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晶,关 宇
(1.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2.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3.阜阳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新时代思政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明确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意识形态基本价值取向,而要实现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建设目标,发挥立德树人课程功能,就需要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突出意识形态感染力这一核心能力建设。所谓意识形态感染力指的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载体,使客体产生强烈情感认同和价值共鸣,从而顺利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内在力量。通过高校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和主阵地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目标,将意识形态感染力提升作为主要抓手,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应对当前意识形态安全复杂局面的有力举措。
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灵魂课程”,高校思政课历来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正如列宁所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2],这个方向指的就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除了语言、逻辑等极少数学科外,“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3]182,而那些标榜学科“价值中立”的观点,其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我国的一些社会学科由于发展时间较晚,在其建立过程中积极借鉴和参考西方国家相关成熟理论与思想已是学科发展中的常态。然而,其中某些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考。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根植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对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我们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不同的产物和意识形式。”[4]544作为西方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经历者,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批判。他之所以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正是看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内容从本质上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也就说明其必然受到经济基础决定所决定,而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则会在上层建筑的属性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上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属性,体现和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遵循和听命的是资本的逻辑。因此,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需要我们仔细甄别、科学研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官方研究机构对人文社会科学资助的出发点自不必多言,反而一些民间机构,诸如各种基金会、学术团体进行的所谓研究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其所进行的某些研究,特别是具有某种意识形态属性的研究,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其他意识形态这一核心问题上,从来都是态度明确、观点鲜明。但他们从来不说自己的研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是以“客观中立”“普世价值”等论调示人。因此,在积极借鉴西方相关学科理论的同时,需提高警惕,不断辨识附着在相关论点中的价值取向。既不能因噎废食、盲目排外,错失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良机,更不能囫囵吞枣,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从而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潜在隐患。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积极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思想和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特别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思政课实效性的纵深发展。与此同时,如何在借鉴其他课程的有益成果以及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维护党的执政权威,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成为贯穿教学实践全过程的基本价值考量。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非思政课程中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入。应该说,“课程思政”若要取得实效,必将会对相关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意识形态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不同学科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如何介入,尚存在“度”的把握问题。如果生硬、机械地推进,势必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在人文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将主流意识形态与该学科的课程属性相结合,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规制其价值取向,进而将其纳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之中。
意识形态属性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这是区别其他学科的最显著特征。尽管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普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但都没有思政课这样鲜明和凸出。从根本上讲,思政课设立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其意识形态传播和灌输作用,因为它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5]。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毛泽东曾强调:“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6]邓小平把“有理想”纳入了“四有新人”核心培养目标,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7]。江泽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8]胡锦涛曾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3]63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并就新时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1]。
思政课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手段,也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大优势,理直气壮开好这门课程对于同当前淡化意识形态错误思潮的斗争具有特殊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便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我国学校教育核心目标背道而驰,稍有不慎便会掉入西方预设的意识形态陷阱,从而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安全。列宁就曾指出:“资产阶级的虚伪表现之一,就是硬说学校可以脱离政治。”[9]421资产阶级之所以宣传学校教育可以脱离意识形态,是因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工作更为隐蔽、更加巧妙。“在美国大学设置的课程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思想政治课或者德育课的名称,但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都设置有依据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课和德育课。”[10]他们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隐藏在公民教育、德育之后,却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工作向人们灌输意识形态。然而,“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11],在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始终坚持正面论说的方式,这更容易遭受到西方国家直接的意识形态攻击和指责,因为共产党人公开宣称其最高理想是推翻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地位是否稳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思政课的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培养拥护主流意识形态和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才。可以说,思政课是否富有成效事关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稳固。青年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走向成熟的养成期,正确的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思政课在所有课程中又居于核心位置,起着固本清源、激浊扬清的基础作用,是帮助青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方向性课程。运用学校教育培养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接班人,这是各国普遍采用的通行做法,所不同的是,我们国家所培养的是认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资本主义国家则是培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后继人。没有哪个国家会在本国的课堂上培养公然反对本国发展道路的接班人。
在当前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尤其要注重防范“低级红”“高级黑”错误倾向。“低级红”简单机械,甚至是片面理解和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看似“积极”拥护和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本质上却是无效宣传,有时得到的甚至是负面效果。“低级红”产生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思政课主体自身政治素养较低,无法完全、准确理解党的政策、主张所致;二是出于自身某种目的,消极怠工,有意误导客体的价值取向。“高级黑”就是典型的“两面人”,是隐藏在组织内部的意识形态“卧底”,是需要严密防范的“思想炸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对党和人民事业危害很大,必须及时把他们辨别出来、清除出去。”[12]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两面人”就是这支队伍中的“高级黑”,也是必须被及时清除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大意识形态安全隐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思政课的开设极为重视,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快速提升。然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多变,这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和党的执政地位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目标,而意识形态感染力属于“软权力”的一种,是运用非强制手段实现意识形态核心目标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课程的意识形态感染力是保障该门课程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
增强思政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目标。思政课获得感是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参与者获得实际增益的主观感受。参与者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从思政课培养目标出发,我们主要考察作为思政课教学客体的高校学生的教学获得感。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主要参与者,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提升是作为客体的学生获得感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提升会潜移默化地传导至学生,在思政课的交流互动中不断促进学生获得感的增强。而学生获得感的不断满足又反过来推动教师获得感的提高,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不断激励的辩证关系。一个没有获得感的思政教师无论如何难以培养出具有充分获得感的学生。因此,作为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政课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温度”的人,一个对思政课教学充满热爱和情怀的人。有温度就必须要有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作为民族未来的青年学生的无限关爱。
就获得感而言,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之间发生了转换。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提升服务于学生获得感的取得,居于从属地位,而作为思政课参与客体的学生获得感的提升才是关键。在这一目标实现过程中,意识形态感染力的发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能促进高校学生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能否熟练掌握这些认知世界的理论工具则是提升学生获得感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与基础。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学说,其所具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要工具。《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多年来,尽管资产阶级不断对其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但其制度的基本矛盾却始终无法消解。也就是说,只要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不变,马克思主义便能始终具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强大解释力。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其次,它能推动高校学生不断探索未知世界,从而获得更高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在获得认知世界的理论工具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意识形态感染力的核心诉求。思政课能否让学生具有获得感,在于课程能否满足学生对于人类社会,特别是对当前急速变革时代的认知期待。理论的生命力体现在对现实的解释力。“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3]无法解释现实的理论,或者说只能依靠机械“灌输”的意识形态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思政课教学客体的需要,亦无法让学生拥有真正的获得感。而通过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想工具,在赋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和观察这个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从而满足自身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及理解诉求,进而从主观视角不断提升获得感。
意识形态感染力在实践中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表现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扩大,而思政课即是这一核心权力不断扩大的主要载体。思政课话语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而思政课话语影响力的大小又会受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传播力度和传播内容的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借助思政课传播,强大的意识形态感染力则是有效提升思政课话语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意识形态话语包括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三个基本维度。政治话语是意识形态话语的精神内核,是构成意识形态话语的主体,在整个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政治话语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在价值传播上的外化表达,是保障统治阶级利益实现的话语工具。政治话语具有高度抽象性与严谨性,是对阶级利益的高度概括与实践总结。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地位,需要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目的是维持统治阶级利益借以实现的体制、机制,而这套说辞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其政治话语主要来自经典作家的文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与权威政策文件的发布,这些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话语由政治话语决定,但这种决定作用的发挥很多情况下需要学术话语的转换和阐释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献著作、领导重要讲话,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诠释是学术界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运用学术话语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思政课正是将政治话语运用学术话语传播至客体的主要介体,而思政课话语影响力的扩大从根本上说在于能否有效地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从而顺利实现政治话语的价值传播。而生活话语则是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日常表达。日常生活是人们的存在状态,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独立个体,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与他人的实践交往中。生活话语是人们接触最多的话语系统,而意识形态的一项基本功能即是解释和说明现实。意识形态话语三个维度中,学术话语处于政治话语和生活话语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通过意识形态感染力的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话语影响力可以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从而影响教育客体的生活话语,进而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核心价值观竞争中逐渐扩大其话语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4]立德树人包括立德和树人两个维度。所谓“德”,一是公德,也就是对于党的执政地位的支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情感,能够始终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这是“德”的核心价值;二是私德,也就是对个人品德和才干的追求,注重个人修养和品质的提升。立德树人中的“德”应该是公德和私德的有机统一,既要注重私德的炼造,更要追求公德的提升。而树人则是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立德追求的价值目标。“立德树人”最终都将落脚于对人的培养与塑造上。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主旨在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党的执政地位的维护,而新时代大学生是否能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就是要看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看是否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立德的核心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增强对于我们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与追求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此维度上,意识形态感染力的提升无疑是这一基本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两者统一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之中。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股去意识形态化错误思潮,具有很大迷惑性,其标榜所谓“价值中立”立场,刻意淡化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对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极大。在意识形态感染力的提升机制中,需要特别注重对这种错误思潮予以旗帜鲜明地批判。如前所述,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多数学科都蕴含清晰的价值倾向,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鲜有所谓“价值中立”的学科性质。而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需责无旁贷地扛起批判的大旗。在立德树人的实践过程中,思政课的首要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提升学生对现实的判断力与理解力,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牢记“四个意识”,需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领和引导立德树人培养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人的思想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意识形态感染力的提升不能只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着力,而是需要多方参与、多维合力,需要遵循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规律和时代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意识形态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自然能够增强信仰教育的说服力。马克思曾经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4]500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4]也就是说,高校思政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熟练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世界的能力,不仅要做到自己真懂、真信,更要把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情感传递给新时代大学生。高校思政课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守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自信。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需要,从而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高校思政队伍能力素质依然存在一定提升空间。一方面,一些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优秀的专业思政教师力量严重不足,许多非专业化的、未经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被调整转任至这支队伍。短期内尚不能看出其负面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态势对思政教师队伍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应对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一些兼职教师繁重的行政工作导致其无法进行足够的持续性专业学习,而思政课又是一门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应对的主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用若干年前学习的知识解决急速变革世界中的问题显然无法适应课程的教学需要,更不用说对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困惑和不解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答,因为一些陈旧的知识就连教师自身都无法说服。另一方面,当前的职称评价体系造成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失衡局面。众所周知,高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直接挂钩,而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进而决定其经济状况。尽管高校思政教师讲授的是信仰与价值观问题,但其毕竟是生活在客观物质世界的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导向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对思政课教师产生潜在影响。近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一评价机制的弊端,也在试图做一些改变,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教师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相对较少的局面。因此,一支专业化的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亟待建立,同时需要在职称评审、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解除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之忧,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
此外,思政课教学必须在教师主导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服务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思政课的重要目标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和党的执政安全,这就决定课程所具有的鲜明时政色彩,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国家重要时政热点助推课程重要目标的实现,而这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有较高要求。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追寻重大历史事件的脚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和见证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诸如组织收看阅兵仪式、党的代表大会的召开等,让思政教学摆脱空间的束缚,从而增强思政课的仪式感和教学效果。
提升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感染力,其根本目的是让当代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而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要提升意识形态感染力就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主体。而要让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必须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尊重教育规律,做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应该说,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完全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鲜明特点。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伟大时代,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丰厚物质生活和充裕的精神文化生活,言谈举止之中闪烁着不同于前辈们的乐观与自信,也就是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成长环境最为优越的一代人,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享受着信息社会的种种便捷,天然具有互联网思维。显然,如果继续使用传统手段开展思政课堂上的意识形态教育,并不能取得理想预期。有鉴于此,思政课教学也在逐渐探索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范式。“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法与方式被逐步应用于教学之中,从实践效果来看,也取得了广泛的认同,在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以更好地传播。此外,学生也需要经常性地奔赴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实践教育,需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情境结合起来,知行合一,通过增强仪式的意识形态感染力让学生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认同。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在思政课教学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课程“娱乐化”“综艺化”等问题。从根本上说,思政课是一门严肃的思想理论课程,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回应的是时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期待,其理论品质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思政课的核心是意识形态问题,当前无论思政课如何创新,都需要牢牢抓住课程的精神内核与思想本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守其理论品质,需在坚持创新的过程中,做到创新与守正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14]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思政课教材体系最显著的特征。在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最核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材体系之中,也就是说,如何在思政课教材中体现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感染力,成为当前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一个时期内,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滞后于意识形态工作实践需要,缺乏统一、完整的教材体系,在对中央政策的宣讲和理解方面难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全统一。因此,自2004年起,党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意识形态作用。作为师生手中共有的学习蓝本,思政课教材中所展现出的意识形态感染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效果。
列宁指出,灌输不是“简单生硬地把政治灌输给尚未准备好接受政治的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9]422。在注重内容革新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手段的创新。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信息分辨和价值判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信息大爆炸环境中,如何让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学生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成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重点课题。而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思政课天然具有抽象、严肃的学科性质,但这又与青年人思维活跃,更具形象思维的群体特点存在矛盾,特别是此学科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有较高要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兴趣才能更好地接受和认同。因此,在教材修订过程中可适度加入更具形象思维的相关内容,运用知识链接、扩展阅读等方式将图片、表格等更具形象的内容加入其中,使其更符合青年人的认知需要。此外,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同时,也可适度加入某些警示材料,诸如环境破坏、食品安全等内容。从两个维度阐述问题显然比单向度的灌输更具理论穿透力,如此更可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从而提升其意识形态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