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474250)李晓伟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功能障碍后得的智能损害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衰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相关研究指出,血管性痴呆早期具有可逆性,但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2]。中医理论认为血管性痴呆患者精气虚衰、气血失调致使肝火郁结,其治疗应补益肝肾、祛瘀活血。血府逐瘀汤包含多种滋阴补阳、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选取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分组对比,旨在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2月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58.46±7.92)岁。研究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40~76岁,平均(57.92±7.88)岁。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根据病史、神经心理学检查确诊为血管性痴呆;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类型痴呆;本研究药物禁忌证。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口服,3次/d,200mg/次。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组方为:桃仁12g、当归9g、川芎5g、川牛膝10g、桔梗6g、炙甘草6g、红花9g、生地黄9g、赤芍10g、枳壳10g、柴胡6g,400ml水煎至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1剂/d。两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
1.3 疗效评估标准 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作为参照标准,总分为30分,分值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显效:MMSE评分上升>40%;有效:MMSE评分上升20%~40%;无效:MMSE评分上升<20%或未上升。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分值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功能障碍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ADL评分)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显效15例,有效24例;参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两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参照组76.19%(32/42)(χ2=4.459,P=0.035)。
2.2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研究组ADL评分为(46.38±6.59)分,参照组为(45.07±6.73)分;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为(59.64±7.33)分,参照组为(51.26±6.95)分。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t=5.377,P<0.001)。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痴呆”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病位在脑,其本在肾,病机在于肾气亏虚、髓海不足,脉络瘀阻,痰浊停聚,治疗关键在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由桃仁、当归、川芎、川牛膝、桔梗、炙甘草、红花、生地黄、赤芍、枳壳、柴胡等组方而成,其中桃仁可破血行瘀,当归可补血和血,川芎可活血行气,川牛膝通经活血,桔梗可祛痰排脓,炙甘草益气复脉,红花可祛瘀止痛,生地黄可滋阴养血,赤芍可行瘀止痛,枳壳可破气行瘀,柴胡可和解表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瘀、滋阴补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血府逐瘀汤可改善微循环,调节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且有抗凝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参照组76.19%(P<0.05),表明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联合治疗可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丁苯酞软胶囊可保护神经元,可预防脑缺血继发性损伤,改善患者记忆力,血府逐瘀汤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达到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目的;二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并能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