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523380)汤洁莹 钟晓琴 罗惠君 梁佩芝 李梓君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64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统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女15例,男17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77岁;观察组:女16例,男16例,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2岁。两组资料基本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 操作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安置病人,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无特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系统呼吸护理,具体的护理过程包括:①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呼吸衰竭的病人大部分有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在睡前喝热饮,泡脚等等,并且让患者在睡觉前保持平静的心态,不可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引起患者失眠。②指导患者放松心情,让患者调整自己的呼吸,使患者紧张的心情放松,还可以通过各种按摩手法松弛患者的肌肉,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③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④了解患者的睡眠习惯,纠正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培养患者良好的睡眠习惯。
1.3 观察指标 通过ADL常用评定量表来评判患者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系统呼吸方法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自拟护理舒适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舒适度[1],总分25分,18~25分为舒适,17分以下为不舒服。
1.4 统计学方法 这两组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SPSS19.0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对照 护理前,常规护理方法患者的ADL评分为(63±3.2),护理后,常规护理方法患者的ADL评分为(78.3±2.0),护理前,系统呼吸护理患者的A D L 评分为(65±3.5),护理后,系统呼吸护理患者的ADL评分为(79.6±3.2)。
2.2 在对照组32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舒适者22例,不舒适者10例,护理舒适度为68.75%;观察组32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舒适者30例,不舒适者2例,护理舒适度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到了呼吸衰竭疾病的困扰,呼吸衰竭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以及心血管系统,但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呼吸衰竭疾病的严重危害[2][3]。系统呼吸护理方法属于新型护理方法之一,在近年来很受欢迎[4],它是通过给予患者良好的睡眠护理,比如给病人营造一个良好,整洁,安静的睡眠环境,整理患者的床铺,做好洗漱照料等,可以通过饮食护理,比如让患者晚餐不宜过饱,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等,还可以通过心理安慰,比如对心理紧张的患者,多进行心理开导和关怀,让其情绪稳定,消除顾虑,心情舒畅。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得知,患者通过系统呼吸护理,个人生活能力显著提高,FEV1也有提理高的表现,充分证实了系统呼吸护方法能够显著的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舒适感[5],这对临床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