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病毒也发生着变异,传染力也不断的增强,混合感染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仅给禽畜的健康生长造成了危害,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进一步有效的防控疫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需要持续做好免疫工作,提高免疫的质量,降低动物疫情的发生概率。
部分养殖户自身的动物防疫意识还比较淡薄,有些养殖户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养殖过程中不会出现疫病,所以防疫工作可有可无。另外,还有一些年轻人外出务工,畜禽养殖由家里的老人负责,他们没意识到要进行防疫工作,所以也就会出现漏防的情况。
一些病弱畜禽,或是孕期的畜禽等,由于体质比较差,所以不适合进行防疫工作,所以也出现了漏防。还有一部分畜禽补栏之后没有做防疫,为了增加产量,出栏之后重新做新一轮养殖工作,但是在引进畜禽幼苗的时候,并没有重视其是否防疫,是否来自疫区,同时也没有做好隔离,后期忽视了防疫,出现漏防的情况[1]。
免疫补针就是依据疫苗的使用情况,对漏防的那些新生、补栏或是病弱恢复健康等畜禽进行预防免疫。免疫补针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控来说,是具有的重要意义的。首先,做好免疫补针能够提高防疫的密度,给予更多漏防畜禽以重新防疫的机会,做好养殖区域中的查漏补缺,促进动物防疫密度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免疫补针,更多漏防的动物自身体内也能够更快的产生抗体,降低日后的患病几率。随着免疫抗体水平有效期逐渐的缩短,免疫抗体也逐渐的缩减衰退,病毒病菌也就有了可乘之机,疫病的发生概率也就不断的增强。因此,在不具备诱发病毒病菌孳生以及发病条件的前提下,需要进行免疫补针,持续增强动物肌体免疫抗体的保护水平,避免区域性的重大疫病发生概率。
免疫补针也是促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做好免疫补针,很多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也能够不断的提升,免疫密度还有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发生了动物疫情,也能够及时医治、控制,将疫病的死亡率降到最低,促进防疫效果的提升。
3.1 做好宣传,提高认识 无论是基层防疫部门还是养殖户,都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免疫补针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宣传单页发放、宣传专栏制作、宣传讲座还有新媒体公众号、公众平台宣传等方式,去做好宣传工作,使得更多的人们明确免疫补针的重要性,增强动物防疫意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免疫补针。要像重视防疫工作一样,重视免疫补针。
3.2 建立健全免疫机制 要不断建立健全免疫补针机制,使得乡镇、村组、养殖户之间形成密切的配合,层层落实。发挥基层防疫部门的作用,村级防疫工作者做好漏防数量的等级,查清漏防数量。之后及时进行上报,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展补针工作。
3.3 建立免疫补针考核机制 需要将免疫补针工作纳入基层防疫队伍重点考核当中去,不断提升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免疫补针工作更好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实行强制补针。由于很多疫病具有强烈的危害性,必须应该进行防疫工作,相关防疫人员以及养殖户也需要对这些疫病引起重视,坚决杜绝漏防情况的发生[2]。
3.4 规范补针操作流程 为进一步提升免疫补针的质量,使得免疫补针发挥出一定的防疫作用,需要规范补针操作流程。避免飞针注射,以免注射不规范达不到一定的注射效果。同时要科学贮存疫苗和使用疫苗,依据科学的免疫程序为参考,提高免疫补针的质量。同时也需要做好基层防疫人员以及养殖户的培训教育工作,除了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之外,还要提升他们技术水平,掌握更多防疫技能。
综上所述,免疫补针是改善动物防疫漏防现状的最佳途径,对于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避免疫病的发生概率,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养殖人员以及畜牧部门都需要对该项工作给予足够的认识,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免疫补针,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