输液器一套;
2.用剪刀从输液器上分离出本次自制仪器所需的针头,塑料小泡和滑动开关;
3.将针头部分接口与塑料小泡接口相连,然后将滑动开关安装到塑料小泡另一端的末端部分即可;
4.将自制仪器针头插入到玻璃小瓶的橡胶塞上(如图1所示),即完成自制仪器的制作。
三、使用方法和教学评价
(一)改进装置的实验步骤
1.用排空气法在玻璃小瓶集满氨气,用橡胶塞盖好,密封备用;
2.准备一只小烧杯,向小烧杯内加入适量蒸馏水,并滴加2-3滴酚酞备用;
3.将自组装输液器的针头部分和末端同时浸入小烧杯水中,然后挤压中间的塑料小泡,反复挤压2-3次,直至塑料小泡和输液管内都充满水,关闭滑动开关即可;
4.将针头从橡胶塞插入到集满氨气的玻璃小瓶内,输液器末端仍浸没在水中;
5.挤压塑料小泡,输液管内的水由针头部分喷入到集满氨气的玻璃瓶内,打开下方的滑动开关,即可观察到红色喷泉。
(二)改进装置与原装置对比分析
1.微型化。所需制备的氨气少,可以减少药品损耗和实验准备时间。
2.实用性高。所用材料少,适合作演示和分组实验,且现象明显,成功率高。
3.气密性好。只需用针头插入橡胶塞,原装置使用双孔橡胶塞,氨气存在较大泄漏风险。
4.科学性强。原装置用倒置的胶头滴管向烧瓶内注水,违反胶头滴管的使用规则,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素养,改进后装置规范科学,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