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周大新的南阳盆地系列小说的特色

2020-12-25 06:36赵青冯欣乔露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3期
关键词:周大新南阳盆地

赵青 冯欣 乔露

摘  要:周大新是新时期以来以地域文化小说著称的作家之一,他所写的故事几乎都是发生在他最熟悉的故土南阳。南阳盆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形态、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独特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关键词:周大新;南阳盆地小说;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02

周大新是新时期以来以地域文化小说著称的作家之一。作为一名已经走出南阳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却体现出了“文化怀乡”的特点,他所写的故事几乎都是发生在他最熟悉的故土南阳。他深情地书写着故乡的自然风貌、民风民俗,完成了和南阳盆地相关的一系列小说,形成了该系列小说浓郁的乡土地域文化色彩。南阳盆地铺就了周大新地域文化小说家的底色,与此同时也使其作品不自觉地染上了民俗文化的色彩。

周大新在其文学作品创作中,将目光和笔触关注在南阳盆地这一特定的地域空间内,写出了一系列南阳盆地小说,像长篇小说有:《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中篇小说《家族》、《泉涸》、《紫雾》、《银饰》;短篇小说《宣德年间的一些希望》、《金色的麦田》等等,都是地域色彩非常明显的小说,他们共同構成了周大新盆地小说的内核。

一、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南阳盆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形态。南阳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三面环山,河流众多,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盆地特征。在周大新的系列盆地小说中,处处都涉及到南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如桐柏山、伏牛山、白河、梅溪河,还有百里奚村、安留岗、卧龙岗、棠梨村、柳镇等等,南阳的一切都在周大新的笔下一一呈现。

独特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这里不仅具有北方的壮阔雄丽,同时也拥有江南水乡气息的温婉妩媚。神秘浪漫的荆楚文化和厚重精深的中原文化、宽厚博大的汉文化在此交融,酝酿出一种现实与浪漫具存、轻盈与厚重交融的“宛文化”。这种具有数种文化包融优势的“宛文化”,体现在周大新的小说中,绽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艺术光芒。

二、地域历史文化的凸显

周大新的小说关于南阳盆地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以外在的形式呈现出来,这表现在小说中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神话、历史传说和民俗风情上。周大新将盆地中的神话、宗教、图腾、传说、民俗、历史典故以及从乡间收集来的童谣、俚语戏词大量穿插于作品创作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内蕴,使得其作品创作的地域化特征愈加明显。

从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整体来讲,其诸多作品多穿插飘逸浪漫的神话传说,而且具有南阳本土文化特征的民俗风情在其小说中屡见不鲜。周大新将神话故事和民俗风情恰当的融于作品,衔接自然,这一点在当代作品创作中是少见的。在周大新的小说作品中,南阳本土的民间故事几乎构成了其小说创作不可或缺的材料基础。这些故事有的迂回穿插于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自成一格,有的以小说背景的形式融入创作中、抑或通过抓住某个象征意象创造一种特殊氛围,进而突出了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性质。

神话传说故事应归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周大新将这些出自乡间、出自下层普通百姓所创造的具有本土气息的东西融入其小说创作,是对作品的主题辅助和深化,可谓是创作中的创新点。周大新在小说中大量地添加进了南阳地区的神话传说如关于南阳盆地来源及走出盆地的神话。在其长篇小说《走出盆地》创作中,周大新就运用很多神话传说,如作品中将南阳与土地爷儿媳、三仙女、阎王妃子三个爱情故事贯穿作品始终,用一种叙事性的手法将这些传说故事与小说的叙事体系关联起来,进而契合了主要人物邹艾的人生经历。《伏牛》是周大新笔下的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作品,小说中象征性地将牛变成了先知先觉者,故事的开端以牛写起,最后以牛收尾。更精妙的是小说中借奇顺爷之口将周族远祖求婚的传说故事,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有关牛的种种相关传说,这些都为这部作品增加了玄妙瑰丽的意境。而周大新的一系列盆地小说有许多细节很好地体现了民俗风情。南阳盆地比较有特色的民俗风情都在周大新小说中被集中体现。南阳盆地具有独特韵味的乡村地理风光:倒塌残破的寨墙、黄土淤积的寨河,承载历史记忆的青石的街道,茅瓦乡屋错落杂陈的村落,洋槐树、村边水塘、麦田、高梁、绿豆、红薯……南阳人的家常饭,“转亲”陋习的现代延续,古老节俗的传承,风趣幽默的俚语方言,南阳特色的民歌小调……文字里跳跃着都盆地人民朴实而本真的生存状态,绵延传承着的几百年盆地民俗文化积淀。像《步出密林》中世代相传的抓猴与驯猴,及靠猴为生,极具地方特色。周大新小说中的地域风情描绘,无疑是展示地域文化的浓重之笔。

在《第二十幕》中描写栗温保重击白朗起义军大获全胜后,得到袁世凯的批示犒赏。犒赏仪式上,唱红南阳城的宛梆“金嗓班”在三皇庙戏楼演出助兴。小说中这样写到:“这戏楼是一种固定性建筑,殿阁式砖木结构。南阳那时的戏楼除三皇庙之外,还有两座:城隍庙戏楼和医圣祠戏楼,但其中以三皇庙戏楼演戏最经常。”演唱具体剧目也是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戏曲和一些乡野小调。在这里,随三皇庙而建的戏台、宛梆剧种、传统经典曲目彰显的是小说人物共同的一种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作者利用在这种民俗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戏班的女角紫燕与副镇守使栗温保相好,展开了小说后续故事的演绎。

河南本就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而位于河南西南部的南阳盆地便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大部分有文字记载的各种文献与文物材料被周大新拿到小说中来用。该地区的文物、历史资料(《第二十幕》中南阳城的历史)、考古发现(像《左朱雀右白虎》中的汉代画像石刻)、与南阳有关的地方志(像《第二十幕》中的尚家族志)都一一呈现出来,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内容,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总之,周大新的一系列盆地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享受。其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其耗十年之力而写出的长篇小说《第二十幕》。这部多卷本小说充满着南阳盆地的大量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又加上独特的民俗,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境界。

三、在盆地文化中生存的人

周大新盆地系列小说的价值不仅在表现出来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生活在这个盆地中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曾经看到在关于创作的访谈中周大新提到了乡土小说创作的看法和想法:“我心中琢磨,倘若自己写作时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是否能使作品走得稍远些?其一,描写的是当代盆地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其二,传达的是当代盆地人对生命的热爱;其三,提供的是一种带有盆地特色的独特的审美享受。”而提及的这三点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周作人所提到的乡土小说的概念。周作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揣摩践行着他所感悟的创作思想,周大新笔下涉及的南阳文化特色的玉器、画像石刻等都是南阳盆地地域文化的产物,小说彰显出的盆地人民的堅韧不屈与狭隘封闭等都表现了南阳盆地这种典型环境中孕育的典型性格。正是这种具有探索性,源于切实生活感受的感悟性创作成就了周大新在文坛上的地位,成为豫军文坛上异军突起的一颗新星。

从地理位置上,南阳盆地远离都市,隔山阻水,并不便利的交通及传统的小农经济形式,再加上盆地人民承载着几百年沉淀下来的落后保守的盆地意识,使得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的每个人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负重前行。如《第二十幕》中的尚家几代便背负着发展家族丝织业的重负,恪守祖训,抛弃一切与其不相干的事务,舍弃了爱情、亲情。能够一成不变的只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祖训供子孙每天早晨背诵。

“圆形盆地”之于南阳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实体和抽象符号。从实体上讲,南阳盆地具有一个传统意义的中国村落形式,这种村落蕴含着不自觉的村落道德谱系,这种道德谱系不同于简单的传统伦理道德,更多的是村民们关乎生存利益而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观念或者是规则。居住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封闭环境中人物,他们的精神状态具有原始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了盆地人的生存追求方式和伦理道德水平。小说《紫雾》中抓住周龙坤与龚老海两人始终心系仇恨,复仇心理影响了四代人,互相报仇相残,手段残忍狠毒。封闭环境中孕育的狭隘思想把控着半个世纪的几代人手持复仇之剑,在历史的演替中重复着冤冤相报的生存状态,这里彰显的不仅仅是人性思想,更多是孕育思想的社会环境之音。

在南阳盆地这种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文化空间中,在这盆地所具有沉重感,原始性和神秘性之下,在盆地所特有的地理状态之下,人具有特殊的生存状态,具有极强的韧性。太多的痛苦打造了盆地人极强的生存意志和忍耐力。《第二十幕》中贯穿全文被尚家牢牢记住的“忍”,便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的直接反映。

结论:

综上所述,周大新的南阳盆地系列小说创作抓住了故乡豫西南南阳盆地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及对创作的深刻感悟,以现实为底色,以探索为颜料将故乡的文化风俗,生存状况、命运融入南阳盆地这样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地域环境中,探索着人性的奥秘,反映时代的声音。从这个层面来讲,周大新为我们描绘了一部属于南阳盆地的“人情风俗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周大新.第二十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

[2]周大新.旧世纪的疯癫[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5.

[3]周大新.同赴七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

[4]周大新.第二十幕(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245.

猜你喜欢
周大新南阳盆地
作家书房
周大新称长篇小说是小说家族里的“长子”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周大新 点燃自我 照亮生命
周大新小说《安魂》改编成同名电影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二叠盆地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楚雄盆地扭动构造及其演化
小型断陷带盆地自生自储式油成藏规律——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