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专 戴红宇
(1、2.三明学院 ,福建 三明365004)
高校学生活动是指高校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明确、主题鲜明、计划周密、组织有序、参与广泛的非课堂教育实践活动。[1]其与课堂教学活动一起构成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活动包括了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文娱活动等等方面。随着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①的深入,地方高校应从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教育性、地方性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的实效,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活动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大学生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前地方高校职能部门及专业教师对学生活动功能的认识不全面是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职能部门往往将学生活动简单理解为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教育活动或创新创业活动,未主动与教学力量形成合力;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老师将参加学生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割裂开来,认为学生活动对于教学实践的益处不大。而这样一种现象客观上造成了地方高校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教育性不强。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高校的学生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制约了应用转型的深入。
从地方高校的教育实践来看,当前大学生活动呈现出“九龙治水”的状态,即学生活动的管理主体众多,包括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保卫处以及当前各地方高校纷纷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和各个教学单位等。各个管理主体从自身的职能角度出发来布置学生活动的相关内容,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在接受和执行的过程中疲于应付的现状,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组织、布置的活动认可度不高、积极性不强、参与面不广;而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和学生干部整日忙于策划、组织、协调、参与五花八门的学生活动,身心疲惫,因难于平衡学生活动与学习的关系而内心焦灼不安。”[2]
首先,大学生活动的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地方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大家通常会认为学工部门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又有不少其他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和管理着学生活动。但是如此多的部门以及由他们所组织的学生活动并没有形成丰富多元、可供选择的局面,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学生的“负担”,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个部门由于管理思维传统陈旧,相互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协作,导致学生活动的整体性不强,活动与活动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而不能将相近主题的活动、相近内容的活动、相近目标的活动进行整合。
其次,大学生在学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一方面,地方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学生往往处于“被活动”的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进行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和协调。[3]而不少学生对于活动的意义、目的都不甚了解,例如不少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质还认识不清,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性理解”,[4]更遑论策划、组织、管理了;而地方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又往往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关注活动本身,重检验而轻指导,忽视了学生活动对于学生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地方高校在学生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没有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学习、娱乐;也没有利用新媒体作为活动的载体和平台来调动大学生对学生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当前地方高校的学生活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活动的性质分为理论学习类活动、专业知识类活动、社会服务类活动、文娱体育类活动和休闲类活动等。[5]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以娱乐为主流的大众文化给传统精英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出现‘泛娱乐化’现象,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所说,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6]当代大学生处在这样文化转型的时代,“泛娱乐化”的现象也投射到学生活动的内容中,并在地方高校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这样的活动内容取向,也必然导致学生活动的教育性不强,从而弱化大学生活动的高校背景所具备的专业性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高校大学生活动的影响力不强。
大学生活动的娱乐化有别于大学生的文娱体育类活动,这是地方高校在组织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正视的。地方高校大学生活动的娱乐化一方面表现在活动内容的娱乐化,例如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性娱乐性活动,以及电视节目中的“真人秀”、选秀等娱乐性活动,乃至网络语境下的“抗日神剧”“恶搞文化”等娱乐性活动在地方高校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事实上也在消解严肃的学生活动的生存土壤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活动形式的娱乐化,过度追求活动形式的新颖趣味、博人眼球,而忽视对学生活动内涵的挖掘和体现。如果说一些高校的学生社团取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名字尚可理解为自我解嘲的话,那么近年来流行于不少高校的在所谓“3·7女生节(女神节)”“11·11光棍节”、学生毕业季等悬挂一些雷人横幅、标语则可说是由娱乐化而向庸俗化了。这种“网红式”的学生活动只会弱化学生活动的育人效果,而不可能形成育人的合力。
事实上,地方高校的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应当是相辅相成,而不是自成一体的。“随着应用转型的深入,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实践学习活动不断增多。”[7]换言之,学生活动不应当只是一种休闲娱乐,而是应该明确其教育属性,从而与教学活动共同形成育人合力。地方高校学生活动能产生影响力,或者说要形成品牌效应,往往是因其教育性和服务性更为突出。专业性因素是使学生活动区别于一般性活动的关键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学生活动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关键所在。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显示度较高的学生活动中,教育性、专业性因素是尤为突出的。但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的原因,“大学生活动得不到大多数教师的帮助,只能集中在团委、学工处、宣传部或者一些学院的个别教师中进行指导”[8],这不仅导致了学生活动影响力不足,也弱化了大学生活动的育人效果。
服务性则是地方高校学生活动产生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西班牙思想家奥尔特加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9]地方高校通过组织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学生活动,能够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产生良好的社会反映;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但是由于经费、人力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地方高校在大学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学生支教等服务性活动支持力度不足,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参与面、参与成效较低。而学生活动的影响力不强,往往又削弱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特征。大学生活动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而要切实地发挥学生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就不能不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仅是学生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学生活动的归宿。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增强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意识,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创新方法、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提高学生群体对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围绕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来开展活动,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从而切实提升大学生活动开展的实际成效,发挥大学生活动的育人作用。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及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转化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必须搞清楚对谁普及、普及什么的问题。”[10]因此,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关的大学生活动,避免简单传达上级开展相关大学生活动的要求和照搬照抄其他高校的学生活动。地方高校可以配合“三进”工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关的大学生活动,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下设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帮助大学生通过相关活动树立伟大梦想,并从而深化大学生的圆梦实践活动。如福建某地方高校开展的活动关注流域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活动,结合闽台合作办学开展“江小豚”活动提升闽台学生交流,突出在大学生活动中的“人”的意义,才能真正突出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
同样的,随着“95后”乃至“00后”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群体的主体,作为伴随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一代人,当前大学生群体也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和群体特征,而地方高校的学生群体与老牌高校的学生的群体特征上又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地方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群体特征,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创新学生活动的内容载体。一方面,开放自由多元的网络文化满足了学生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却也容易导致学生的非理性行为,并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如当前校园贷、大学生“裸贷”等造成的悲剧层出不穷。地方高校应当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城乡分布、男女比例等),开展相关的大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也应当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两微一抖”等移动互联网平台虽然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消耗在各种生活行为上的时间越来越支离破碎,时间分配呈现出“碎片化”现象。[11]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知识体验和交往体验。例如国家博物馆让年轻人通过抖音加深对静默在展台上“肃穆而立”的国宝文物的关注和认知[12],就值得地方高校进行借鉴。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大学生活动,不仅是载体的创新,同时也是大学生主体性的有效体现,使学生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内在价值发展的需求,从而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活动的育人实效。
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当进一步探索指导为主、管理为辅,鼓励为主、约束为辅的大学生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参与。地方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长期形成的品牌性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通过有效指导来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一些临时性的活动中,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公布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从而切实得到能力的提升。换言之,在这样的活动中,地方高校的职能部门、教学部门是围绕学生活动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协同开展,而不是围绕各自部门的利益、需求来开展活动,从而有效避免大学生活动的繁杂雷同,缓解当前管理主体分散的局面,也能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地方高校的学生活动区别于学生群体的一般性活动的本质就在于学生活动应当具有教育性。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要求高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必须着力提升大学生活动的教育性,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将大学生活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地方高校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
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当通过大学生活动营造优良学风。学风建设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途径,而优良学风的形成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以外,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多种多样大学生活动来进行营造。换言之,地方高校应充分挖掘大学生活动的教育性因素,使学生活动进一步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生活动应当是有组织、有目的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而非是“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为了满足闲暇的活动。当然,在此过程中不少地方高校也存在着简单粗暴的现象,例如“一刀切”地将学生“赶出寝室”,或者悬挂手机袋要求学生上交手机等等,这些并不能真正地形成良好的学风。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两微一抖”的载体,组织学生参与到对好学、乐学、善学的身边人的发现、宣传和学习中;也可以组织相关的学生演讲、辩论活动,如“学生学习是否一定要走出寝室”“课堂上该不该上交手机”等等,通过此类活动,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形式,同时也能够让学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认识到学生管理、学生服务上的不足之处。地方高校通过提升大学生活动的教育性,实际上也提升了自身“三全育人”的成效。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大学生活动固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对大学生活动的理解不足,以及经费支持和考核激励措施的缺乏,地方高校在学生活动中往往偏重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与教学部门还未能很好地形成育人的合力,学生活动的教育性、专业性色彩不显著。从学生活动的内容来说,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竞赛等等,都离不开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专任教师的共同指导,从而通过提升活动的专业属性而促进活动内容的深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活动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社团文化自身具有自发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宽容性,这使得社团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至为重要”。[13]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等因素,地方高校的学生社团往往文娱性的多,而专业性的少,理论学习类的社团就更少了,但此类社团对于培养学习研究风气、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等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因此,从全员育人的角度出发,地方高校要充分调动职能部门行政人员和专任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育人合力,提高学生活动的育人成效。
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往往将“地方性”作为学校的发展定位。大学生活动作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的发展规划。从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来说,立足地方性才能切实突出大学生活动对地方的服务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应当进一步增强学生活动中的地方性因素,使其与学校整体的转型发展一道,共同着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活动的育人实效。
地方性文化、地方性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学生活动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通过一定的载体,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时,将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行联系转化。同时,地方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身边的文化资源,着重挖掘、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三明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莆田的妈祖文化、蔡襄文化,泉州的港口文化,龙岩的红色文化……”[14]以此类地方文化为内容的学生作品展览、学生演讲活动、学生征文比赛,乃至于学生社团建设等等,都能够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和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活动成为挖掘、弘扬地方文化和地方精神的有效途径,提高地方高校的文化效应和文化影响力;也能够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契合地方高校立足地方的办学定位,提升育人成效。
此外,地方高校也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大学生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关注地方的现实问题,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现实的土壤和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创办的。同时,高校在经费上对政府的依赖也决定了它必须为社会服务。”[15]地方高校尤其如此。因此,地方高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必须要进一步增强、突出地方性的色彩,以“服务地方”为重要的立足点和价值取向,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乡村文化建设、参加企事业单位挂职、考察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等等,都是地方高校大学生活动服务地方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活动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活动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内容。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活动要以高校的应用型转变为契机,通过提升活动开展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教育性以及立足地方的服务意义,使大学生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提升地方高校的育人能力。
注 释:
①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在此之前,地方高校也进行了一些转型探索。相似的表达有“应用转型”“转型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