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帆,章浩军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2.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
下利为病证名,简称为利,古代医书对痢疾与泄泻的统称,后世区分为利与痢,以利为泄泻,痢为痢疾。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下利泄泻范畴。章浩军教授是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其擅用六经辨治理论思想,将下利分为三阳热利证、少阳太阴寒热利证、太阴少阴寒利证、厥阴热利证、厥阴久利证等5个证型,其中将督脉灸用于治疗太阴少阴寒利疗效显著,故通过本文对其中医机理研究及临证运用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飨同仁。
章浩军教授结合《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遵循仲景原旨,运用六经辨证治疗下利,创新性的将下利分别从三阳热利证、少阳太阴寒热利证、太阴少阴寒利证、厥阴热利证、厥阴久利证等5个证型论治。其指出《伤寒论》中有60余条条文以下利为主证或兼证,呈现于伤寒六经传变的各个阶段,治利方剂共30余首。而六经病所有提纲证中,仅太阴病提纲可见“下利”,即《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故知仲景“下利”与太阴病脾脏虚寒关系甚密;再者在少阴病篇中下利亦属主症,虽有阳虚、阴虚下利之分,但多以论述阳虚下利为主;而在其余四经中下利则多属热证、兼证、或然症[1]。可见寒性下利以太阴少阴多见,且临床中此两经合病实属多见,往往难以完全分别,故将此种下利名之为太阴少阴寒利。
《伤寒论》中温阳法是治疗太阴少阴寒利的不二法则。太阴脾阳虚下利,《伤寒论》第386条治用理中丸温阳健脾止利。少阴肾阳虚寒利,《伤寒论》第353条四逆汤,第314条、315条白通汤,第315条白通加猪胆汁汤,第317条、370条通脉四逆汤温补脾肾、固敛浮阳。仲景论治寒性下利的方药理论已甚是完备,然详于药而略于针法,始终是《伤寒论》为后世所惋惜之处,且汤药存在煎煮过程复杂,口味常带苦涩等弊端,故而近些年来,广大患者更加青睐于中医外治,而督脉灸正可以补机体阳气之不足,其结合了药物、艾灸、腧穴、经络等多种综合优势,对于人体调治有良好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督脉灸具有改善阳虚体质人群的生活质量、疲劳状态以及临床症状的作用,安全性较高。正是基于以上几个出发点,章浩军教授以六经辨治为指导理论将督脉灸运用于治疗太阴少阴寒利,同时也给完善《伤寒论》中医外治理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火龙灸等,是一种在督脉上施以隔姜灸的疗法,其有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之功效。早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论述“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病在骨,粹针,药熨”。[2]随着后世医家不断研究及运用督脉灸治疗疾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督脉灸不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3],同时在治疗呼吸道、消化系、心血管、血液系统等诸多内科疾病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疗效[4]。而运用灸法治疗寒证下利,《伤寒论》亦有言及,如第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故而章教授将督脉灸运用于治疗太阴少阴寒利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说文解字》中谓: “督,察也”,有着总督、统率之意,即统率诸经之脉。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主干行于背部正中,背属阳。《灵枢集注·背俞》:“五脏之俞,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指出: “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故称督脉为“阳脉之海”,其起于为长强穴,由胞宫而出,行人体后背正中,沿脊柱上行,入脑达巅顶,循前额下行,止于龈交,有着沟通内外、平衡阴阳、运行气血、抵御病邪的功效。《说文解字》中有“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即提出了艾灸疗法是以艾燃火烧灼之意。而艾叶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借助艾灸热力,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擅于走窜,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之功效。且生姜中的姜辣素,可渗透于人体,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经艾炷加温后其作用可增强数倍[5];督脉灸则是将三者巧妙的结合,取姜、艾的温热之力,直接作用于督脉,并通过大范围、长时间的温灸,鼓动周身气血运行,激发协调诸条经脉的阳气,可起到温通经脉,培元固本之效,从而使阳复气升,湿浊散而泻自止。
督脉灸应用于太阴少阴寒利的患者,其主要症见:自利不渴,大便溏泄,或夹有不消化食物,腹部隐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神疲纳少,舌淡苔白,脉沉细;若腹痛剧烈者,可在督脉灸的基础上加脐周温灸(神阙、天枢)以增强温经散寒止痛之效;若兼手足厥冷者,可配合任脉温灸(二者合用名为阴阳周天灸),正如《伤寒论》337条所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任督二脉一阴一阳,阴阳相既则厥冷自愈;若兼见痰浊、气滞、血瘀等实邪阻滞者,此时单纯施以督脉灸则因经络阻塞,阳气难以通达周身,温补之效大打折扣,故需于督脉灸之前先辅以背部膀胱经走罐以泻体内实邪,膀胱经从头至足纵贯全身,五脏六腑的经气均在背部输注于膀胱经上,通过膀胱经走罐可以疏通五脏六腑的经气以祛除体内痰浊、气滞、血瘀等实邪,从而给督脉灸补人体之虚开通道路。
①准备:让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充分暴露背部,选取部位为督脉的大椎穴至长强穴,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行常规消毒,消毒后铺上一层纱布。②垒姜:将捣碎的生姜泥均匀地敷在选取部位,使其厚约3~5cm、宽约8~10cm,宽达膀胱经,姜泥要压平整不留空隙。③铺艾:接着在姜泥层表面铺上厚度约1cm的艾绒,轻微按压,艾绒均匀排布不留空隙。④点火:再以用20mL的注射器抽取少量浓度为95%的酒精均匀洒在艾绒层表面并点燃。⑤换柱:待艾绒充分燃尽后,用平铲铲去艾灰并换上新艾绒,燃烧1次艾绒为1炷。⑥结束:1次督脉灸过程中总共烧艾绒3炷,待第3炷燃尽无烟火时,即可将纱布及姜泥一同撤离患者背部。⑦注意事项:每周只行1-2次督脉灸,4周为1疗程;施灸期间,忌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慎洗冷水,避风寒,节房事,注意休息[6]。
张某,女,55岁,龙岩市新罗区人。初诊(2018年10月08日):患者诉便溏3年余,常因进食生冷之品后,大便溏泄、次数增多,且便中夹有未消化之物。近日,又因不慎作凉,出现腹痛、便溏,遂就诊我科门诊。辰下:大便溏泄日六七行,少腹闷痛,排便有不尽感,反酸、嗳气,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太阴少阴寒利证,予行督脉灸以温补脾肾,散寒化湿,每周2次,每次1-1.5h,1疗程4周。二诊(2018年11月09日):患者排便次数已减,为日解2-3次,质稀,未见不消化食物,少腹闷痛、排便不尽感较前减轻,余无不适。嘱每周1次,每次1-1.5h,1疗程4周。三诊(2018年12月12日)患者排便次数正常,大便可成形,余症皆减。嘱每周1次,每次1-1.5h,1疗程4周,巩固疗效。后随访半年未再发。
按: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症见便溏完谷不化,少腹闷痛,以进食生冷后加重为其特点,结合舌脉辨证,当属于太阴少阴寒利证。患者脾肾虚寒,无以运化水湿,寒湿下注则见泄泻;寒湿困脾,脾肾阳虚,腐熟水谷之力不足,则下利清谷;寒湿阻遏中焦,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见腹痛;脾气不降,胃气上逆,则见反酸、嗳气;此证性寒,遇寒助邪伤正,故进食生冷之物易发作或加剧。通过督脉灸急温其阳,散其阴寒,则下利自止,本案选用督脉灸不仅贴合仲景“重阳气”的学术思想,同时使病瘥后而不易复,更显“治未病”之理念。
从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得出,督脉灸具有施灸范围广、热力足、持续时间长、温阳效力强等特点,故对于治疗太阴少阴阳虚里寒证的下利,不仅疗效显著、远期复发率低,且凭借其操作次数少,能提高因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就医患者的依从性[7],同时采用灸法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直达病所,减轻了中药对胃肠的刺激,也避免了部分患者对针刺的恐惧心理,疗效及优势值得肯定;同时该治疗方法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治疗下利的手段,故而在临床中具有广泛推广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