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参数采集及量效关系分析

2020-12-28 22:22马旭沈婧蕾杨华元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刺手法针灸

马旭,沈婧蕾,杨华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明清时期,针灸发展迅速,也促进了针刺手法的研究。虽然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对后人研究针刺手法有着深远的意义[1],但目前对针刺手法的研究资料仍较少。传统针刺手法由于其不可重复性,正逐渐失传,这严重地影响了现代针刺手法的传承与应用。另外,针刺手法的临床效应也缺乏客观的研究支持。两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临床上对针刺手法应用的减少。因此,针刺手法参数采集及效应研究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可对针刺时手法的物理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实验研究提供有效数据,以提高临床效果。

1 针刺手法的参数采集研究方法

1.1 针刺手法参数采集技术研究

自针刺手法参数采集技术的相关研究开展以来,目前已取得巨大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初杨华元等[2]研发了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通过传感器采集针刺手法参数,由计算机处理相关数据,以进行各种手法的定量受力分析。顾星[3]研制的针刺手法教学测试仪,是通过二道生理记录仪来描述针刺手法,主要采集提插和捻转的速度与力变化,采用的技术为电磁感应传感技术。丁光宏等[4]通过现代集成传感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研制了测试针刺手法的检测系统,可以记录针刺过程中,捻转和提插各手法操作时针体受力的波形及针体受力的数值。李庆华等[5]研制了“针刺手法传感针”,其原理为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力学,它是在运用传感针行针刺手法的同时,直接在计算机中显示传感针的受力波形,这一方法使得对针刺手法的研究更为客观,也更便于记录。刘堂义等[6]在原有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基础上,运用传感器、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实时采集和观察针刺操作过程中的针刺手法参数的变化,总结分析手法波形的规律,探讨各种运针过程中,针刺参数的变化和针刺效应的关系,为针刺手法的量化研究,以及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及手段。

针刺手法参数的采集与量化是研究针刺效应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若该问题被解决,找到合适的相应方法,即可通过该手法测试系统采集并存储各大针灸流派的单式、复式针刺手法,建立专家针刺手法数据库,制定针刺手法评估标准,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处理,提取特征参数,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针刺手法参数与针刺效应之间的规律。当前迫切需要研发新型的采集、分析针刺手法参数的仪器,以便更快速、精确地量化针刺效应,为针刺手法的传承与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方法与设备。

1.2 利用针刺手法参数进行针刺仿真技术研究

目前关于针刺手法的研究报道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手法操作等条件限制,针刺手法操作无法真正定量化,且重复操作后参数误差较大,影响整个手法参数研究的结果。目前,杨华元等[7]已经研发了针刺仿真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开展了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仪器在针刺全程中能够较好地模拟针刺手法的刺激量,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能进一步应用于教学和实验研究。因此,开发和研制可以真正定量化研究针刺手法的检测仪器及针刺手法仿真操作设备,使针刺手法的操作,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这是目前新的研究方向。针刺手法仿真系统通过采集针刺手法操作过程中量化的物理参数,并对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建立数学模型将物理参数通过机械手进行手法仿真,具有最大限度的仿真针刺手法的功能。该设备可用于教学和科学实验,真正做到客观、定量化控制整个针刺过程。

2 针刺手法的量效分析

2.1 针刺手法的量化研究

针刺手法参数采集与量化是研究针刺手法作用机理和规律的重要基础。为了获取较好的临床疗效,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组合、手法及刺激量。现代电子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针刺手法的参数采集、量化研究提供了更直观、更有效的手段,现代科学阐释了古代文献记载针刺手法理论的科学性,为针灸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代对针灸补泻论述较多,但对针灸补泻的刺激量则少有提及。杨继洲提出的针刺量学理论奠定了古代针灸定量化的基础,对当时所处时代的针灸临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8],同时也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认识到了刺激量的大小与针刺疗效有一定的关系,这为后人对针刺刺激量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在对古医籍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近代有些学者在多年的行医经验的基础上,也认识到刺激量在针刺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实验及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针刺手法刺激量的规律。

石学敏院士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四大要素”理论,即针刺时作用力的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和两次针刺间隔时间。并对这“四大要素”进行了科学界定[9]。如,针刺施术时,捻转方向的参照,包括医者与患者的相对体位,以及对患者左右两侧的施术区别,并用明确数字规范了针刺时捻转幅度、频率、施术时间和针刺间隔时间,且强调在施术过程中手指、腕部及全臂协调用力等。这一理论有效规范了针刺手法操作过程,界定了针刺刺激量,使针灸操作更具有规范性、可重复性及可操作性,使针刺治疗技术由原来的定性,上升到了定量的水平,使针刺手法相关参数更客观精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为了更好地辅助研究该理论,更需要研发相关的精密仪器[10]。魏媛媛等[11]提出,针刺参数即针刺刺激量大小的设定,是影响经穴效应特异性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同针刺参数所产生的治疗效应不同,其结果不仅有利于分析针刺起效的因素,还可以用于寻找最佳针刺参数组合。

由于针刺手法实验研究在操作过程中带有主观性所导致的刺激强度、频率、时间等参量缺乏可比性,影响了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正确性和可信性。所以,量化、规范化、标准化是针刺手法补泻研究的必然趋势。

2.2 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研究

近年来,诸多学者利用现代技术和实验方法,对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12-13]。在针刺参数刺激量方面,杨华元等[7,14]采用不同刺激量参数的捻转手法来刺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比较其降压效应及对心肌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的影响,得出轻刺激量捻转手法与中刺激量捻转手法均有显著抑制血压上升的作用,而重刺激量捻转手法抑制血压上升的效果不明显。睢明河等[15]研究证实,不同捻转参数可决定捻转刺激量的大小,而捻转刺激量的大小决定捻转补泻法是客观存在的。樊小农等[16]通过研究不同针刺参数对脑血流的作用,证实针刺参数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加强对针刺刺激量标准的研究,对于提高针刺疗效有重要意义。刘兵等[17]对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大鼠采用不同针刺参数进行干预,并观察其大脑梗死面积发现,在 9种不同的针刺参数中选择频率为180 Hz、刺激时间为5 s,治疗效应最显著。当针刺参数搭配不协调或者刺激量过大时,针刺穴位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导致效果更差,甚至不如非穴位组。

在针刺手法方面,周国祥等[18]以不同针刺手法针刺大鼠内关穴研究发现,针刺内关穴能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β-EP的升高,并减轻其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且重手法针刺组的针刺效果较轻手法针刺组效果更优。许军峰等[19]对丙酸睾酮所致前列腺增生症(BPH)大鼠模型采用深刺和浅刺两种针刺参数进行干预,比较两组针刺结果,发现深刺组降低前列腺、膀胱重量指数的作用优于浅刺组。可见,针刺参数的选取可以直接影响穴位特异性反应,选取适当刺激参数可使经穴效应特异性更加明显。Itoh K等[20]用深刺激、浅刺激及常规针刺疗法3种针刺方式治疗老年人慢性腰痛,发现深刺激的治疗效果最优。王彩虹等[21]采用3种不同刺激量的捻转针刺手法作用于正常人穴位,观察针刺前后其穴位温度变化,并探讨刺激量的大小和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得出不同的针刺手法产生不同的临床疗效,说明不同针刺手法产生的针刺效应是有相应物质基础的,因此,研究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研究还存在不足,虽然研究者认识到了“量”的重要性,也提出了“针灸量学”的概念,但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无法保证手法的稳定和重复性,直接影响了针刺手法与效应研究的实验结果。

3 讨论

石学敏院士曾明确指出,大多数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只停留在论文与证书上,难以反馈到临床,且已形成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具有可重复性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所以,在临床采集大量的针刺手法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刺手法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开展针刺效应的量化、规范化的试验研究[22-23],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针灸理论,阐明针刺的作用机理,使针刺手法在临床应用中保留其特色和优势,推动针灸学科发展。

针刺手法刺激参数的不稳定性限制了针刺手法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然而随着多学科的交叉及技术的融合,各种实时、在体、动态的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仪器相继面世,这为针刺手法刺激参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24-26]。一方面通过仪器的反馈系统,实验者可反复练习针刺手法,尽量保证针刺手法输入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27-28];另一方面,通过在体、实时、动态的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仪,实验时可将操作者的针刺手法刺激参数进行实时记录,通过相应的数据分析,更好地获得针刺治疗中针刺手法刺激参数的作用规律[29-30]。

针刺手法对针刺刺激量及治疗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演变历程体现了历代医家对针刺刺激量及治疗效应的不断思考[31-33]。目前针灸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针刺手法的量化、客观化、可重复性及其操作标准等的研究,将对针灸理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使针刺为大众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为针灸临床服务。

猜你喜欢
针刺手法针灸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层递手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