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茂和
(中共太湖县委党校,安徽太湖246402)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实际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下大力度紧抓扶贫工作。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 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连续7年年均减贫1 000万人以上[1]。我国扶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村地区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收入状况和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关键性胜利的时候,党和政府又一次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作出了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努力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和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深入落实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绘就同发展促和谐的美好蓝图,是党和国家带领中国人民开启幸福美好新生活的起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摘下贫困之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标,是精准扶贫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大标志,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策略,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实基础。目前,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探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方式,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如何运用精准扶贫取得的经验服务于乡村振兴,消除两者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从而实现精准高效衔接,不仅能够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更能够实现扶贫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只有进一步强化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衔接,才能确保在精准扶贫之后带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态势。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兴”,乡村振兴的根基在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在于惠民利民策略和公共服务保障。例如,进一步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整合农业产业链,构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模式,并借助“互联网+”形成网络新业态;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厨房革命”,构建绿色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精准扶贫工作重点主抓“贫”,找准致贫根源从而实现精准帮扶[2]。例如,政策性兜底保障扶贫与产业链收益共享扶贫相结合,文化产业扶贫与经济扶贫相结合,这些都是脱贫攻坚的精准扶贫举措,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把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内容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切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最大的力度构建全社会扶贫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能够持续增强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本领和致富能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核心都在于增强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实现从依靠外界“输血式”发展到依靠自身“造血式”发展的转变,提升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二是为党和国家的“三农”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3]。“三农”工作始终处于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是稳保14亿国人饭碗的基础性民生工程,农业稳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民生安。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同时,党和政府提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摆脱贫困地区的群众指明发展方向,优先补齐农村地区人民收入短板,不断完善政策兜底举措,将精准扶贫高质量推进和深层次发展,这是防止脱贫地区和人民重返贫困的重要解决途径,指明了农村地区未来发展道路,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政策目标的成效关键在于过程的科学施策和精准落实,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政策目标、工作举措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实践证明,只要科学长远谋划,因时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增力”“赋能”等方面能够实现资源高效衔接。
构建贫困地区产业链体系是实现脱贫攻坚胜利的关键,贫困地区产业链的整合、发展以及扩大都有利于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经济收入、增强致富本领,在发展致富产业方面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资源有效衔接。发展致富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经济基础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扶贫产业,仍然呈现出规模小、销路少、抵御风险能力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等特点。为了破解农民增产难增收的发展瓶颈,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也在积极探索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寻找新的发展商机,着力打造新时代精准扶贫与农村产业振兴一体化发展路径。现阶段精准扶贫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关键。只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精准扶贫新产业链,才能科学利用扶贫资源,推动精准扶贫产业向乡村振兴产业转型。
从已有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扶贫产业是乡村振兴产业的基础,而乡村振兴产业是扶贫产业的升级2.0版,乡村振兴利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已有的产业资源,并结合各地的区域发展特色,将“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质量优势与现代规模化生产和网络化营销效益优势有机结合,政府给予人力物力以及技术支持,持续推进农村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转换发展功能,释放改革红利,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政策桥梁,发挥政策和制度优势。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共创经济发展成果、共享乡村发展红利、构建长效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注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引导帮扶主体、社会资本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因地制宜,深入推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改革,推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村致富协会+农户”等模式的落地生根。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基在产业,关键要素在人才。不管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保障,要大力加快推进农村“双带头人”建设培养工程,努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完善健全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一是要在“驻村第一书记”组织机制的基础上,培养吸纳一批返乡创业致富能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中,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二是要在培养乡村致富能人的基础上发挥“头雁”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从根本克服部分农村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形成“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浓厚创业致富氛围。三是要强化创业就业兜底保障,受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农业抗风险能力弱,也是农民创业热情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开展“三农”工作过程中,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经济激励机制和政策兜底保障机制,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创立“创业能人风险保障基金”,提升农民创业动能,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和抗风险本领,充分调动人才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激发。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把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扶贫的重点更是包括了鼓舞贫困地区人民的思想和斗志,在贫困地区开展定向培训,让贫困地区的群众不仅有脱贫的意愿,还要付出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目前,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已经踊现出一批新型农村企业家,农村经济致富领头人以及农村新技术尖兵等。这些人是脱贫攻坚的积极分子,也是乡村振兴的人才智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切实发挥了辐射效应。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省太湖县,当地政府推广“三业一岗”就业扶贫,共完成技能脱贫培训4 175人,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6个,招募就业扶贫基地57个,开发公益岗位(辅助性岗位)9 362个,帮扶就业脱贫10 867人。同时,以产业带动就业,着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稳定脱贫模式,进一步激发出内生动力,为群众致富增收注入了“源头活水”。
文化兴则文明兴,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兼具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农村地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世界特色的优秀东方农耕文明,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基石。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整合农村地区优秀文化资源,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新业态,提升文化育人的精神动力动能,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文化全面振兴的价值旨归。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开展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事业,培育壮大农村地区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增长和农民精神动力增强的良好双向驱动。加强扶贫文化宣传,厚植扶贫文化土壤,一定会为扶贫项目的培育和深入推进传递新的希望和新的目标,也能更好地促进扶贫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文化[4]。
2013年,党和政府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性发展目标,各项政策有序推进,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以年均1 000万的规模逐年减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2020年是全国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决胜时刻,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精准扶贫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是必然举措。
贫困地区在全面脱贫摘帽之后,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将会延续和持续深化,这正是体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延续和外在延伸。部分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生态经济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完整的生态环境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尚不健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共融性有待进行科学系统化整合。生态环境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联系紧密。首先,重视生态环境,是精准扶贫的延伸和持续,必须高度重视。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不容乐观,由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加上人为因素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以至于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处于脆弱化的状态,这对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其次,生态产业是可持续化发展的产业,必须大力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把生态秀美的绿水青山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重视生态环境不仅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内容,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态环境保障。
总而言之,精准扶贫下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下的生态环境两者有密切联系,更凸显出不同特点。精准扶贫目的是脱贫,重视环境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乡村振兴目的是脱贫之后继续发展,重视环境是为了改善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生态环境保障,乡村生态振兴是惠及长远的系统性工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之一,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保障[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有效治理。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积极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为引领精准扶贫全面向乡村振兴过渡,必须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建设是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的强有力保障。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美化、亮化,让乡村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做出的长远战略部署,为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划定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导下,集合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各级政府、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落实各项扶贫工作,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初心。扶贫组织更是把具体工作分配给个人,坚持做到权责分明,奖罚有制。脱贫地区人民的心声表达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人民真实的反馈是“在过去和现在我们脱去了贫困的帽子,在农业和产业中迈入了小康,有了稳定经济收入,更有了实足的信心”。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