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调体明目五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作用的机理

2020-12-27 08:17:11董凡曹迪张慧樊新荣黄博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0期
关键词:明目脏腑体质

董凡,曹迪,张慧,樊新荣,黄博明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2.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北京;3.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0 引言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1],祖国医学称之为能近怯远。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部委对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的调查显示,总体近视率达53.6%,6岁为14.5%,小学36.0%,初中71.6%,高中81.0%[2],有研究也表明我国近视出现早、多、高三个特点,即年龄越来越早(低龄化)、人数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高[3],可见视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2020年伊始,由于受新型冠中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户外活动大大减少,学习、娱乐等活动转移到网上,现学校复学复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家以线上的形式学习,不少家长对孩子们的用眼卫生感到忧心[4],科学有效地防控近视刻不容缓。

历代医家认为近视的成因多与阳气不足、肝肾亏虚、脉络瘀阻等因素相关,治疗方法为温补阳气、调补肝肾、活血通络等,丰富了中医药治疗近视的依据[5]。现代医学认为近视的形成因素多与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发育因素以及体质因素相关,多采用体育活动、视觉训练、外用眼药、口服药物、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超高度近视治疗等方法[6]。青少年9~12岁之前为视觉发育敏感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由远视向正视方向发展,屈光力逐渐趋于稳定[7],青春期后近视一般不再发生发展,但近视一旦形成将是不可逆,目前医学也无法根治近视。

随着近视患病率的逐年递增,传统医学防控近视的优势不容忽视,我们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观点出发,采用“调体明目”的方法,初探其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作用的机理。

1 调体明目的中医理论内涵

调体,调理的是体质偏颇、阴阳失衡,指的是运用相关手法作用于身体各部位,养脏调腑,体现中医辨证统一的整体原则。人的体质特殊性是由脏腑之盛衰,气血之盈亏所决定的。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之质,“阴阳匀平,命之曰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由于小儿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倾向、病变性质、疾病过程及其对治疗的反映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9]。因此,“调体”法通过“因人制宜”,选择不同穴位、不同手法、不同体质调理,一方面将调整阴阳具体化,使多样化的个体达到阴阳平衡;一方面调整小儿脏腑气血功能,双管齐下,改善症状、治疗疾病。有研究表明中医偏颇体质为近视的易患因素,可以通过改善中医偏颇体质来预防近视[8]。

明目,指的是运用相关手法直接或间接(如按摩、贴敷等)作用于眼周,激发经络气血正常运行,维持目睛正常功能,纠偏补虚,保证视力良好状态。《灵枢·素问》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眼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心神在目,能视万物;肝开窍于目,肝得血而能视;肾注精于目,肾藏精气而目光敏锐;肺主气,气和则目明;脾主肌肉、司眼睑开合。因此,祖国医学把眼睛看作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统一整体,是人体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调体明目,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标本兼治,周身同调,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2 调体明目五法

2.1 调法

《诸病源候论》曰:“目,是腑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五脏六腑精气通过脉上注于目,而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肝血,目视物受损。李杲《兰室秘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不足,不能上输于目,致目失濡养,视物不明。我们辩证每个儿童的体质,偏脾虚体质者运用健脾补血明目法:揉板门、清胃补脾经、搓摩四横纹、顺逆八卦、摩腹、揉脐、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同时加用滋补肝肾的中草药,改善脏腑功能,恢复目睛正常状态。

若儿童无偏脾虚体质则运用以下方法来调理,清肝泻火明目法包括心肝同清、捣揉小天心、清小肠、清大肠、搓摩胁肋、揉太冲等;健脑益智明目法包括补肾经、揉二马、运水入肝、平肝清肺、振按百会、拿五经、捏脊、足三里、灸太溪、涌泉。

2.2 通法

通法指运用按摩手法摩按眼周、面部及手足部相关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脏腑气血循环,上荣于目珠,《黄帝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故脏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现将通法十一步陈述如下:

第一步:提拉睛明穴,操作方法为在鼻翼两侧用中指和食指交替往上拉,15下为一组。

第二步:重开天门,操作方法为用大拇指指腹延着印堂到发际来回推揉,15下为一组。

第三步:重分推坎宫,操作方法为用大拇指腹顺着眉毛两侧分推明阳,15下为一组。

第四步:碾推上眼睑,用大拇指跪立顺着上眼睑由内往外推,15下为一组。

第五步:分推面部阴阳,延着颧骨往耳垂方向提,15下为一组。

第六步:碾推下眼睑,操作方法为用大拇指跪立顺着下眼眶由内往外推,。

第七步:提拉太阳穴,操作方法为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从太阳穴往上提拉,15下为一组。

第八步:揉耳朵,包括揉搓外耳、内耳、耳垂,15下为一组。耳为全身组织器官的全息缩影,耳穴在中枢内的投射与其所对应组织器官,在中枢内的投射存在着双向突触联系,刺激耳穴可调整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10]。鲜浏霖等研究发现耳穴操结合眼保健操有恢复、改善视力,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效果[11]。

第九步:搓耳朵,用中指、食指夹住耳朵的前后缘来回揉搓,15下为一组。

第十步:按揉翳明穴,翳明穴在翳风穴后一寸处,15下为一组。

第十一步:点按穴位,面部穴位有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阳白、承泣、四白;上肢穴位包括:外关、合谷;下肢穴位包括:脚部眼反射区、太冲、光明。以上穴位的操作方法均为点按15下为一组。

脚部眼反射区是指机体的各部位器官在足部有着相对应的部位,可以通过按摩这些部位可以调节器官的功能状态[12]。脚部眼反射区位于双足第2趾与第3趾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13],右眼反射区在左脚上,左眼反射区在右脚上。操作方法为足底第2、3足趾掌面推按15下为一组。

2.3 清法

清法指疏通经络瘀堵,滋阴养肝,选用清热解毒、软坚消肿、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谷精草、密蒙花、丹参、菊花等)制成药贴贴于眼周穴位;或用中药眼罩热敷促进眼周微循环,缓解睫状肌痉挛,协调平衡屈光系统,控制眼轴变长,改善眼部疲劳、目睛干涩、痒等症状,还可以解除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预防眼部疾病。

2.4 练法

转眼球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双目灵活自如炯炯有神[14]。熨眼法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14]。督脉升阳法也称悬颈摆臀法,每天摆臀200下,悬颈10-15分钟。

2.5 养法

科学用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坚持三个一原则,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手指尖离笔尖一寸;坚持三个20原则,即看书看视频20分钟以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以外20秒钟以上[15]。

眼保健操:采用2016新版眼保健操,总共6节,分别为按揉攒竹穴;按压睛明穴;按揉四白穴;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按揉风池穴;揉捏耳垂,脚趾抓地。眼保健操的理论来源于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和推拿学,通过对眼周腧穴的按摩,可以调节眼部气血的输布运行,增强脏腑精气对眼睛的濡养,改善视疲劳,防控近视的发生[16]。招敏虹等研究表明眼保健操能改善视力疲劳,预防或缓解近视的发生,最终可降低青少年居高不下的近视率[3]。

饮食调理:多食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含钙、含铬、含硒、含铜、硬质的食物,多食粗粮糙米,少食加工过的精细食物,不偏食、不挑食,坚持荤素合理搭配、粗细粮有机结合的原则。

调体明目“调通清练养”五法,从整体调理结合局部施治,双管齐下,其操作简单、方便、绿色,且安全性好,对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思考与借鉴。但调体明目五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作用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后期临床实验也应延长随访周期,近视问题是长久的攻坚战,切莫大意。同时建议儿童青少年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多进行户外运动,保护视力应从小抓起,做到防病于未然。

猜你喜欢
明目脏腑体质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明目养胃食荠菜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4:05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42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