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旭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中原区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及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河南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方向和基础。在这样的战略机遇下,讲好中原故事,向全球推介河南,是向世界宣传河南、提高河南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典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价值取向,及中国人民的智慧。 “典故”在《辞海》中的定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也就是说,典故可以是古代故事(事典),也可以是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语典)(徐志学,2010)。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很多耳熟能详的典故,如守株待兔、愚公移山、众志成城、郑人买履、洛阳纸贵等。这些典故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现如今仍旧活跃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书籍杂志、影视作品、新闻媒体之及旅游景点之中,中原典故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河南外宣的效果。
在现存的中原典故翻译研究成果中,有采用归化、异化策略的、有从目的论视角的,有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有从模因论视域的,有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其中,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中原典故翻译的数量整体不多。其中,宋海英(2014)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中原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现状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对策分析。刘立胜(2013)发表了“中原文化典籍英译与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章,探讨地方高校典籍英译人才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以便在海外推广区域典籍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王园园(2018)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索成语翻译的规律。其他也有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小吃、中式菜肴、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等进行了研究。生态翻译学已经是被广泛接受的翻译策略,但从现存的成果来看用在典故翻译上的研究目前还很匮乏。
生态翻译学是基于达尔文“适应/ 选择”学说,在国内由学者胡庚申教授在2004年首次提出。该理论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为翻译是“译者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提出“译者为中心”的观点,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想要把翻译做到最佳,就要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多维角度适应生态环境,并对译本做出适应性选择,最终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译者的适应包括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语、译语及语言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适应。生态翻译学强调和谐与平等,重视文化本来的发展规律,将体现原文本内涵作为翻译的目的,从而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传播。
典故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递给外国读者,就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语言、文化、交际三维视角出发,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适应性选择和选择适应,实现原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平衡一致,从而创造出“生态化”的译文。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选择与适应的过程,要灵活地选用翻译方法,从而缩小原文与译文的差异。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只需要单一的翻译技巧,而是多种技巧叠加在一起才能表现原文的丰富内涵和寓意。有时需要直译、有时需要意译、有时需要音译加注释的方法等,有时是几种译法结合在一起。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尽量保证原文的文学价值,发挥典故原有的魅力。
生态翻译学理论适应于典故的翻译,对中原典故的翻译必须以译者为中心,全面熟悉中西文化差异,准确把握原作思想内容,充分考虑源语言的生态环境,从语言、文化、交际三维视角出发,多维度适应生态环境,并对译本做出适应性选择,反复推敲译语表达,使中原典故在西方语言环境中得到更充分的传输和更广泛的流传。
语言维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对语言形式进行转换,以便更好适应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中国语言和西方语言属于不同语言体系,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中国文化“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的人文文化”。西方文化是理性文化,重视个人及人与自然的对立( 从海燕,2019)。两种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即汉语重意合,重篇章的整体统一,对称平衡,而英语重形合,强调句式结构的严谨。
生态翻译学主张的生态翻译方法之一就是强调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对源语言形式进行转换,以适应译入语言的特点。由于典故本身和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和英语的区别更大,这就要求在翻译时首先要明确其现代汉语意思,再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翻译成意义上和形式上相对应的英语。
例1.在愚公移山的典故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巍峨的大山,一座是太行,一座是王屋,方圆七百里,有万丈高。”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汉语讲究对仗,重意合的特点,但翻译成英语就要深究句子的逻辑关系,弄清楚句子的整体框架,然后使用严谨的句式,将暗含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甚至要根据需要将原句分成若干短句,综合运用几个句式来表达。回到这句话,经过分析发现整句话是在表述某个地方有什么事物,那么大的框架要运用“there be”句式。另外,根据英语句子重形合的特点要将原句暗含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根据需要还要调整顺序,使译文更加统一完整。再者,要注意原文所暗含的实和虚,如果是虚的东西就更要避免逐字翻译。按照以上原则,“方圆七百里”的位置要进行调整,“有万丈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出山非常的高,因此,“万丈”是虚词,不必译出,综上,本句可翻译为:“there were two high mountains between Jizhou in the south and Heyang in the north,with a a radius of seven hundred miles. One was called Taihang Mountain and the other Wangwu Mountain. Both of the mountains were very high.”。
例2.唇亡齿寒
这句典故来源于三门峡市,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看似简洁的四字短语,其实暗含着假设的关系,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使用“if”明确承上启下的关系,体现英语句式“形合”的特点。因此,该典故可以翻译为If the lips are gone, the teeth will feel cold.
例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句典故来源于郑州市。其中,“安知”提示该句是反意疑问句,起到强调的作用,这种修辞方法在英语中也经常出现,若翻译作A sparrow cannot understand the ambition of a swan,并不能体现原文的真正意图,建议还翻译成反义疑问句:“How can a sparrow know the will of a swan?”。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的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需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胡庚申,200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原典故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典故翻译中的难点多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但对于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没有对应词,或者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这就造成了翻译的困难。
对熟知典故的中国人而言,一接触到典故,曾经中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鲜活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即时不太熟悉历史,也会明白其引申的内涵。但由于文化的缺失,英语读者未必能够领会,这时候尽量要寻找在西方文化中的对应词,如果没有对应词,就要顺应译入语文化,创译出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的译语,顺利完成文化维的适应转换(康宁,2019)。
例4.五十步笑百步
这个典故源于河南开封地区,出自先秦的《寡人之于国也》,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译文1:those who retreat 50 paces laugh at those who retreat a hundred paces.该译文虽然以“retreat”(退却、撤退)形象表达出原文暗含的意思,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仍旧没有传达出准确的含义。译文2: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这个习惯用语来自十七世纪用炉子里生火煮饭的年代。那时侯无论是Pot还是Kettle ,长年累月经炉火烧烤都会变得一样的焦黑,要是锅子数落水壶黑的话,其实它自己也半斤八两,好不到哪儿去。这个译文贴近西方文化,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以满足英文读者的需求。
例5.爱屋及乌
这个典故源于河南鹤壁地区,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乌指的是乌鸦,我国古代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但是,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英语中有一句习语“Love me, love my dog.”正好和这个典故成语有异曲同工之效,顺利完成了文化维的顺应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4)。交际维要求译者在中原典故翻译中首先必须考虑到译者和读者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在英文翻译中灵活运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6.毛遂自荐
这个典故源于河南新乡地区,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己推荐自己,不必别人介绍。至今仍活跃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之中,但不同语境有不同的所指,可以指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也可以指毛遂自荐电视栏目,还有毛遂自荐电影。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交际需要,翻译成不同的版本。例如,“毛遂自荐有时也是有必要的”翻译成英文,没必要加上Maosui,直接以作“Self-recommendation sometimes is nothing but necessary.”即可。根据需要也可以翻译作“volunteer to”、“offer oneself”等,但是在翻译“毛遂自荐”这个电视栏目时,为了保护节目的原创性,需要按照音译的方法直接译作“Maosuizijian”。
在翻译中原典故时,要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译者要发挥主体功能,努力维持翻译生态统一,不能停留于表层的语言转换,要充分考虑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转化效果采取相适应的翻译策略,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为中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