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任飞
今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题,是请考生从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的故事出发,写一篇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谈谈对哪位“感触最深”。
大背景是周王朝最初的家天下模式已经与诸侯血缘渐远的现实无法匹配,周天子收到的供奉越来越少,诸侯国间的战争越来越多。华夏社會礼崩乐坏,周王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大厦将倾,如之奈何?历史开出的药方是成立诸侯联盟,由盟主来主导天下事务。盟主,就是霸主,那时的“霸”字通“伯”,是褒义词。齐桓公经管仲和鲍叔牙辅佐成为春秋首霸,所承担的就是这份历史责任。
齐国政坛“铁三角”
当时华夏诸侯众多,齐国又不在中原,为何历史的重任会落在齐桓公肩上呢?
其一,齐桓公的祖上姜子牙是周文王的军师、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祖父,也是齐国的开国国君。这段历史对齐国无疑是担任盟主的利好。更何况齐国在姜子牙的治理下迅速崛起,虽然身后国运也有起伏,但是到齐桓公这一辈实力仍然相对雄厚。
其二,称霸需要雄主,齐桓公恰好具备潜质。“无小智,惕而有大虑”,他不耍小心眼儿,头脑警醒,有大格局、大思路,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为霸业放下个人恩怨,接纳差点射死自己的管仲。
不过,齐桓公也有一身毛病——贪恋酒色、任性张扬、刚愎自用,他更偏性情一些,也因此可能把事情搞砸。在他继位的最初几年,因迷信武力,差点把齐国霸业彻底毁掉。所以,称霸这件事儿不能光靠齐桓公,还需要有一位高人辅佐。
管仲,按照《史记正义》中的说法是周文王后裔。身为名门之后,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虽然管仲出生时家道中落,但历史最终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文王和太公合作400年后,他们的后代再一次联手。
管仲冷静、理性,这些特质齐桓公当然能接受;但管仲经常给齐桓公泼冷水,这就难免会影响国君的情绪。更麻烦的是,管仲最初辅佐的是齐桓公的二哥公子纠,这就让管仲和齐桓公(当时的公子小白)直接成为政敌。
能让性情的齐桓公和高冷的管仲走到一起,还需要一位关键人物——鲍叔。
鲍叔,即鲍叔牙,其出身至今是个谜。至于他什么时候与管仲结交,也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的友情堪称千古佳话。
管仲曾用自嘲的口吻赞美过鲍叔牙。他说自己年轻时生活潦倒,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常给自己多分一些钱,给鲍叔牙出主意,却让经营陷入困境;他上战场打仗畏首畏尾,到官府当差又被赶了出来,最严重的是公子纠被杀之后,他“幽囚受辱”,因投奔政敌齐桓公而背上巨大的骂名……然而种种不堪,鲍叔牙都给予充分理解,不但没有小看管仲,反而在齐桓公面前大力推荐,并甘居其后。为此,管仲叹息了一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段故事最终演变成一句成语“管鲍之交”。直到现在,安徽省管鲍两姓之间仍有人坚持不通婚的习俗,因为他们认定管鲍是亲兄弟。
从史料上看,在管仲接任国相之后,鲍叔牙并没有做出具体而显赫的贡献。但他身为国君的老师、国相的义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每当两人意见分歧甚至情绪对立,都需要鲍叔牙的居间调和。可以说,是鲍叔牙拉起了齐国政坛的“铁三角”。
“仁德之人”与“罪人”
因为有了“铁三角”,齐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国力增强,自然可以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称霸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论语》记载,有人问孔子怎样看待管仲,孔子评价,“仁德之人”。管仲没收了伯氏骈邑的家产,伯氏只能过粗茶淡饭的日子,却直到终老也无怨言。管仲公正执法,并让伯氏内心认识到错误,是德法兼治的体现,所以是仁德之人。
学生子路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同事召忽自杀以殉,管仲却不自杀,怎么能算仁德之人呢?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他认为因为管仲,大家不再兵戎相见,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路没有意见了,另一个学生子贡的问题却更尖锐:管仲不殉死也就算了,还跑去给齐桓公做国相,这就不能算仁德了吧?孔子的回答异常精彩:“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给齐桓公当国相,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今天还在享受着他创造的幸福,如果没有他,我们就会变成披头散发、衣襟向左的野蛮人。
综合起来,孔子的两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管仲维护了华夏秩序,抗击了外敌侵略,创造了百姓幸福。可见在孔子心中,齐国霸业主要归功于管仲。
可同样是管仲,到了宋代文学家苏洵那里却饱受非议。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写过同名文章《管仲论》,苏洵说:齐国昌盛,不应归功管仲,而要归功鲍叔牙;齐国的危局也不能归罪那几个小人,而是要归罪管仲。为什么呢?因为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最后并没有推荐谁来接任国相。
苏洵这种逻辑也具有思维的美感,所以很多人发出过赞叹。但是,如果再把苏轼和苏辙二人的《管仲论》读完,就会发现苏轼全是赞扬,苏洵全是否定,而苏辙比较折中。苏洵的《管仲论》更接近游戏之作,是专门跟儿子们唱反调,用来激发他们写作创意的,所以那未必是他的真实想法。并且仔细研读会发现,其中谬误颇多。比如,他说管仲没有推荐国相,并不符合史实。齐国陷入危局,主要原因是齐桓公在立储问题上态度暧昧,导致六子争位,管仲焦急,却奈何不了。
相比之下,司马迁“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则显得更为客观通透。管仲留下了一套强大的国政系统,六位公子彼此残杀30多年,齐国仍能保持强国地位,这才是其宝贵遗产。
喜欢鲍叔牙的几乎是所有人
司马迁在肯定管仲的同时,还描述了一种状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按理说,鲍叔牙支持小白夺位是篡权行为,但奇怪的是后人并不理会这点瑕疵。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鲍叔牙的所作所为与更多人相关。调和君臣矛盾,帝王将相喜欢;举荐人才甘居其后,读书人喜欢;重朋友讲情谊,大家都喜欢。
喜欢鲍叔牙无可非议,但如果简单认为鲍叔牙是君子而管仲是小人,那就没有把书读明白。管仲本意是想通过自嘲来凸显朋友,但如果真的以为他很不堪,就大错特错。《史记·管晏列传》写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两个人都是贤者,这才是他们结交的基础。
辅佐齐桓公富国、称霸,本是鲍叔牙的职责,但这些事情后来主要由管仲完成;管仲想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但同时也是在代鲍叔牙实现愿望。兄弟一场,两人最可贵的就是都在真心付出,从不计较得失,这是两位伟大前辈给后人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