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国际上属于常见的一种心理病症,在以往的数据调查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死于抑郁症自杀。而我国医院对抑郁症的普遍识别率不足(仅有20%),在其中仅有10%以下的人接受了相关治疗。
抑郁症主要体现为心理障碍,患者的情绪以及行为主要表现情况为低落、叹气。患者出现该症状主要与其自身遭遇有关,病症会逐渐从轻度抑郁转为严重抑郁,而长期的抑郁症状会导致大脑萎缩,尤其会缩小思维反应的额叶体,从而导致认知功能出现问题。抑郁症在世界的疾病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21世纪三大疾病的防治目标之一。
①情绪低落,精神状况不佳,对兴趣及事物没有任何积极性。②思维缓慢、话少、反应迟钝、应答迟缓、声小,部分处于呆滞状态。③动作幅度较小,行动缓慢。④憔悴苍老,目光无神,在对身体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未发现相应的躯体病症,需要考虑抑郁症的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如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胃炎、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怕冷怕风、神经症状、游走性关节疼痛、记忆差、神经衰弱、免疫力低下等。
①外界因素:包含失业、失恋、工作变动、家庭矛盾、离婚、经济损失等。②遗传因素:由于不知名因素发病,部分患者的发病与天气情况有关。③药物因素:部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会引起病症的出现,具有此情况的患者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该类药物。
①内源性抑郁症,包含懒、呆、变、忧、虑。②隐匿性抑郁症:表现为心悸、胸闷、腹部不适、失眠消瘦等。③青少年抑郁症: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的情况,部分学生会因此厌学、逃学或拒学。④继发性抑郁症:于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用后持续的忧郁症状。⑤产后抑郁症:孕妇产后对婴儿的自卑、不爱或对婴儿厌恶的反应,部分患者伴有失眠、哭泣等现象。⑥白领抑郁症:于青年女性中较常出现,表现为内分泌紊乱、精神压抑、健忘、积极性低等现象,另外还可能出现各种消化功能失调以及月经失常等现象。
患者:因身体病症明显而前往各类综合病症医院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患者忌讳精神病人的称呼,认为自身到精神专科医院就医属于较为隐私的事项,担心会对自身带来不利影响。
医生:部分医生对抑郁症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患者思路清晰则认为患者无精神方面问题,断定患者抑郁症不严重或不痛苦;缺乏各类治疗技巧,将病症归于综合病症;担心患者抑郁引起自杀征象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社会:关注度不足,尤其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诊断问题。
①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营养均衡,合理的运动能够减缓抑郁症状。②明确个人价值,清楚认识到自身所做的事情带来的价值及意义。③愉悦的生活氛围,积极参与各类娱乐活动,丰富生活以及精神。④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是防止抑郁症发生的重要保证,无论是亲属还是朋友均可。
通过抗抑郁药物的服用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整,随后进行心理医师的辅导,在进行心理辅导治疗的时间内也需要持续服药。抑郁症的主要因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此情况较轻的患者可服用维生素B1或谷维素,症状较重的患者则可以使用神经免疫剂。
抑郁症主要是由外界因素产生的一种精神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大以及情绪极度紧张的时候则容易患病,对患者置之不理可能引发严重的精神科疾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对患者而言,注意预防、减少生活压力则成为了主要的预防抑郁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