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开,李凯,谭仔龙,吴彦,祁荣,胡滟琦,李羲子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扁鹊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家,其精通医术,内外妇儿兼治,一生足迹遍布齐、鲁、赵、秦等国家,创立扁鹊学派,对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亦是首个正史为之作传的医家,“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1]。”扁鹊成为中国医学早期的代表人物,不仅因其具有高超的医术,更因其具有高尚的医德。扁鹊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高度负责、谦和不矜、坚持科学反对巫术等的大医精神最终使“医乃仁术”的观念得以确立并深入人心,成为后世传承医学精神的典范[2]。笔者不揣简陋,希冀通过挖掘扁鹊的医德思想,对于当代医患关系等热点问题有所启发。
扁鹊一生的足迹遍布中原大地,其行医至一地,闻其地之多病,则为此多病之医。“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1]。”这正体现了扁鹊以人为本的医德思想,充分考量当地民众所需,随俗为医,而不是持己秘术不宣,借此牟取高额利润。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扁鹊精通内、妇、儿等多科知识,不愧为苍生大医。
扁鹊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巫、医尚未完全分离,以祷告、祭祀治病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扁鹊以其实际行动有力抨击了这种怪力乱神的做法。其过虢国听闻虢太子暴病而“国中治穰过於众事”[1]时,主动要求为太子施治。扁鹊综合论治,针对虢太子的病情做出了“尸蹶”的精确诊断,详细论述了尸蹶“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1]的病因,采取了“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1]与“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1]。”的综合治疗方法,使得太子病起而苏。面对“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1]的赞誉,扁鹊立足实际、客观地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1]。”这充分体现了扁鹊实事求是、不言怪力乱神、不沽名钓誉的高尚医德精神[3]。
扁鹊过齐期间,通过望诊判断“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但是齐桓侯坚信其无疾,并且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但是扁鹊本着医者高度负责的品质以及得罪国君的危险,五日后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又五日后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齐桓侯的相信,齐桓侯最终也病发身亡。扁鹊虽然在其提出的“六不治”中的首条就明确规定“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但其面对骄横自负的齐桓侯仍然连续三次进见,不避君讳,直言君疾,充分体现其面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扁鹊无论对地位高贵的王公贵族还是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都一视同仁,始终尽心尽责施治,不图名利,这种普同一等的诊治态度,仁爱为先的为医原则,正是对儒家仁学思想价值内涵的充分实践[3]。也逐渐充实、确立了“医乃仁术、生命至重”的传统医德思想。
在上古时期,由于医巫同源,也导致了医巫不分家的现象,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理论的不断充实,医学逐渐与巫术分裂开来。巫术不信奉科学,幻想用超自然的力量来影响或者控制客观事物,其结果无非是空丧性命。史兰华等[4]认为:在中国医学史上,扁鹊首先提出以阴阳来解释病因。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越人之为方也……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1]以阴阳作为正反两方面作为说理工具,阐明了“调阴阳”大法在诊察疾病中的具体应用[5]。其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态度认识疾病、治疗疾病,不责之于牛鬼蛇神,天象灾异,切实地用医术治病救人,不借用巫术蒙蔽群众,俨然一个医学科学家科学求真,执着追求科学真理的形象。扁鹊运用阴阳、气血、脉象、经络等科学的理论,汤熨、针石、汤药等科学的治疗手段坚定明确地向巫术开战:“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种可贵的科学精神也使中医学剥除了迷信的范畴,由巫术阶段开始向预后、医学伦理学体系建立阶段发展。
医者德为先。在成为一名良医,具备精湛医术之前应该先具备完善的品德,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6],如果没有完善品德的指引,医者很容易陷入利益的泥潭,堪堪“含灵巨贼”。扁鹊在行医生涯中对病人一视同仁,尽心尽责治疗,所展现出的“泛爱众”、生命至重的仁爱精神当成为为医的前提条件。其次,乐学践仁,即达到“精诚”的境界。医乃仁术也,同时具备了仁爱品德与精诚医术之人才可称为“苍生大医”。深入挖掘扁鹊医德思想,能够助力医学生医德教育。医德教育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医德教育中,医学史是最重要的素材,为医学生的人格塑造、气质培养和修养提高提供了借鉴[7]。扁鹊医德思想是中国医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一部分,由此发展出的以仁爱精诚为核心的传统医德体系,有助于医学生深入完善接受医德教育,能够有体会、有对比地学习同样具有丰富价值的中西方医德体系,助力当代医学伦理学价值发挥,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文树德(P .Unschuld)[8]认为 ,在医学史上存在着三种医生保护自己的机制 :巫术、预后和医学伦理学。以扁鹊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医学家果断坚定地与巫术斗争,摒弃了巫术的保护机制,大力倡导良好预后的重要性。医者的医术高明是良好医患关系建立的基础,扁鹊精通内、外、妇、儿等各科中医知识,能够随俗为医,熟练运用脉诊、望诊的诊断手段,综合使用汤熨、汤药、针灸、砭石等治疗方法,可谓“全科医生”。如此精湛的医术才容易博得患者的信任,在虢太子案中,虢国国君听闻扁鹊来施治太子后当即发出“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的赞叹,建立在如此坚定的信任关系上,扁鹊治病往往能法到病除。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医者治疗效果不佳,难以取得患者信任,疗效大打折扣,因此暴力伤医等过激事件多有发生。医者只有如同扁鹊一般精进不休,更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确保良好的预后,才能初步建立医患之间互相信任的良好医患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健康情况日益重视,从“治已病”发展为注重养生保健,就医人数增长速度飞快,医患矛盾层出不穷,这也对医学工作者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以扁鹊为 代表的“苍生大医”的医德思想,有助于培养德术兼修的医学工作者群体。除了仁爱济世的悲悯之心外,更应杜绝功利主义诱惑,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防止骗医保、故意开名贵药材、兜售违规保健品等事件发生。医者应当加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事业感、责任感,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其次,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当所学达到一定造诣后也不傲慢自恃,应如扁鹊一般传学同道后人,为推进祖国医学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