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媒体视野下高职摄影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26 22:42
关键词:摄影高职教育

何 岚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中文互联网的内容输出经过几个时代的变迁:论坛、博客时代,人们以阅读长文为趣味点;微博的兴起将这种习惯碎片化,网络用户更倾向于接受短小精悍的图文;自媒体与VLOG的出现又引发了动态视频取代静态图文的热潮。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飞速占据当今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人们对阅读信息的追求越来越轻量化、动态化是不可逆的时代趋势。

“富媒体,即Rich Media的英文直译,本身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互联网媒体形式,而是指具有动画、声音、视频和/或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法。”富媒体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一种信息多维度包装后的传播方式,它能够加强信息吸引力和互动性。这种信息接收模式的迭代也带来了富媒体技术与艺术形态融合的成熟,其视觉表现和交互植入方式,能为当代高职摄影教育中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模式的探索增添助力。

一、开设摄影选修课符合富媒体视野下高职教育需求

将富媒体技艺合理地应用于高职摄影课教学设计的尝试,能为教师在教学效率、教育视野、实践趣味等方面注入更多活力;学生也能够借助丰富的信息手段开拓眼界、激发灵感、提升自身创作实践水平。在富媒体视野下,高职摄影教育以选修课模式开设极具必要性。

(一)摄影教育符合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融合需要

富媒体艺术带动了摄影艺术在多专业领域的融合应用,例如电子商务、网络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它使摄影教育在多专业技能基础培训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提升学生新型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其核心教育理念。因此,现阶段在非艺术专业高职校开设摄影选修课是对各专业技能融合的新探索。这种举措,能为培养创新型艺术形态人才助力,并为高职多专业学生就业拓展方向。

同时,当代数码摄影技术和后期软件的多平台发展逐渐成熟,使摄影创作的门槛同步降低,设备逐步简化,操作愈发简单,为高职教学降低了成本,打破设备桎梏,使之纳入非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成为可能。

(二)摄影教育符合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与校园文化建设需求

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在技能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摄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创作课程,需培养学生掌握影像构图、图像调性、色彩心理学等审美规则,也需要为之做相应的文、史、哲、理底蕴铺垫。一个优秀的摄影学生团队还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综合来看,开设摄影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人文与媒介素养的重要途径。

摄影作品具有即时记录和长期存档的特性。即使拍摄初期看似平淡无奇的校园日常作品,经过合理编撰保存,就会成为高职校园发展的人文见证资料。在高职开设摄影课程,可将高职学习活动、日常点滴由摄影教师和学生通过各自的视角直观记录。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部分解决了高职校校园文化宣传影像资料的普遍缺失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设计相关教学实践项目时,可以就校园人物与人文活动为素材进行创作,纪实高职校园活动中的多彩时刻。此外,通过将摄影教学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发现摄影的光影美与故事性,捕捉高职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传承文化中的亮点。筛选优秀学生摄影作品依托学校宣传栏进行实体展示,除了能给学生展现创意的机会,还能装点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三)非艺术专业高职摄影教育适合以选修课模式开设

选修课是高职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产物。它承担着使高职教育向宽口径、厚基础、综合化、素质化方向发展的重任。而高职摄影教育中,对艺术创意与技术水平都有相应要求,艺术有别于技术,艺术评判往往没有绝对的标准,因此艺术的教学模式与评判标准也具有弹性。摄影教育也可分为两个层次:技术层面——整体提高——批量生产;艺术层面——个别突出——精英教育。因此,利用选修课具有师生双向选择的特点,在开设初期通过有针对性的测试,选取课程学习积极性高、具有一定前置知识、艺术领悟力水平较为平均、专业方向较为相关的学生,有利于课程授课的进度保障,不同专业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也可实现技能互补、因材施教。

其次,摄影是“等待时机”的即时创作艺术,摄影教育也需要增强对创意个性化的包容与尊重。教师除了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光影应用、设备操作、构图技能外,还要给予他们较为适宜甚至充裕的创作时段和空间。高职学校选修课和各类社团活动设置时间一般为下午3、4节课,而摄影创作中自然光线最佳时间也在下午4点左右,此时学生进行项目创作实践更容易获取高质量作品;也由于该时间段一般设置为校园活动开展时段,它可以相对自由地给予学生在校内交流与创作的空间,提供更多元的校园摄影素材。另外,从摄影教学授课角度来看,当代富媒体资源的成熟为教师解放出更多的校内理论授课时间。在选修课中合理应用开放式富媒体资源,能拓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

可见,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摄影教育以选修课形式开展,在给予师生双方更多的创意空间和交流维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通过体验纪实校园文化,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会得到拓展,“乐教乐学”的状态也会得以初步实现。

二、富媒体视野下高职摄影选修课教育新思路

作为新生代网络用户,高职学生接收各类信息的主流模式现已被短视频覆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关心具有深度的内容,他们同样对专业知识非常渴求,这就意味着教育有许多内容蓝海可以挖掘。富媒体视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共享资源的逐渐多样与成熟。以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的社区交流平台为例,许多优秀内容创作者以其高质、详实、系统的教学视频在B站社区交流平台上开放共享,平台作为第三方以相对成熟的社区管控,记录作品真实流量和用户点赞、关注度,并以此为依据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一定经济支持,现已形成较为良性的自媒体创作链。而合理应用该模式下的资源和此种网络社群互动机制,能提高学生接受度,并为高职摄影选修课的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收获。

(一)高职摄影选修课教学内容创新

国内现有摄影类选修课教材多数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重规范轻创新。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过于求全,缺乏单项实践深度和弹性;拍摄技巧也相对缺乏想象力和吸引力,流于技术数据的罗列。而高职摄影教学内容宜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侧重点和开放性,更好地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方向开发合适的院本教材。例如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材内容会向商品静物拍摄倾斜。作为非艺术专业高职选修课,摄影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具有与社会不断变化的视觉审美需求相适应的摄影视野为出发点,在理清专项摄影技能教学脉络的同时,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力。

1.选取校园题材项目开拓学生创作热情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过程,教学内容如果过于晦涩也会抑制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热情。高职摄影选修课,教师的角色要从“讲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授课可采用“接地气”的校园题材进行拍摄,例如校园花卉主题、运动会主题等。其一,便于课堂开放式管理;其二,利于学生深度挖掘身边的题材进行创作,从而提升了高职学生的创作热情。

2.进行学生团队整合拓展学生思维模式

高职摄影选修教学宜综合学校数字媒体、软件、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需求,在各专业高年级选取人才,在学生个体完成独立创意任务的同时,逐步组成团队尝试完成主题项目模块设计任务。教师利用各类交流与设计软件管理项目进程和作品评价,并最终形成组图或专题作品集。这种具有一定创作自由的项目模式,有助于高职学生团队在应用原有基础课程学习成果的同时,进行专业技术与思维的交流与渗透,优化创作模式,自主形成团队协作能力和跨专业思维。

3.共享资源开发开拓手机摄影教学新模块

手机摄影模式与手机后期类APP的合理应用,可为高职摄影选修课带来更多的创意和灵活性。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摄影进行前置理论课的自主微课录制,或直接筛选合适的网络开放共享资源,在学校教学平台或开放式共享平台为学生推送理论教学资源与案例,同时辅以相应的讲解与引导。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摄影作品通过手机APP进行后期制作,并把作品案例加入教学过程,深度挖掘移动智能手机使用潜力。学生获取创意任务后,可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结合学校提供的部分摄影器材,高效开展拍摄实践、后期制作与作品提交。手机摄影教学模块,除了增加课程摄影设备使用自由度、合理安排创作的时间线、同时也为学校节约了教学资源、为原有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创作的多元化。

(二)高职摄影教师思维在线更新

富媒体技术带来飞速变革,摄影教师若只能照本宣科,其思维的“落伍”会使这门直观体验的课程丧失吸引力,从而导致知识传导率低下。摄影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与时俱进,同样利用开放式网络资源和碎片时间,多看多学,时刻保持时代审美的敏感度和先端性,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融入课程的创意摄影技巧。例如: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摄影教育模式相融合;了解各类APP在摄影后期中的特效应用;了解国风摄影的拍摄审美特点等。只有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足够丰富,才能引导高职生正确理解新媒体审美的应用发展趋势,真正为高职学生提供符合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创意摄影技能,达到挖掘学生潜能与提升其综合素养的最终目的。

亲切感和时代感是当代教师必须拥有的素质。我们的教育者做学问不应高冷,而应时刻保持年轻,对新知保有好奇与探索。新时代的教师要了解、接近学生的审美需求和惯用方式,进行严谨理论授课的同时,充分利用当代优质的共享开放资源,为学生选取适合的教学实践素材,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可以解放教师部分教学备课压力,将精力集中在更需要我们现场指导的实践和作品分析讨论部分。充分利用公众号、B站等网络社区文化,摄影教师就能直接和喜爱应用网络社区平台的年轻学生进行良性沟通。当然这不代表教师一味迎合学生,而是要有选择、有原则的结合教材适当应用,让高职摄影教育散发出旺盛生命力。

(三)高职摄影选修课教学平台尝新

线上通讯软件的视觉化发展,不仅带动了人际沟通的无障碍高速互联,也带动了开放式社区自制视频传播平台客户群的成熟。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开启了全民网课考验,让中国更快地的进入了远程教学时代,以钉钉为首的原本就较为成熟的B端市场沟通软件迅速切入并适应教育领域。事实证明,当代高职学生更易于接受新媒体环境下的交流模式,他们对新型软件应用上手快、兴趣高,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接受度高,在实践中他们比教师更善于应用各类媒介工具辅助自己或团队学习。

摄影是一门不可以“扎堆”创作的艺术,拍摄实践中任务设置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此时,授课教师合理利用网络公众平台和视觉化网络通讯软件,除了可以即时通过平台共享资源、引导创意思路和布置教学任务,还可以在学生分散在校园内进行项目创作时,随时通过网络平台GPS点名系统或作品限时发布工具等,及时有效地对选修课学生进行管理。并且,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拥有的创作空间与时间自由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实践性学习和内化,培养沟通组织能力,拓展创新思维。

三、结语

摄影作为视觉传播文化的展示形式,代表时代审美特征的变迁,也是视觉经济的图像化载体。高职摄影教育内容必须挖掘课程时代感与年轻化的价值。如果教学设计与时代审美脱节,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其实践价值。摄影教育依托富媒体信息分享平台资源,能促使学生在新互动模式中进行教学资源交流与作品输出。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其使用进行规范和引导,在提升立体化教学空间的同时,确保富媒体资源健康地服务于学习。

猜你喜欢
摄影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