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畅 王亚男
(鞍山师范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教学导入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起点,对整堂课起着导向性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导入环节能在新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其他教学环节做好铺垫,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导入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并加强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和应用,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推进思政学科教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导入也叫作导课、开课等,即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多学科理论,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通过一定的方式恰当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新课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学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如一篇文章的序言、一部交响乐的序曲,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依据教材内容而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环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综合性课程。道德与法治教育将促进初中学生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以正确的眼光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导入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初,授课教师使用合理的方法、措施来引领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借助于导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同时引发学生情感,以期达到符合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是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的第一环节,对学生心智的开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导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的作用,体现了一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总基调和主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特殊性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教师以多种手段和新颖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预设的教学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激发学生的各项智能协调发展。因此导入环节发挥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激发学习动机和各项智能的作用。新课伊始,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所设计的教学导入方式,以简短且新颖的形式作为课堂的开始,能够汇聚学生的目光,直击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意识,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基础。当学生被教学导入环节所吸引时,便会产生深入学习知识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情绪智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师及该学科的初次印象至关重要,能让学生留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第一印象的环节便是教学导入环节,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首因”对成功来说极其重要,学生和教师的情理会相通并融为一体,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会因此生成学习期待,表现出高昂的求学精神,主动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精髓作为理论基础指导实践。
二是明确方向的作用。凸显启发性的教学导入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主体是什么,导入新课时选取最为贴切的方法,在起点就能让学生轻松地理清学习思路,掌握住教材的重点。能让学生更容易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任务,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有目的地展开学习。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特性之一,让学生预先明确学习目标打好提前量,在课堂讲授环节以及知识巩固环节便会产生心里预设,集中注意力掌握重点知识,知其所以然,想其所必然。
三是引起无意记忆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效果都不断提高,虽然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但注重教学艺术的教师更倾向于让学生在无意间记住所学习的内容。不同于像记忆术之类的有意记忆,无意记忆的优势在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定义或理念产生深刻的记忆效果。教学导入作为首要环节,具有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平和的气氛中学习和记忆,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和注意状态,增强记忆效果。
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导入环节仍旧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学生习惯于机械式记忆而不是将知识内化,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中考时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所以,该学科成为“背一背就可以”的不受重视的一门课程,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对这门课程一点也不感兴趣,即使是面临中考的九年级学生,为了能更快地将知识点背诵下来,也都会采用背诵知识提纲的方式学习,难以提起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教师讲授新课时依旧以知识点提纲为主,习惯于采用机械式记忆的方式,忽视教师的引导性和对知识的理解性。当前仍然有很多教师越过导入直接进行新课讲授,基本没有教学导入这个环节。即使有,最常用的教学导入方式也就是复习旧知识导入,也有教师比较偏向于“开门见山”式导入。由于教师教学导入环节引导性差,难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
复习式导入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经常采用的导入方式,其次是利用多媒体播放音视频资料的导入方式。教师普遍认为虽然了解教学导入的重要性,但由于课业的压力,无法能将全部精力过多放在教学导入设计的环节,导致教学导入方式存在较为单一的现象。道德与法治教师每周都会有一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但“集备”多注重于新课讲授和复习课的探讨,对于教学导入环节并没有着重磨合,素材案例存在滞后性的弊端。每名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都需要带多个班级,课后需批改大量的作业并完成新课备课,像截取视频、制作图文视频、设计多样的教学导入环节等问题,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增添工作压力,并且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因此,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导入采取惯用的方式,缺乏创新性。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乃传道授业解惑者,亦师亦友。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学。教师在备课以及设计教学导入时要将学生的精神需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精神品位,兼顾智育、德育与美育。善于从贴近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导入,一方面能有效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信其道”,转变学生对教师的固有印象,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也能改变学生对该学科的固有印象,感受到该学科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教学导入的环节若是不能将学生因素考虑在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便达不到预期效果,更难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当前多数老师设计的教学导入,缺乏渲染,难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本节课知识的侧重点和学习任务,难以引发共鸣。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即人的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1]。他认为智能是人在解决某些问题时或进行自主创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同人的智能结构也都不相同,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导入环节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教学导入也是最能有效激发学生各项智能的最佳环节,多样化的教学导入方法能满足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对思政学科的重视程度。根据教学导入的基本原则,本文设计了四大类激发学生智能的教学导入方法。
创设语境式类导入法是指运用情感激励法,以激励性语言为导入的载体,使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催化,从而加深对新课内容的感受和理解的导入方法。语言具有帮助学生增强记忆的潜能,语言智能主要表现在叙述事件、传达情感、阐述观点和与他人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语言智能突出的人往往能轻松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包括故事讲述、新闻播报、学生演讲等形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能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到自身突出的智能。因此在教学开始的导入环节就需要注重创设语言环境,与课堂升华环节相呼应,以景育情。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1.事迹熏陶法
事迹熏陶法是指教师运用榜样示范和陶冶教育的方法,将课堂渲染成较为激昂的氛围,利用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事迹作为素材的教学导入方法。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情操、杰出成就、典型事例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以此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学生的思想受到感化,对榜样精神的实质产生深刻的理解,会驱使自己用榜样精神来调节自我言行。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课中,便可采用事迹熏陶法进行导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邓世昌》的故事,让学生处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之中,由此引出新课,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深深感受到国家的兴衰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使其思想上受到熏陶,情感上达到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在气氛高度渲染之际,引入到新课的学习。
2.课前辩论法
课前辩论法是在新课开始之前开展一个简短的、反映教学主题的自由辩论会,以此来导入新课。对于语言智能较突出的学生,会更期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论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这节课中,就可以运用课前辩论法进行导课。教师以“网络利与弊”为主题在课前引导学生辩论,当正方和反方的同学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后,教师进行总结,应当有选择性地使用网络,并且要适度使用,由此引出新课,这种导入方法较为新颖,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在激烈活跃、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课堂氛围中展开新课学习。
文化审美类导入法是指以能够使学生感到内心愉悦的各种文化形式为载体,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教学导入方法。运用文化审美式导入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是人在感受音律、节奏、曲调时表现出的敏感性,音乐天赋较高的人表现得更加突出。空间智能是指人在感受视觉空间时,对线条、色彩、形状的敏锐性,并且能够以图画的形式将物体呈现出来。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以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价值认同,这与情感教学法较为相似。二是因为德育的主阵地是道德与法治课,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感受、鉴赏和评价能力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结合,在感受“美”的事物的同时,总结其所传递的正能量,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辅助作用。文化审美式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观赏性较强,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1.音乐视频启发法
音乐视频启发法是指利用多媒体播放能反映教学主旨的音频或视频片段,通过增强学生内心感受引出新课的导入方法。运用音乐视频启发法导入新课,将单调、静态的信息以动态的形式展现,能够让学生如临其境,过目不忘。音乐与视频相结合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学习期待。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课时《创新驱动发展》这节课中,就可以运用音乐视频启发法导入新课。课前教师播放由成龙演唱的《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的主要内容是近几年中国取得的让世界为之赞叹的那些成就,像“射电望远镜”“港珠澳大桥”“墨子号”等。视频能将课堂氛围渲染到极致,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其深切了解到当前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创新的力量,由此引出新课。
2.文学作品赏析法
文学作品赏析法是带领学生赏析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感受文化力量的同时引出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示了作者当时所处的客观世界的原貌,传递的既是作者当时的心境也是一种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2]。”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一课中就可以用文学作品赏析法导入新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综艺《经典咏流传》中的一首歌曲《木兰诗》;“翻山越岭,木兰从军,壮志豪情,不知归期......”教师要利用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主阵地,增强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协作互助类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课前按照教材内容布置微课题的任务,由小组协作完成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分角色情景对话、热点话题小组探讨汇报等。协作式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使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轻松地感受到他人所表现的情绪、气质特征,明确其行为动机,分辨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以此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智能主要表现在自省的过程中,对自己能力水平的清晰认识,正视自己在学习方面或与人交往方面的欠缺之处,合理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要教授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身份角色应如何转换。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较为突出的人往往能够富有远见、善解人意,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预测行动之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与人交往时懂得换位思考并能妥善处理身边各种人际关系问题。运用协作互助类导入法能培养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妥善处理各种问题,进行自我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1.即兴情景对话法
即兴情景对话法是指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符合教学主题的生活情景,由学生自行编排完成情景对话的导入方法。即兴是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下,个体兴会来临迅速创作出作品或突发灵感的情况,运用即兴情景对话法导入新课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场景的铺垫,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话后,教师顺势引出教学主题,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情绪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与人交往时易产生矛盾。以即兴情景对话法引出新课,能激发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训练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2.小组课题汇报法
小组课题汇报法是在导入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题结果,以此引出新课的导入方法。这种导入方法需要组内成员相互配合,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完成课题,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提升自己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与同学之间能够学会分享、共同进步,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要选择便于操作的、趣味性强的课题,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时事即兴类导入法是指利用偶发性事件或话题性较强的新闻,将学生关注的问题作为素材的导入方法。时事新闻导入法是将国内外发生的民众较为关注的新闻事件作为新课导入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的导入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事政治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阶段,帮助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冯秀君教授提出:“爱国是广大青年学子最大的责任担当,新时代的青年要用自己的青春奋斗来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不断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运用时事新闻导入法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官方发布的新闻为主,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和教育性,合理选材。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1课时《中国担当》这节课就可以采用时事新闻导入法。课前教师进行新闻播报:“在全球战‘疫’的艰难时刻,中国教科书般的疫情防控措施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中国及时向世界分享战‘疫’经验,伸出援助之手,贡献中国智慧,展示了大国风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担当》。”以当下爆发的疫情为话题导入新课,学生会感受到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时刻贡献中国智慧、凝聚共识的大国风范。
总之,教无定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导入方法灵活多样,要能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和所具备的教学条件选择合理的教学导入方法。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关键,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导入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