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平
中图分类号:S835.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11-0039-03
1 舍内温度控制
1.1 水禽对温度的要求 鹅羽绒发达,一般能够抵抗寒冷,但缺乏汗腺,对炎热的环境适应性较差。当温度超过30 ℃时,采食量减少,雏鹅增重减慢,成年鹅产蛋数和蛋重下降,而且鹅蛋的蛋壳质量也下降,破蛋率提高,蛋白稀薄。炎热气候条件下,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会下降。一般来说,成年产蛋鹅适宜的温度为5~27 ℃,而最适宜温度为13~20 ℃,在此温度条件下,产蛋率、受精率、饲料转化率都处于最佳状态。
1.2 控温设计 主要考虑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问题。
1.2.1 防寒设计 鹅舍北侧和西侧向风的墙壁应该适当加厚,墙内外及屋檐下应该用草泥或沙石灰浆抹匀,防止冬季冷风通过墙缝进入舍内。北侧和西侧墙壁上的门窗数量及大小应小于南墙和东墙,而且密闭性能要好。
屋顶可以使用草秸或在石棉瓦上铺草秸,与单一的石棉瓦屋顶相比,草秸屋顶的保温和隔热效果更好。屋顶表面还可以用草泥糊一层,既可以加固屋顶以防止风将草秸吹掉,又可以提高保温和防火效果。
1.2.2 防暑设计 屋顶设计对夏季鹅舍内温度的影响最大,其要求可以参照屋顶的防寒设计房屋的朝向,而墙壁要加装辐射防晒层。
1.2.3 控温设备的应用 主要包括轴流式风机、湿帘、喷雾降温设备等。
2 舍内湿度控制
2.1 湿度对鹅的影响 鹅虽然是水禽,但是舍内潮湿对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季节鹅群的健康和生产都有不利影响。鹅在饮水时,很容易将水洒到地面上,因此在鹅舍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排水防潮问题。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舍内潮湿的垫料会影响正常高产,粪便会造成种蛋污染。炎热的夏季,潮湿的空气会引起饲料霉变,甚至鹅羽毛上也会生长霉菌,引起霉菌中毒等;此外,夏季垫料潮湿也会发生霉变。
2.2 防潮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鹅舍要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因为低洼的地方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经常是潮湿的;②舍内地面要比舍外高出30 cm以上,有利于水的排出和避免周围雨水向舍内浸渗;③屋顶做好检修,不能漏雨;④舍内要设置排水沟,以方便排出饮水设备内漏洒的水;如果用水槽供水,则水槽边缘的高度要适宜,从一端到另一端要有合适的坡度,末端直接通到舍外。
3 舍内通风控制
3.1 通风对鹅的影响 通风对于鹅的饲养意义重大。合理地通风可以有效调节鹅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在夏季更显得重要。通风在保证氧气供应的同时,清除了舍内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而且使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大大减少。
3.2 通风设计 一年四季不同,对舍内的通风要求(通风量、气流速度)有很大区别,在鹅舍的通风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自然通风依靠舍内外气压的不同,通过门窗的启闭来实现。机械通风则是鹅舍通风设计的主要方面,机械通风有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形式,按气流方向还可以分为纵向通风和横向通风。不同的通风方式各有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鹅舍以及不同的季节。
3.2.1 负压纵向通风设计 这种通风方式是将鹅舍的进风口设置在一端(鹅场净道一侧)山墙上,将风机(排风口)设置在另一端(污道一侧)的山墙上。当风机开启后将舍内空气排出而使舍内形成负压,舍外的清新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舍内。空气在舍内流动的方向与鹅舍的纵轴相平行。这种通风方式是大型成年鹅舍中应用效果最理想、最普遍的方式,它产生的气流速度比较快,能明显缓解夏季的热应激现象。同时,污浊的空气集中排向鹅舍的一端,也有利于集中进行消毒处理,还保证了进入鹅舍的空气质量。这种通风方式在鹅舍长60~80 m、宽不大于12 m、前后墙壁密闭效果好的情况下应用比较理想。
进风口设计时要尽可能安排在前端山墙及靠近山墙的两侧墙上,进风口的外面用铁丝网罩上以防止鼠雀进入。进风口的底部距舍内地面不少于20 cm,总面积应是排风口总面积的1.5~2倍。
风机的安装应将大小型号相间而设,可以多层安设,安装的位置应该考虑山墙的牢固性。下部风机的底部与舍外地面的高度不少于40 cm,为了防止雨水对风机的影响,可以在风机的上部外墙上安装雨搭。风机的内侧应该有金属栅网以保证安全,风机外面距离墙壁不少于3 m以免影响通风效率。每个风机应单独设置闸刀,以便于控制。
3.2.2 负压横向通风设计 即将进风口设置在鹅舍的一侧墙壁上,将风机(排风口)设置在另一侧墙壁上,通风时舍内气流方向与鹅舍横轴相平行。这种通风方式气流平缓,主要用于育雏舍。
进风口一般设置在一侧墙壁的中上部,可以用窗户代替;风机设置在另一侧墙壁的中下部,其底壁距舍内地面约40 cm,内侧用金属栅网罩上。所用的风机都是小直径的排风扇。
3.2.3 正压通风 正压通风即指用风机向鹅舍内吹风,使舍内空气压力增高而从门窗及墙缝中透出。冬季使用热风炉就是这种通风方式的典型代表,夏季用风机向鹅舍内吹风也是同一原理。
4 光照及其控制
4.1 光照对鹅的影响 光照影响鹅的采食、活动、生长和繁殖,尤其是对鹅的性成熟控制有重要影响。一般,雏鹅为了满足采食以达到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求有较长的、充足的光照时间,在自然光照满足不了的情况下,還需要人工补充光照。育成期鹅一般只利用自然光照就可以了,过度的光照反而会使育成鹅出现性早熟,影响产蛋和种鹅的利用价值。产蛋期每天给鹅16~17 h的长光照制度,有利于刺激鹅性腺的发育、卵泡的成熟和排卵,提高产蛋率。
4.2 采光设计 鹅舍内的采光有两条途径,即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充光照。自然光照是让太阳的直射光和散射光透过窗户、门及其他孔洞照进舍内,人工补充光照则是用灯泡向舍内提供光照。在采光设计时,应主要考虑人工补充光照,根据鹅舍的宽度大小,在内部安设2~3列灯泡,灯泡的高度一般距离地面1.7 m左右,平均1 m2地面需要补充3~5 W的照明。为了方便夜间管理,可以在鹅舍中间或一侧单独安装一个25 W的灯泡照明。
5 噪音及其控制
鹅长期生活在噪音大的环境中,会出现烦躁、厌食、生长和繁殖性能下降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可造成严重应激,直至死亡。突然的异常响动会造成惊群,严重影响鹅群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使产蛋量下降。
合理选择场址是降低噪声污染最有效的措施。鹅场既要交通便利,又要远离飞机场、铁路、大的工厂等。鹅场周围还可栽植较高的绿化乔木,既净化空气,又可起到阻挡噪音的目的。平时的饲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的异常响动。
6 尘埃和微生物及其控制
鹅舍的尘埃和微生物来源,一是由舍外进入,二是由舍内鹅在饲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分发饲料、翻动垫料、清扫地面及鹅群活动、采食、鸣叫、咳嗽、打喷嚏等都会使舍内的尘埃和微生物数量增多。尘埃一般用重量法来计量,单位为mg/m3;微生物用数量来衡量,单位为个/m3。尘埃对鹅的主要危害是与皮肤上的分泌物、皮屑及微生物混在一起,使皮肤发痒、发炎;尘埃多时,还能堵塞皮脂腺,影响皮脂分泌,使表皮干燥、易损伤和破裂;尘埃还可被吸入呼吸道,舍内的许多尘埃携带微生物或吸附有害气体,易损伤呼吸道,也易造成病原体感染鹅。
鹅舍尘埃和微生物的防控措施主要有:选好场址,远离医院、兽医站等污染源,与居民区和养殖场至少有500 m以上的距离;场区设置隔离设施,地面除了道路等需硬化的地方外,其余地方均需要进行绿化;舍内地面不要干扫,打扫前先洒水喷淋;做好场区和鹅舍的消毒,转群时必须遵循全进全出的原则;除了特别需要外,场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