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明
(安阳广播电视台,河南安阳455000)
根据麦肯锡研究院2017年11月30日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全球8亿多人的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被人工智能取代者约占全球劳动力的五分之一[1]。人工成本的上升,是全球各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机器取代人工劳动力,也成为全球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人口红利将大大减少,企业纷纷开始寻求通过人工智能降低人工成本的办法。近年来,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新闻媒体生产的各个环节,媒体已经朝着“技术+内容”的方向发展。以机器人新闻为代表的应用标志着“智能传媒”的时代已经开启。
目前学界更多关注的是机器人新闻在新闻报道和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其实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新闻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是全方位的。有学者指出,“未来网络发展和竞争的高地就是对于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其价值匹配与功能整合的高度智能化。这是社会生产方式和运作方式以及‘游戏规则’的深刻改变,这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下一轮次的互联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2]。未来,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新闻内容的呈现将会有更多样化的形式,新闻生产也将转变为“人机协同”的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与媒体进一步实现全面深度的融合。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传媒业带来了变革与机遇,但同时也有不少媒体从业者提出担忧“记者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我们又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闻传播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过于鼓吹人工智能带来的优势或者夸大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威胁,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面对机器人新闻的发展,我们要站在一个辩证的角度,理性地分析机器人新闻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媒体、受众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看到机器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媒体从业者如何转变自身角色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人工智能被称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它与大数据、深度学习、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一起,给新闻生产方式和传媒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而机器人新闻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和新闻结合的典型代表和应用。机器人新闻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想要定义“机器人新闻”,必须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由McCarthy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学会上正式提出,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术界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科学,其假设电脑系统具有人类的知识和行为,并具有学习、推理判断来解决问题、记忆知识和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3]机器人新闻的出现,标志着新闻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机器人新闻(Robot Journalism)又被称为“自动化新闻”(Automated Journalism)、“算法新闻”(Algo⁃rithmic Journalism)。对机器人新闻,学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大体是指机器利用计算机程序对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抓取,自动生成新闻文本[4]。其核心是“通过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排序、分类、关联和过滤,并将整理过的数据适配和组合进相应的文章模版之中”[5]。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和新闻业结合产生的“机器人新闻”和“数据新闻”有本质上的区别。“数据新闻”是记者利用计算机辅助新闻的生产,新闻的选题、内容等都是由记者自己决定。而“机器人新闻”写作则是计算机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利用算法生成新闻报道,整个过程并不受人工干预。“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最大特征就是生产过程的完全自动化。”[6]
从工作流程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这三种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新算法。“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矿石’、基础;云计算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脑’、推动力;新算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设计师’、重要条件。”[7]因此,笔者认为,机器人新闻实质上就是利用计算机语言程序进行自动化新闻写作的过程,它通过采集大量的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生成新闻报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器人写作也逐渐通过媒体应用进入人们的视野。事实上机器人写作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事物。有学者研究指出,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底特律自由新闻社记者菲利普·梅耶利用大型计算机分析得出“在校大学生和高中辍学者参与骚乱的比例一样高”的结论[8]。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带来了“算法新闻”“自动化新闻”“机器人新闻”。2006年6月,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开始使用电脑程序来代替财经记者。“2009年,美国西北大学智能信息实验室研发的Stats⁃Monkey系统就撰写了一篇关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的新闻稿件。”[9]
然而,近几年才真正迎来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规模投入。从2015年开始,国内外媒体就开始拥有自己的写作机器人了。
从国外媒体来说,《福布斯》杂志早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写稿程序,并在网页上专门设置了由计算机程序写稿的网页。《纽约时报》利用Blossom⁃blot系统筛选文章在社交网络上进行推送。2016年,美联社利用人工智能软件报道了全国10,000多场小型俱乐部举办的棒球比赛。
国内最早采用机器人写作的是腾讯。2015年9月,腾讯旗下的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发布了一篇稿件,题目是《8月CPI同比上涨2.0%创12月新高》,主要是对数据和对专家的评论分析。2015年11月18日,新华社推出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之后,阿里巴巴联合第一财经推出“DT稿王”,今日头条推出“xiaomingbot”,南方报业推出“小南”[10]。
通过国内外机器人新闻的应用案例发展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机器人的应用水平高于国内。总体来说,国外机器人新闻的应用领域更为宽泛,不仅应用于常见的财经、体育报道等对数据要求较高的领域,还可以在突发新闻和热点报道中发挥作用。同时,因为国外更早在媒体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突破了单纯写稿的初步阶段,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与新闻的深度结合,如个性化写作等,使之更加接近人类记者的写作的水平。
首先,是速度快。新闻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时效性,新闻需要快速高效的生产。在新闻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2015年5月,为了比较机器人和记者写作谁更好更快,美国国家公共电视台驻白宫记者Scott Horsley和机器人WordSmith展开了比赛。二者同时开始写一篇短报道。最终虽然Hors⁃ley在稿件上质胜一筹,但在速度上远不及机器人WordSmith。Horsley花了整整7分钟,而机器人只花了2分钟[11]。《洛杉矶时报》的Quakebot在地震发生后的3分钟内就可以将新闻发布出去,腾讯的Dreamwriter在数据发布的1分钟内发布新闻。可以看出,机器人相对于人类记者在写作上有着绝对优势,原因在于机器人背后拥有强大的数据库,通过之前预设的模板,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新闻稿件。
其次,是效率高。目前机器人新闻的主要报道领域以体育、财经、气象等为主,虽然篇幅短小,但这些领域对数据要求很高。机器人能从海量的数据库中快速找到有用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写出报道。以美联社为例,在与人工智能公司Automat⁃ed Insights合作之前,美联社的65位财经记者只能写出美国5300家上市公司中6%的收益报告。而在和该公司合作之后,美联社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生产出3700个公司的季度收益报告[12]。Auto⁃mated Insights公司的写稿机器人WordSmith每秒可以出稿9.5篇,并且已经创造出100多种报告类型,建立了50万条Twitter内容[13]。
第三是精确性高。机器人写稿可以不依赖现场素材,通过对现有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加工成稿。由于机器人拥有“对大数据进行快速分析的处理程序”,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到实践之中存在的内在联系”[14],因此,在涉及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机器人新闻能够避免因为人工输入而产生的错误,提高报道的精确性。另外,“在数据量足够大、样本足够多的情况下,机器人写稿可有效避免假新闻的出现”[9]。传统记者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个人情感,相比之下,机器人写作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新闻的客观性,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第四是成本低。新闻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运作,不用薪资,大大降低了生产和管理的成本。新闻记者前往新闻现场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都是新闻稿的成本,而机器人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的报道只需要研发的成本。“尽管机器人新闻的软件程序的涉及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新闻机器人算法一经研发定型就可以持续利用,全天候不停地为媒体工作,长远来看可以大大减少新闻生产的成本。”[11]
“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运行产生过如此广泛深刻的影响,它正在重新塑造人类社会的基础结构和运行形态。”[15]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传媒业的影响已经涉及新闻生产的方方面面,包括新闻的采集、写作、审阅、呈现等各环节。
首先,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从新闻生产的流程来看,人工智能带来的最显著的变革在于,将新闻用户和传播效果纳入新闻生产——包括新闻线索的发现、新闻作品的写作和呈现——的过程,重塑新闻媒体的‘生产流’。”[5]它改变了过去记者采访、写作、审阅的传统新闻生产方式,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利用算法程序生成新闻报道。过去人们所强调的利用互联网来延伸报纸、电视优势的思路,在目前看来不免存在一些局限性。其忽略了在传媒行业新兴发展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和生产模式,传媒业的发展局面也在不断地被改写。因此,有学者认为,传媒的智能化发展,“重新定义了社会信息化和社会生活、社会结构,重新定义了企业和传媒,重新定义了传媒市场和产业运行机制,甚至重新定义了信息时代,迅速推进着人类社会不断走向大互联时代和智能传播时代”[16]。
其次,是新闻从业者角色的转变。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记者和编辑,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一些模板化的工作上,机器人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但在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深度采访与思考进行的新闻分析和新闻评论等工作上,人类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7]。
事实上,人工智能与新闻的结合,不仅是将记者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建立“人机协作”的模式,拓展人类记者在报道领域的能力,深化报道的内容。记者从过去的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解释者”,工作重心将集中于机器人所不能生产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内容。未来,新闻机器人将进一步参与新闻生产的采集、分析、写作等环节,辅助记者生产报道新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个性化、分众化传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为“公民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技术平台上分享和记录自己的生活,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则能够解决用户生产内容(UGC)数量巨大与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矛盾。机器人新闻的出现,可以让不同民众的声音和需求被纳入新闻生产的过程中,使民众的兴趣爱好、利益诉求和价值立场得以彰显。有学者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新闻生产机构对新闻的垄断,使庞杂无序的个人生产信息被智能化地聚类、排序和匹配,从而激发个人传播能力,能够有效推动公民新闻运动的开展”[5]。
机器人能够通过对不同数据库语言风格的学习,生产出适应不同用户群体阅读习惯的稿件,如针对不同地域、年龄阶段等,实现差异化写作。“随着算法的逐步优化,通过资讯类别的组团化、标签化处理,在可预见的未来,更高级的算法+大数据对于人们真实个性化需求的逼近是可以达到的。”[18]
机器人新闻的快速高效的特性使其越来越受到媒体行业的青睐。从财经报道、体育报道到资料整理、视频剪辑、信息推送,机器人似乎可以替代传统记者的大部分工作,同时机器人新闻的出现也对媒体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媒体中不乏“记者要被机器人取代”、“记者将要失业”的报道。那么是否记者这一行业真的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呢?就目前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形式化、数据化的内容会被机器人新闻代替,而更加复杂化的新闻调查、评论,尤其是需要深入分析的领域,如深度报道等,人类记者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尽管机器人新闻在某些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目前,机器人新闻报道的领域比较固定,以财经、体育、天气、地震灾害等对数据要求高的新闻报道为主,比如腾讯的Dreamwriter和第一财经的DT稿王都主要应用于财经新闻报道。机器人很难写出如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等需要融入人类思考的新闻作品。这里的原因在于,机器人目前还缺乏三个方面的能力:归因、举证和应景。归因指的是描述现象后,如何分析这些现象的脉络、思考哪些东西导致这个现象。举证是指提出观点后需要提出的例子。应景是指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对此进行描述[9]。这是机器人写稿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虽然机器人新闻报道更具客观性,事实上,每篇新闻报道都融入了记者的个人写作风格,机器人新闻却往往缺乏文采,显得生硬,缺少可读性。由于机器人只是在特定的模板下套用数据,在有限的框架和模式中进行报道,文章模式化、机械化,因此也难以通过文采打动读者。有研究分析指出,机器人新闻写作还存在“同类型稿件标题相似、内容相仿、模版化现象严重存在”的问题,造成新闻报道质量的下降。以腾讯财经Dreamwriter所撰写标题为例,2018年2月22日“科大讯飞周四午盘股价大涨6.25%报收于53.07元”,相同标题的还有“乐视网”“光线传媒”“用友网络”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机器人写作的预设模版决定了其写作的模式化、同质化。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不仅讲究速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让冷冰冰的文字产生温度,体现人情味,即作者的“人文关怀”。同时,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复杂多变,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因素、社会因素需要考虑在内。新闻采访写作不能完全脱离生产实际。新闻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如果没有相应采访资料的支撑,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机器人可以有人的大脑智慧,但却不具备人的心灵。”[19]例如今日头条在奥运会期间推出了新闻机器人“xiaomingbot”,其稿件内容主要是对比赛结果的客观新闻报道,而没有记者撰写的喜悦、自豪之情感,能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描述。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媒体智能化的表现与作用。其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弱化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不仅是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更是舆论的引导者、议程的设置者。人工智能技术让新闻生产的角色从记者过渡到机器人,但是机器人却无法承担“把关人”的责任。“与人类记者相比,写稿机器人不具备舆论监督的能力,没有大局意识。”[20]
值得注意的是,在“后真相”时代,智能化的传播未必给受众带来更多的真相。在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加上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评论,评论往往比事实更容易引起关注与呼应,意见、情绪、立场常常会凌驾于事实之上,事实与意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21]。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放弃对新闻真实的追求,也不能因此而倒退回传统媒体的时代,必须要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努力寻找接近事实的办法。
其次,造成“信息茧房”效应。“信息茧房”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的,“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的通讯领域”[22]。他认为,生活在“信息茧房”里的人们“因为他们自己的先入之见将逐渐根深蒂固”。机器人新闻的个性化推送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另一方也导致了受众的信息接触面越来越窄,受众沉浸在机器人新闻为其打造的“信息茧房”之中。“当用户长期接触这一类信息时,就会导致视野的偏狭和思想的封闭、僵化甚至极化。”[23]长此以往,受众可能受单一固定的价值观影响,甚至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智能化推送也违背了新闻媒体的客观性的原则。
应当意识到,个性化推送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新闻传播不应该只是顺应受众的需求,还要帮助受众全面充分地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平衡“个性化满足和社会整合”的关系。“新媒体不仅要满足个性,还需要打破人们的自我封闭,实现社会的整合,虽然必定困难重重,但这应该是新媒体未来的追求。”[21]
第三,加剧新闻报道不平衡。机器人新闻的广泛应用也将加剧全球新闻传播的“失衡螺旋”。由于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少数西方科技公司,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还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水平,进一步造成不发达国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话语权失衡的现象。机器人写作技术的研发需要研发成本、资金支持和人才涌入。在这方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率先使用机器人报道新闻的媒体必然会较早享受到技术红利。另外,由于地区等差异限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接触范围与掌握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会造成甚至已经造成了新的‘数字鸿沟’和机会不均,导致更大的贫富差距与阶级分化”[24]。
智能媒体建设不仅仅是机器人新闻的发展,而是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人工智能传播系统,这主要包括三点:用户行为的互联网智能化、传媒核心内容生产的智能化、传媒平台的智能化。有学者认为,智能化传媒的未来应该是“传播介质的界限完全消失,达到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不同产品以数据信息流的形态在可穿戴设备、云终端、网站及相关社交媒介的自由匹配与分享,以提供个性化、场景化、订制化的内容、社交、关系服务”[16]。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是要和记者“抢饭碗”,也并不是要取代原有的新闻业。在一定意义上,它帮助了人们认识自身的局限,打破了固有的新闻传播模式。面对其所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看到彼此的长处与不足,取长补短,实现人机的协同工作。为此,笔者对未来智能媒体的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量岗位被机器人所替代。在感叹技术进步的同时,人们不免担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会被会被人与机器的关系所取代?人工智能技术是否会取代记者?其实,从技术发展角度看,人工智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就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而言,其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目前包括之前战胜世界冠军的优秀人工智能AlphaGo,都还只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围,距离真正与人类思维比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只是体验人意志的技术。”“背后更多的是人的设定,反映的是人的想法。”[25]我们应当把人工智能更多的看成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辅助人类的、高效的技术,其发展目的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
虽然在未来大量重复性、机械化的工作将由机器人来完成,但这并不表明媒体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会减少,相反,会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而需要大量增加创新型人才。这就意味着未来媒体行业人才结构需作相应的调整。机器人能有效缓解记者写稿的压力,把他们从单调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深度的报道。然而,机器人目前还存在诸多弊端,需要记者发挥人的主体性,将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和人类记者的把关责任有机结合,实现“人机协同”。有学者指出,“只有更深入地了解新闻媒体行业的本质和人类通过媒介获得信息、人的思考方式的本质,加深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文探索,才能使人工智能更好的为我们所用。”[6]这也是未来传媒业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和技术更多的掌握在机构手里,因此,媒体机构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当意识到,即使媒体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媒体责任和核心履行者仍然是新闻媒体。新闻机构有责任增强算法的透明性,加强公众对机器人新闻生产过程的监督作用。同时,还要明确智能新闻的问责机制,不能因为是机器人犯了错而逃避责任、逃避管控。当新闻机构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时,社会和公众对机构的要求就会更高。在未来,专业媒体人的能力不仅在于他能表达什么,更在于他对社会信息和资源配置具有怎样的平衡能力。为弱势的一方提供信息的支撑,对内容的开放提供更多的平衡机制,也这是未来媒体从业者的价值所在。
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传媒业不断变革的外在动力。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始终是技术的更新迭代,而不是对人的替代。我们应当视其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一种更高效便捷的媒体技术,其发展目的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而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媒体的责任和专业程度,仍然是衡量新闻好坏的标准。人工智能技术在解放记者生产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只有通过提高对技术的理解和融合能力,才能使机器人更好的为人所用。而未来的新闻业发展趋向,决定权始终在人的手里。
当前对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研究多集中于机器人新闻的应用,以及记者是否会被机器人取代这一层面,系统性研究特别是对机器人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伦理失范问题的比较少。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内容的同时,分析机器新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机器人新闻的发展趋势,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