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满 陈瑶
摘 要:基于2004-2018年中国 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且西部作用更显著;全国、东部和西部房价上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房价中介效应分别为22.5%、22.6%和19.3%,中部房价上涨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鉴此,应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加速产城融合进程、建立差异化的房价调控机制等。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房价;产业结构升级;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20)06-0103-08
一、引 言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条件及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产业结构升级能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整体经济质量,对解决中国人口红利衰退,产业“空心化”等问题造成的经济结构失衡有积极作用。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人力资本聚集和技术创新,实施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能引导生产要素向第二、三产业聚集,加速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升级。伴随着城镇化质量提升,更多人选择到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质量高的地区安家置业,住房需求上涨带来劳动成本上升和房价上涨,低附加值劳动力和产业从高房价城市流出,技术型人才和高附加值产业向高房价城市流入,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房价攀升过快会影响人力资本聚集结构,阻碍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难度,增加产业结构升级的风险[1]。受地理区位差异及发展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化质量提升及房价增长速度不同,城镇化质量、房价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我国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厘清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分区域研究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探讨房价是否对城镇化质量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中介效应,有助于政府制定措施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持续动力保障。
目前,学者们关于城镇化质量、房價和产业结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城镇化质量提升促进房价上涨。张延等(2016)从城镇化分解的视角探讨了城镇化对房价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城镇化质量提升对住房价格具有正向推动作用[2]。朱高立等(2019)认为住宅价格和商业住房价格的提升均会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3]。黄庆华等(2014)通过实证发现城镇化非线性影响会提高房价并且存在门槛效应[4]。李娇等(2017)认为城镇化质量对区域房价影响呈现空间差异化[5],张缓缓等(2018)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影响房价的同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扩大又反过来影响房价[6]。第二,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当城镇化提高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被认为是促进城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Brita Hermelin,2007)[7]。徐秋艳等(2019)认为新型城镇化能影响产业选择,提高社会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8]。李长亮等(2017)认为新型城镇化能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起到促进作用[9]。丛海彬等(2017)认为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存在的“溢出效应”,实现了人才与产业的集聚,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10]。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11],应根据区域城镇化特点和产业结构制定不同的政策[12]。第三,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双向作用。部分学者认为房价上涨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温和的房价上涨因为城市外部性和高低附加值产业交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3]。劳动力的聚集诱发产业聚集[14],高房价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15]。房价与产业结构存在相互的正向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强[16]。另一些学者认为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抑制作用:在房地产高利润率的回报下,社会闲置资本转移到房地产业,会抑制其他部门的产出[17]。房价上涨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全要素生产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18]。
学术界有关城镇化、房价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中,已有文献以研究城镇化率为主,但单纯的城镇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新型城镇化水平,鲜有研究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且少有文献将该三个指标纳入一个分析框架。鉴于此,本文构建合理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来测算城镇化质量,分析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区域验证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弥补了以其中两者为研究对象以及单一以城镇化率为指标的局限性;此外,还研究了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房价中介效应的异质性。对政府制定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稳定房价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分析
(一)城镇化质量提升通过“选择与聚集”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发展质量,坚持绿色和谐发展。城镇化质量提升本质上是人力资本聚集、技术资源聚集以及产业聚集的过程[19,20],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聚集效应形成经济以及技术溢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21]。城镇化质量提高能有效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扩大了对生活类和服务业产业的需求。并且,人口向城市聚集能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新型城镇化还能带来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技术、创新要素和资金聚集,高附加值产业聚集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城镇化质量提高带来的产业选择效应能缓解我国经济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房价通过“挤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房价通过改变人才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图1和图2给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房价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拟合图,可以看出,城镇化质量和房价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拟合关系较好。城镇化质量提升能吸引更多人口向城市聚集,人口增长扩大住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房价上涨对异质性劳动力影响较大,房价上涨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生活压力,当收入水平不足以弥补房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提高时,低收入劳动力倾向于选择向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流入。城镇化质量高的地方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能吸引追求生活品质的高收入群体、技术型和知识型等高级人力资本聚集,奠定科技产业及创新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
第二,房价通过改变产业聚集类型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房价上涨能促进地价上涨及房地产业要素聚集。房价上涨促进企业租金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增加低附加值产业成本,并伴随低质量劳动力流出而出现“用工荒”,低附加值产业选择由高房价地区向低房价地区转移,高附加值产业流入。但房价上涨过快时,部分企业会将原本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来投入房地产业,更多的生产要素和资金会向房地产业流入,挤出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并且房价上涨过快造成的劳动力流出会给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负面影响。
三、数据说明及模型构建
(一)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城镇化质量提升是城镇人口、城镇地域景观、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过程,是城镇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强化的过程。城镇化质量在于反映城镇经济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及生存环境的优化程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测量我国城镇化质量水平,并将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
(二)数据说明和变量选取
研究样本来自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和EPS数据库以及各省市年鉴和统计公报,对于个别城市个别年份缺失数据采用均值插补。
1.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城镇化质量与房价,房价(hp)用商品住宅销售总额比商品住房销售面积来衡量。被解释变量為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产业结构升级(ind) 的计算公式为:ind=1×q1+2×q2+3×q3,q1、q2和q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最大值为3,指数越高意味着产业结构水平越高。
2.控制变量。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是多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聚集、市场开放程度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度影响较大,因此,引入控制变量。政府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用地方社会公共投入支出占全省GDP的比来衡量财政支出力度(fin)。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引入高级人力资本,因此,用每十万人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代替教育条件(edu)。交通条件(tra)用每万人公路里程数代替。开放的市场能引导资源自由流动,对经济增产和产业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用外商投资总额代替对外开放水平(ope)。表2给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模型设定
根据以上分析,需要验证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验证城镇化质量是否以房价作为中间机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代表地区,t代表年份,urb代表城镇化质量,ind代表产业结构升级,hp代表住房价格,Z代表控制变量,ε代表随机扰动项。
中介效应检验。城镇化质量(urb)为核心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ind)为因变量,房价(hp)为中介变量。检验步骤:对模型(1)进行回归,验证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α是否显著,如果结果不显著则停止检验,不存在中介效应。如果结果显著再进行第二步的检验,对模型(2)进行回归,验证城镇化质量与房价之间的显著性,若系数β显著,说明城镇化质量对房价是有影响的。接下来对模型(3)进行回归,如果系数λ和x都显著,α比λ的系数小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如果系数λ不显著而x都显著,则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如果β和x有一个系数不显著则进行Sobel检验,统计量Z=β1x2/β21S2χ2+λ22S2β1,S为相应指数的标准差,如果检验结果显著,则存在中介效应。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对各个变量进行LLC检验和IPS检验,以此判断变量的平稳性,两种单位根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则通过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此外,采用Kao检验、Pedroni检验和Westerlund来验证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且稳定的关系。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知,在该三种检验下得到的统计量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二)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采取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设定检验,其中,Hausman检验统计量为60.11,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这一原假设。按照分层回归的方法,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由表5列(1)可以看出,在不加控制变量时,在1%的显著水平下,城镇化质量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提高0.585百分点。根据表5列(3)和列(4)可知,在排除了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城镇化质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会随之提高0.549个百分点;房价提高1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提高0.05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城镇化质量提升和房价上升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验证结果的有效性,增加了OLS回归和广义的GMM回归,从结果看,城镇化质量提升和房价上涨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固定效应模型和理论分析预期一致。财政支持力度、教育条件、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分区进行回归分析。根据表6中列(1)(2)(3)可知,东中西部城镇化质量提升都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质量提高1个百分点,东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0.447个百分点,中部提高0.403个百分点,西部提高0.49个百分点。关于房价和产业结构升级,东部房价水平远高于中西部,西部房价最低,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大,从表6列(4)(5)(6)来看,东部房价上涨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东部高房价促进劳动低效率向高效率转换,适度的房价上涨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西部房价上涨带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房地产发展带动了整体经济水平提升,城市吸附能力增强。房价虽有上涨但还是在大多居民购买能力之内,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显著。中部地区房价上涨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下降0.032个百分点,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性。中部以低附加值的加工产业和制造业为主,教育条件、医疗水平、科研平台、社会福利等资源相比东部优势不足,房价上涨过快会降低中部地区对企业和劳动力的吸引力。
除此,东部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最大,且显著性水平为1%。中西部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均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交通条件对东部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显著,东部已经建成高铁、高速、航空等现代化运输体系,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交通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正,但显著性由东往西逐渐下降,东部本身拥有较多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技术人才聚集程度高。近年来中部高端人才聚集程度增强,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西部人力资本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对中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中部比西部具有人才、交通等资源优势,企业在选择产业转移承接地时更倾向于中部地区。供给侧改革给中部地区带来新的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四)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来检验城镇化质量是否通过房价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表7是对模型(1)(2)(3)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的结果,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正相关、城镇化质量与房价正相关,且显著水平为1%。说明城镇化质量提升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也促进了房价上涨。从表7列(3)可以看出,城镇化质量提升和房价上涨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且α1=0.549>λ1=0.425,房价在城镇化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β1χ2/(β1χ2+χ1)= 2.676×0.046/(2.676×0.046+0.425) = 0.225,即城镇化质量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时有部分作用是通过中介变量房价实现的,中介效应达到了22.5%。
(五)城镇化质量、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的区域差异
根据表8的结果可知,东部和西部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中房价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且东西部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分别有22.6%和19.3%是通过房价上涨实现的,中部地区房价中介效应的Sobel检验结果不显著。
五、结论和建议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1个省市区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质量、房价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以及房价在城镇化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从全国层面来看,城镇化质量提升和房价上涨都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质量提升既可以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也可以通过房价的中介效应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全国房价中介效应为22.5%。从区域来看,各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显著。东部和西部房价上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和西部城镇化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中房价都起到了中介作用。另外,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教育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高,基于以上研究,得出政策建议:
(1)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政府部门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扩大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福利的覆盖范围。扩大农业人口就地市民化范围,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要加大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培养储备人才,扩大中西部高层次人才引进范围,促进优质劳动力回流,留住本地优质人才。全面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快中西部高速路和高铁建设,缩短交通运输时间和成本。充分发挥城镇化发展对地区产业规划的导向作用,发挥城镇化的资源聚集作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全面升级。
(2)加速产城融合。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对接,强化产城协同效应,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绿色协调为目标,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区域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在区域内部按产业职能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职能进行分工,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政府部门要做到有效监督,兼顾资源禀赋不足的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城吸产,以产兴城,区域协调”的良性互动。
(3)建立差异化的房价调控机制。适度的房价上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因此,要建立房地产稳定机制,实现新型城镇化、房价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政府要制定差异化价格稳定政策,将房价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行之有效的住房保障制度能更好地促进市民化,加速人力资本聚集,可通过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降低房贷利率等政策降低居民住房成本,提高收入效应。对高房价地区的创新型和科技型企业进行专项补贴,引导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
参考文献:
[1] 庞晓波,邢戬.高房价如何加剧经济结构失衡探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12):66-75.
[2] 张延,张静.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6(6):95-102.
[3] 朱高立,王雪琪,邹伟,等.不同类型房价上涨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协调度影响的实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9(16):129-134.
[4] 黄庆华,姜松.城镇化、门槛效应与房地产价格变动[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99-106.
[5] 李娇,梁桂宝,袁晨.新型城镇化下房地产去库存对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4):72-75.
[6] 张媛媛,曹宗平,王凯风.城镇化、房价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4):26-36.
[7] Hermelin B. The urbanization and suburbanization of the service economy: Producer services and specialization in Stockholm[J].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2007(1) : 59-74.
[8] 徐秋艳,房胜飞,马琳琳.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6):1407-1418.
[9] 李长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14-119.
[10]丛海彬,段巍,吴福象.新型城镇化中的产城融合及其福利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7(11): 62-80.
[11]蓝庆新,陈超凡.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财经研究,2013(12):57-71.
[12]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1):78-81.
[13]赵祥,曹佳斌.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策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10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7(7):64-77.
[14]余运江,高向东.市场潜能、住房价格与劳动力流动——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7(6):117-126.
[15]高波,陈健,邹琳华.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J].经济研究,2012(1):66-79.
[16]陈甬军,李环环.房价、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结构——基于P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9(8):49-56.
[17]彭俞超,黄娴静,沈吉.房地产投资与金融效率——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地区差异[J].金融研究,2018(8):51-68.
[18]张巍,许家云,杨竺松.房价、工资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8(8):69-84.
[19]魏敏,胡振华.区域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10):128-136.
[20]郭珍.密度、距离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可持續地理变迁视角的分析[J].求索,2019(5):163-170.
[21]陈蕊.城镇化、第三产业与房价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8.
(责任编辑:钟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