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尿液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12-28 21:16:56罗冲王志超刘芳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尿量肾炎

罗冲,王志超,刘芳芳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0 引言

尿液检验是医学的一种检测方式,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1]。在临床诊疗、进行疗效评定及判断预后上尿液检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抽选本院收治的80例实施尿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尿液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实施尿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8.6±2.3)岁。

2 尿液检验流程

2.1 尿标本的留取

2.1.1 晨尿

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在动态观察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以及早期妊娠试验等情况中适宜使用。

2.1.2 随机尿

即对任何时间的尿液进行留取,在门诊和急诊患者中比较适用。留取非常方便,但是饮食、用药、运动等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使低浓度或病理临界浓度的物质和有形成分漏检,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维生素C等的干扰也可能会出现[2]。

2.1.3 餐后尿

一般在午餐后2h对患者尿液进行收集,在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中适用。

2.1.4 尿液采集注意事项

使用干燥、清洁的盛尿容器,塑料尿杯等一次性容器最为适用。

(1)采集新鲜的尿液标本,在留取后要及时送去检验,以防破坏细胞,造成细菌大量繁殖,留尿后2h内需完成化验。

(2)女性患者在留标本前最好先对外阴进行清洗,选择中段尿留取,避免尿液受到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尿液化验在患者月经期间不宜进行。

(3)对于男性患者,在留尿时应避免前列腺液和精液的污染。

2.2 操作过程

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各成分的量是否超标,检验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出错。此项检验需要完善的设备及丰富的经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科学准确。

2.3 观察指标与临床意义

2.3.1 尿量

成年人正常参考值为1000-2000ml/24h。

(1)当24h尿量>2.5L称为多尿,一般在饮水或者咖啡、浓茶过多时、紧张、失眠时可出现多尿的情况,病理性多尿在一些肾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后出现多尿、慢性肾小管功能不全及高血压肾病、高血钙性肾病等中会出现。

(2)当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17ml称为少尿。生理性少尿多发生在机体水量不足或者过多的出汗时,脱水的症状和体征还没有出现前尿量减少会先出现;在遭受比较严重的创伤、感染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病理性少尿会发生,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强肾小管再吸收导致少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此种尿的特性是高渗量性尿;各种慢性肾衰竭时,因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也出现少尿,但其特征是低渗量性少尿;单侧或双侧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尿液在肾盂积聚而无法排出,可见于尿路结石、损伤、肿瘤以及尿路先天畸形和机械性下尿路梗阻,如膀胱功能障碍等[3]。

(3)当24h尿量<100ml,或者24h之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进一步无法将尿液排出,称为尿闭,和少尿有相同的发生原因。

2.3.2 尿液颜色

正常为淡黄色。红色为血尿,可为急性膀胱炎、泌尿道结石、泌尿道化脓性感染等;深黄色或红茶样,可为黄疸。

2.3.3 尿透明度

混浊可出现于有大量结晶、血液、脓液及乳糜尿时。

2.3.4 尿酸碱度(尿pH 值)

对尿液酸碱度加以了解,能够在诊断一些肾脏疾病时有可供参考的依据。

2.3.5 尿比重

病理状态下,主要依据肾脏的浓缩功能确定尿比重的增减[4]。比重低可见于慢性肾炎。

2.3.6 显微镜检查相关指标

(1)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炎、肾盂肾炎、结核、急性膀胱炎。

(2)白细胞,增多:泌尿系统感染、结核。

(3)颗粒管型,持续多量出现于急、慢性肾炎。

(4)透明管型,肾炎、肾盂肾炎、发热性疾病有时少量出现。

2.3.7 化学检查相关指标

(1)蛋白,阳性:可见于肾炎、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2)胆红素,阳性:可见于阻塞性黄疸。

3 结果

80例患者经尿液检验后,13例患者尿蛋白水平、尿比重、尿酸碱度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67例患者检验出异常,其中25例患者检验出肾炎,14例患者检验出尿路感染,13例患者检验出酸中毒,15例患者检验出黄疸。

4 讨论

尿液检验可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核、结石、肿瘤、肾移植排异反应时,尿液中会直接进入各种病变产物,改变尿液成分[5]。所以,进行泌尿系统疾病检查首选的检验项目即为尿液检验,其也是临床中最为常用的检验项目,能够协助诊断其他系统疾病,如对于黄疸时尿三胆的检测十分有利。在用药监护中也可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和磺胺类药物等对于肾会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需定期做尿液分析,对尿液的变化进行仔细观察,保证安全用药[6]。此外,在健康普查中也可做尿液分析。将尿液分析应用于对肝、肾、胆道疾病等的筛查中,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7,8]。

本研究中经尿液检验的80例患者中,13例患者尿蛋白水平、尿比重、尿酸碱度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25例患者检验出肾炎,14例患者检验出尿路感染,13例患者检验出酸中毒,15例患者检验出黄疸。

综上所述,采用尿液检验,有助于对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疾病做出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尿量肾炎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幸福家庭(2020年20期)2020-03-12 05:22:48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2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20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