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瑶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3)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于20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理论,与传统心理学理论更为重在问题或消极情绪分析与研究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其主要理念是人具有积极的心理取向,认为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发现自己的积极面,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价值,追求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主观、个人、群体三个层面:第一,主观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如幸福、快乐、自信、乐观等,其中幸福感是积极情绪体验的核心;第二,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特质,具体包括爱、工作、人际交往等三大能力和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卓越等六大美德;第三,群体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与人发展相关的社会组织系统,如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高度相关,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个体在积极的家庭氛围、学校环境和社会秩序下体验着积极的情绪,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反过来,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使之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到积极的社会组织、环境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的这种重在人内在积极品质和积极情绪的研究,认为人能积极主观建构自我和强调“人本关怀”的观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开展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借鉴价值,对破解当下高校思政课开展的困境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理应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后,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课程的实效性不强。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高校的思政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当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不为国家所用,甚至危害到国家、人民的利益时,意识形态教育显示出无比重要的作用,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高校渐渐认识到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正确引导作用,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开始加强校内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资建设,对思政课的重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更为重视思政课程的开设和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对于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视有所不足,对于大学生从思政课上能学到什么不够重视,通俗地说,是“重过程不重结果”、“重外在不重内里”,立足点有所偏差。此外,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政课的课堂上,还体现在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以及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对此的关注有所欠缺。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大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思政课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培养正确三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能认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完整,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教师作为思想意识形态培养的主体作用。然而,高校教师对于思政课开展的认识存在理念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第一,思政教师定位不够准确,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主要就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教育,至于学生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因其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思想已足够成熟,有自己的逻辑思维和价值判断,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向大学生列出正确的选项让其选择,不必要向大学生说明原因,原因大学生自己会去思考;第二,思政教师忽视大学生积极人格和情绪的培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大学生的错误、不足和其他消极方面,更侧重发现、纠正大学生身上的不足、思想上的错误等,这也是辅导员、科任教师常常会找一些思想上有波动或者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谈心的原因;第三,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与自己无关,在教学中可不涉及此方面的内容,自己只要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好,至于大学生的品行问题,不是专业课教师考虑的问题。
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网络的四通八达,大学生早已不是信息闭塞的个体,反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如鱼得水,尽情吸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各种资讯,再加上大学生都是90后乃至00后,个性鲜明、自主性强,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想要获得的知识,而不再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教师已不是知识的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程度。而且高校的思政课总体来说理论性较强、较为枯燥,这对喜欢新奇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短板,使得大学生更是不乐意上思政课。思政课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即使是在课堂上,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对课堂内容没有太大的兴趣。此外,很大部分高校思政课的考核仍旧采用的是期末终结性闭卷的考试,这更加剧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嫌弃”,不得不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发现自己的积极面,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价值,追求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可见,积极心理学和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切合点。
理论上的相通性具体表现为:首先,目标上的一致。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引导个体挖掘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政教育是用积极的思想政治理念引导大学生接受符合社会规范的政治观念、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2]可见,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其次,理念上的一致。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是人的积极人格和积极情绪,力求个体实现自身价值,个体能够快乐地生活、学习和工作;高校思政教育也是以大学生为关注点,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来实现大学生的价值和追求,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接受社会的挑战。两者在理念上是一致的。最后,功能上的一致。积极心理学重视个体对自身积极情绪的管理和引导,认为个体应具有主观能动性,要自我挖掘,实现潜能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要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按照社会道德和人性价值标准去改造自我,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3]两者在功能上都是强调对人的正面引导。
从实践上看,高校思政课开展的不足,促成了其和积极心理学的契合性。首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偏差急需积极心理学的融入。当前高校思政课过于强调大学生的问题和消极面,而不是关注大学生的积极面,这就导致常常是有问题的或是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被辅导员谈话,也许这些学生也有积极的一面,但辅导员没有看到。而另外一些大学生的积极面需要被发现被挖掘,但是往往被忽视。然而,社会的现实和压力导致大学生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仅仅靠学校的教育引导是不够的,大学生更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自身的积极面,培养积极人格,而这正是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其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缺乏急需积极心理学的融入。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总体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教师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讲授,是一种“灌输式”的讲解,大学生对此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思政课的实效性得不到明显的提高。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很重要的,这种观点有助于思政课教学的改革。
积极心理学和思政教育在理论上的相通性和实践上的契合性说明了积极心理学对于破解高校思政课开展的困境、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理念来对思政课的开展进行指导。
高校应从思想上加以重视,立足准确。高校应认识到思政课对于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使思政课的开设价值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高校应认识到自己是思政教育的责任主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积极的家庭氛围、学校环境和社会秩序下体验着积极的情绪,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在加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同时,也应关注课堂外的环境建设,包括校园、家庭和社区等积极组织的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打破 “单一作战”的固有意识,主动处理好学校与周边环境、社区、学生家庭的关系,保持积极互动和联系,形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合力,构建积极的高校思政教育大环境。[4]
其次,高校应构建积极的教师队伍,包括思政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高校应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 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在收入、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对思政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思政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认可和重视。这样,思政教师能以积极的情绪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同样也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意识引导,转变专业教师认为思政就是思政教师的事情这种传统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责任,也与他们切实相关,思政教育应渗透到各种专业课的课堂上,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高校应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的提升创设平台。鼓励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通过访学、游学、交流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视野,调整心态,完善人格品质,以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情绪感染大学生。
思政教师作为思政课的授课教师,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标杆性作用,因此思政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大学生,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思政教师不应把关注点放在有问题的学生或是学生的问题上,而是更应关注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发现大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此外,思政教师不仅向大学生展示自身积极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感染他们,同时也应给予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思政教师要选择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结合当今的国情和现实,让大学生直面问题,表达观点,并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从注重问题导向到关注学生发展导向转变,内容侧重于凸显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学习、思考与体验,在丰富的内容中解决当前意识形态复杂化给大学生造成的思想困扰与价值迷失。[5]
最后,优化教学形式。思政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方式,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让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可采用团体活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表演等交互性比较强的教学形式,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甚至还可以延伸课堂教育,将课堂与社会联系起来,让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参观调查、实践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大学生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坚韧的品质等积极人格。[6]
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为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的理念运用于思政课的教学中,能够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使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