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煤集团总医院(452371)孟祥云
改良叩背护理法可根据痰鸣音选择合适体位,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提高患者舒适度。本研究选取我院P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改良叩背护理法,旨在降低患者痰液粘稠程度,提高护理质量。详情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我院P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86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n=43)、参照组(n=43)。参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7~66岁,平均(51.72±7.17)岁。研究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5~68岁,平均(50.91±7.22)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P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合并其他细菌感染;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咳嗽咳痰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结合改良叩背护理法,具体如下:①加强培训。建立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改良叩背护理专业、系统培训,确保护理人员掌握专业技能。②确定体位。通过痰鸣音确定,痰鸣音出现则肺尖部取坐位,肺叶中段取侧卧位,肺底部取平卧位。③扣背护理。手指屈起,掌做杯状,以指腹、鱼际对肺部进行叩击。叩击时间为早上7点、中午11点、晚上7点,15min/次,叩击120次/min。
1.3 观察指标 痰液粘稠程度。分级标准:Ⅰ级:稀痰,米汤或白色泡沫状,易咳出,吸痰后内壁无滞留;Ⅱ级:较粘稠,白色或黄白色,需用力咳出,吸痰后有滞留,易冲洗;Ⅲ级:明显粘稠,黄色伴血丝痰或血痰,不易咳出,吸痰后大量滞留,不易冲洗;护理工作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值19~95分,85~95分为非常满意,70~84分为较满意,19~69分不满意。非常满意、较满意计入护理工作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1 痰液粘稠程度 研究组Ⅰ级26例,Ⅱ级14例,Ⅲ级3例;参照组Ⅰ级17例,Ⅱ级15例,Ⅲ级11例。两组比较,研究组痰液粘稠程度低于参照组(χ2=2.154,P=0.031)。
2.2 护理工作满意度 研究组非常满意29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1例;参照组非常满意23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8例。两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7.67%(42/43)高于参照组81.40%(35/43)(χ2=4.468,P=0.035)。
重症肺炎易出现低氧血症、急性呼吸衰竭,治疗时需给予通气支持;且肺炎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降低,咳痰无力,易导致痰液阻塞气道,影响患者通气,严重可导致窒息[1]。因此,护理过程中应做好呼吸道护理,同时探究降低痰液粘稠程度护理方法对改善通气功能有重要意义。
改良叩背护理法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其他工具,经专业培训后护理人员均可掌握;且可根据患者痰鸣音选择合适体位,对促进患者排痰有积极作用。同时改良叩背护理法符合生理周期,在排痰过程中以均衡力量、稳定频率叩击背部,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维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患者舒适度[2]。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失调、水津停滞,聚而质稠则为痰;肺主行水,若水运能力减弱则易产生痰液。改良叩背护理时间为早上7点、中午11点、晚上7点,该时间段为肺行水主要时间,此时进行改良叩背护理有助于降低痰液粘稠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痰液粘稠程度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改良叩背护理法应用P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痰液粘稠程度,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改良叩背护理法应用于P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痰液粘稠程度,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