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晨,陈炜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症状,连续2年以上每年的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且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1]。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累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导致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高分泌。笔者导师,陈炜主任医师为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多年来奋斗在临床一线,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辨证分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导师门诊学习,获益良多,现将陈师经验总结如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主要表现为咳嗽、气急、痰量多,《素问》谓:“五气所病……肺为咳”,提示咳嗽病位在肺,故多归属于“咳嗽”、“喘证”范畴,《素问》又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其病位虽在肺,但与脾、肾两脏有关,肺伤则咳,脾伤久咳,肾伤则喘促。陈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外因在外感六淫,内因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致的邪气壅滞,肺气不利而咳。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风邪为百病之因,轻扬开泄,高位之肺脏易受风邪轻扰,肺气不利,咳嗽频发。对于外感风邪,陈师秉持“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思想,选药多用轻清升浮之品。若兼寒邪,则见咳嗽、痰白,伴恶寒或发热,无汗,口不渴,常用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子散寒祛风等辛、温之品。麻黄为发表第一药,陈师认为麻黄能散能行,宣畅气机,开腠理,使邪从表解;味苦能降,肃肺平喘,咳喘自宁。风寒外袭,甚者可致肺气壅滞,气机升降失常而咳喘严重者,可再配伍杏仁,一宣一降,恢复肺气宣降之权,如三拗汤。若兼热邪,则可见咳嗽频剧、痰黄,身热汗出、口渴,陈师喜用薄荷、牛蒡子、桑叶、连翘、蝉蜕等辛、凉之疏散风热药物。薄荷辛、凉,芳香通窍,长于疏散上焦风热之邪;牛蒡子味辛苦,性寒,《本草经疏》言其为疏风散热解毒之要药。研究表明,牛蒡子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2]。热邪易迫津液外泄,汗出较多,热甚时多配合清热药物,如石膏、知母、芦根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多有咽部不适症状,如咽痛、咽痒或异物感,薄荷、牛蒡子、蝉蜕等疏散风热药物亦可发挥利咽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生痰之器,常因饮食不节而受损,水谷精微失输,津液输布障碍,痰、浊生成,肺为脾之子,为水之上源,痰生成之后贮存于肺。陈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以实证为主,痰浊是主要病理产物,由机体内水液代谢失调所形成,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其属于阴邪,致病表现为反复咳嗽,迁延难愈。素有水饮之人,若感风寒,易于引动内饮,导致寒饮射肺,肺失宣降,咳喘不宁、胸痞、浮肿身重等,陈师认为饮为阴邪,非温不化,临证多常用辛、温之细辛、桂枝、麻黄、干姜等温肺化饮,如小青龙汤。同时陈师认为痰浊并非是一直孤立存在的,日久可郁而生热,形成一种新的致病因素,这类病人可表现为咳黄痰质粘稠,胸中烦闷,甚则胀痛,喜冷饮,临证时需加清热化痰之品,如桑白皮、瓜蒌、竹茹、桔梗,紫菀、款冬花等,临床效果较佳。痰热日久,可损津液,患者多伴口干、口渴、便干,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选用清热、养阴药物,如麦冬、百合、天花粉、淡竹叶、玉竹。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茎,性微寒,《本草逢源》有记载:“栝楼根,降隔上热痰”,其药理成分黄酮具有止咳祛痰、护肝解毒、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3]。
《难经》云:“气者,人之根本也……气虚则百病丛生”。陈师虽然强调“痰”在慢性支气管炎中关键作用,但亦不能忽视“虚”是根本。肺主治节,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又运化水湿,肾主水,调节水液代谢,慢支正虚主要体现在肺、脾、肾三脏虚损,因此扶正当补肺、健脾、益肾,其实则是脾肺肾气虚而致痰浊内生,扶正的同时兼清余邪,不宜单独治以止咳化痰,同时应健脾益肺以杜生痰之源,故陈师常选茯苓、白术、党参、山药、陈皮、炙甘草等。陈师认为茯苓甘淡既能利水渗湿,蠲化痰饮,健脾胃,消痰饮,治痰饮咳喘疗效甚佳。《药性论》记载陈皮:“消痰涎,治上气咳嗽”,本品能理气健脾,配伍半夏、茯苓等组成二陈汤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力。对于久咳气虚之人,临床使用收涩之品如五味子、诃子等时时应注意用量,以免闭门留寇。
患者潘某,女,62岁,2018年4月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咳嗽10余年,再发4天。病史: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4天前因气温骤变感冒后诱发,咳嗽咳痰迁延不愈,CT示慢性支气管炎。刻下:咳嗽、咳白色黏痰,量多,尤以早晨为著,质稠易咯,胸闷,头重昏沉,纳少,口干不欲饮,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腻,脉沉紧。既往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无其他基础疾病,无饮酒、吸烟史。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诊断:咳嗽 寒饮郁肺证。治法:温肺化痰,理气止咳。处方:射干10g、麻黄10g、生姜9g、细辛3g、姜半夏9g、百部10g、紫莞10g、款冬花10g、白芥子10g、五味子9g、陈皮6g、山药12g、白术10g、苍术10g,7剂,水煎,早晚温服。
复诊:咳嗽减轻,咳痰量少,余无不适,苔脉同前,原方再进14剂。
三诊:上方服半月后,加太子参15g,继服月余,咳、痰均愈,终以香砂六君、参苓白术散调服。嘱咐患者不宜食甘肥、辛辣及过咸,远离二手烟,避免刺激性气体伤肺。
按:本案,患者反复咳嗽咳痰,邪伤肺气,为内伤咳嗽,因感寒诱发,患者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伴随症状较多,苔白,痰浊较为明显,可见必有痰饮久伏在肺。痰饮伏藏于肺,每当外邪侵袭,外邪引动内饮,水寒相搏,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可见之咳喘、咳痰,正如《难经·四十九难》言:“形寒饮冷则伤肺”。内有伏痰阻遏经络,气机不畅则见头重如裹,湿困脾胃,运化失调,则见纳食少,口干不欲饮则为津液不上,失为输布障碍。
方选射干麻黄汤合止嗽散加减。射干麻黄汤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饮,下气祛痰之功效,主治寒痰郁肺结喉证。由小青龙汤去白芍、桂枝、甘草,加射干、款冬花、紫菀而成,相较于小青龙汤,温肺化饮之功偏逊,偏于祛痰降气止咳。本方中麻黄开达气机,宣发肺气,又能温肺散寒化饮;射干性温,消痰利咽散结,祛痰化饮。寒饮内盛,以生姜、细辛温肺化饮;患者痰多,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常相须为用,调理肺气;患者体质肥胖,属脾虚之体,湿痰偏盛,以陈皮、姜半夏、二术燥湿化痰,以杜绝生痰之源。肺气上逆则咳,配伍五味子敛肺止咳,为佐药。山药能平补脾肺肾,以达固本培元之效。
二诊时患者症状改善,原方继服。
三诊时加太子参10g益气生津,继服月余后咳痰均愈,予香砂六君、参苓白术散调补肺脾胃。
咳嗽病因可概括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如因失治误治,缠绵难愈,肺气受损后则易于反复感邪,导致咳嗽不止,反复发作,肺脏损伤,则咳转化成内伤咳嗽。内伤咳嗽,多因患者呼吸系统有基础疾病,卫外能力减弱,易于外感,在气温骤变及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明显。病久肺虚,阴伤气耗,实证转虚。因此,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别,但两者又可互为因果,临床应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