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明
【摘要】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学任务,也是每一门学科都应贯彻落实的。本文通过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与各位教育同仁一起来探讨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成功地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政教育;渗透;健康成长
体育是非常好的思政资源,让奋勇争先、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中,指引学生志存高远,热爱学习,报效祖国。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呢?
一、根据学习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
每个年级每个项目都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今天上课的内容是障碍跑,教学目标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障碍跑技术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挑战自我的精神品质。我们都知道,体育本来就自带爱国、坚韧、拼搏的基因,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运用“女排精神”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强大的对手和困难面前,依然鼓起勇气战胜对手。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好、更勇敢的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完成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学生崇拜的偶像渗透思政教育
1.首先是教师个人,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如果课堂中的体育老师,是一位热爱学习,热爱祖国,时时刻刻都遵守纪律、言行一致、趣味而有幽默感的话,那么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其实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会使学生产生崇拜而模仿。
2.就地取材,利用现代的英雄事迹和人物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果说2020年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很多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没错,84岁的钟南山和李兰娟也许是许多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敢说实话和务实幽默的张文宏也“圈粉不少”;不怕劳累,敢于担当和献身的医务人员更加值得每一个学生学习;“火神医院”只用了短短十天时间,就奇迹般地拨地而起,这背后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凝聚的心血和汗水。上至国家领导人、国家总理,下至普通老百姓,无不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做出不平凡的事。我们可以就地取材,鼓励学生学习疫情期间那些“逆行”的医务人员和各行各业的英雄事迹,从小树立为国家、为人民、为人类奉献的崇高理想。
3.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通过有先进事迹,为国家争光的运动员去诱导学生,做学生的疏导工作。比如,在一节跨栏跑的田径课中,可以通过对国家运动员——刘翔进行导入课堂,讲述刘翔如何为国家争光,如何书写中国田径新的历史。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迹,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去,逐步形成热爱集体、热爱足够的良好品德。
三、利用多數学生的优点进行思政教育
在小学阶段,表扬学生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教育手段。比如,某个班级,每次集合排队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安静、快速、整齐地集合,就偏偏有那么几个问题学生总是出现不守纪律的现象,这时候,老师只要说一句话:“表扬那些像解放军叔叔一样排得整齐、保持安静的同学。”那么,不守纪律的学生就会马上集中精神,也像战士一样站得挺拔有力,这就是表扬的力量。通过这样的语言刺激,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勇敢、守纪律、不怕苦、爱集体、爱祖国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室内体育课也是渗透思政教育的一种途径
每学期都会遇上暴雨天气,导致不能到室外上课,只能在教室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或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的比赛和颁奖视频。看到我国运动员为国家争光,拿到金牌,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学生们会为之感动与自豪,同时也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生活中的体育教材还是课堂中的体育教材,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思政教育渗透的素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让学生的灵魂和身体都能保持健康的状态,不断地潜移默化,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当今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任大为.浅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27).
[2]陈新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3]吴占福.论如何利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4]袁云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J].学周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