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细读鲁迅被誉为“爱情教科书”的传世作品,展现最感动至深的情爱场景。用普及的方式分析,让更多的人阅读它,欣赏它。由此使经典文学走下圣坛、让读者在情感浮躁与错讹丛生的现代社会得以领略近代爱情的纯洁、曲折、与无奈。从中获得精神滋养,并能因此更好地了解现实中的女性究竟要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关键词:女性;爱情;经济地位;独立
作者简介:唐霞(1975.7-),女,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02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爱情小说,创作于1925年,在收入小说集《彷徨》之前甚至没有公开发表过。多年来,我们在分析它的创作动机、艺术手法、主题命意、甚至是关于涓生与子君两个人物的评价分析上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民间研究意见分析都很大。所以《伤逝》不但是鲁迅所有作品当中的名篇也是难篇,只要你读过这篇小说,无论文化程度高低与否很难有不被打动的。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细读文本,你会发现这部经典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提高了我们对文学的鉴赏的水平,还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的三观,甚至可以说它改变了我们谈情说爱、追求伴侣的具体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以一针见血地方式引领我们去思考:女性究竟要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这在文学史上是很难得的。
一、现代文学中最经典的爱情文本
鲁迅很少写爱情,然而正如张若虚仅靠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能有孤篇压全唐的效果,鲁迅一生中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伤逝》却比那些写了几十部甚至上百倍的专业言情小说家的分量还要重。那么《伤逝》的创作跟鲁迅的人生经历是否有着什么关系呢?
鲁迅是近代中国最早留学日本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日本的时候就带头剪了辫子,接受了新的思想,在所有新的思想里头年轻人最拥护最热爱的无疑是自由恋爱。在我们的心目中像鲁迅这样的人肯定应该是要自由恋爱的,他们心目中都有一个自由恋爱的模式。像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原配夫人去世后想要再婚,他自己拟了一个征婚广告,要求只有两点:第一必须是大脚,第二就是必须会英文。这可能是他们那个时代大部分知识分子心目中理想的新女性样子。鲁迅一开始想要找的应该就是这种,然而现实中他有的却是一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他母亲为他选中的妻子朱安是个缠了小脚、也没什么文化的封建旧式女子。作为反封建斗士的鲁迅,完全可以拒绝这门婚姻,然而作为孝子的他却没有。他只说了一句“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养她,爱情我是不知道的。”他和朱安就像一对木偶,在导演的安排下,出演了这场悲剧。不过鲁迅后来逃出来了,在他45岁那一年他遇见了27岁的许广平,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鲁迅当时的状态:老房子着火了。那一年是1925年,而《伤逝》也是写于那一年,为什么热恋当中的鲁迅却能以那样清醒冷静的态度写下这样一部爱情悲剧,直接面对事物的本质,追询问世界情为何物?以拿手术刀的姿态解剖了爱情与人性。
《伤逝》是一个故事情节、环境都并不怎么复雜鲜明的小说,它和《故乡》一样都属于诗化小说。如果要用几句最简单的话客观地概括其内容,大致可以这样说:《伤逝》写的是青年男女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
当涓生和子君在会馆的小破屋里谈恋爱的时候,其实就是涓生负责讲、子君负责听;讲的内容都是文化、文学、像易普生、泰戈尔、雪莱……这里除了一位男性在追求他心仪的女性外,也暗含了男性文人试图唤醒被礼教束缚的旧式女性。这种爱情模式后来成了五四爱情小说的基本模式,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像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巴金的《家》、柔石的《二月》,都是男的是才子,女的是需要被拯救、被启蒙的对象。所以《伤逝》堪称是爱情的教科书。
二、光有爱情是不够的
什么叫爱情?中国古代是没有这个词语的,古代的人结婚结的是两姓之好,考虑的是两个家庭是否门当户,至于要结合的两人是否相爱那是完全不在考虑之列的。“五四”时期,在“民主、自由”思想的冲击下,青年人开始冲破旧的婚恋观念,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可以说中国是从“五四”以后才树立了那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新的爱情观。中国人才开始习惯男女之间应该先有爱情再结婚,爱情是婚姻的必要条件。在五四的时候,爱情甚至是高于婚姻的,俩人在一起可以没有婚姻但不能没有爱情。
小说中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无疑就是这种非功利的很纯粹的爱,跟对方是不是长得好看帅气无关,文中甚至没有写过涓生长什么样,子君的外貌也是白描简单的几笔。也跟是否有钱有房有地位无关,涓生就是个穷书生,子君倒是个大家小姐。然而他们却爱的那样热烈那样纯真。因为爱情,从封建大家庭的庭院深深里走出来的苍白的子君可以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当他们外出,遇到路人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时,连涓生一个大男人都忍不住全身瑟缩,而子君却能大无畏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爱情让女性变得勇敢。也让子君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小姐甘愿为涓生洗手做羹汤、热衷于煮饭做菜蒸馒头。在好不容易挣脱了封建大家庭之后却心甘情愿的牵着涓生的衣襟过活。子君觉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他和涓生的爱情是不会变的,只要有爱情她就能幸福,
但鲁迅通过作品告诉我们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当婚后的子君一味沉浸于饲阿随,饲油鸡的小家庭的幸福中,书也不读了,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时,生活不优雅的一面开始展现了。对于子君的变化,涓生曾说:我不吃,倒也罢了;你却万不可这样地操劳。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涓生对子君的体贴,但其实并没给出任何实际的建议和帮助。而子君所面对的又是生活无法省去的,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没为女子就业提供条件,子君把操持家务当成她向涓生表达爱的唯一方式。然而涓生绝不理解,这让子君很是凄然。
鲁迅同时代很多作家受挪威剧作家易普生的《玩偶之家》的影响,都曾一味地呼吁青年男女挣脱旧家庭的束缚,勇敢地去追求爱情,但几乎没人关注当这些青年男女追求到爱情以后的生活会怎样,是否真的就像童话故事的结局: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鲁迅的《伤逝》深刻处也就在此,他重点就是在写涓生子君的婚后生活,他通过此文意在告诉青年人: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光有爱情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他在小说里借涓生的嘴表达的:爱情要时时更新生长和创造!不能说有人对你说了句“我爱你”,你就可以躺在这句话上睡大觉,从此幸福一生。爱情像是一棵植物,需要你每天为他浇水施肥,浇灌彼此的灵魂,它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女性怎样才能獲得幸福,仅仅依靠男人所给予的爱情?那简直太可怕了。有爱的子君可以很勇敢,可以有说有笑的操持家务,面对生活的琐碎,而一旦涓生对她说我不爱你了,她就活不下去了,最后只能在无爱的人间凄惨的死去。虽然子君的死,涓生对现状的逃避和意冷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子君那种视爱为生命全部的态度最终也没有超越旧式女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经济独立也不是全部
鲁迅曾经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离家出走后的娜娜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其实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就是堕落,像曹禺《日出》当中的陈白露;要么就是回来,像《伤逝》中的子君就是最终回到了好不容易挣脱的旧家庭。在失业的经济压力的逼迫下,涓生突然想明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情就像燃烧的火焰,可是你见过脱离任何燃烧物的火焰吗?生活这个词语在这个地方被擦得透亮,为了生活,涓生放弃了其实还爱着的子君,他觉得与其一同毁灭,还不如先救出他自己。甚至觉得子君应该自己决然舍去。男性的猥琐与虚伪展露无遗。
《伤逝》有一个副标题叫:涓生的手记,它一开始就像我们昭示这是一个站在男性角度讲述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整篇都是涓生的一言堂,几乎没给子君开口的机会。可见即使是在五四那个时代,话语权基本还是掌握在男性手上的。如果让子君开口讲话呢?那一定是另一个爱情故事了。比如几十年后,香港有一个叫亦舒的女作家,她非常不喜欢《伤逝》中子君那样可怜悲惨的结局,于是她就写了一部类似于子君手记的《伤逝》叫《我的前半生》,小说里甚至男女主人公的名字都还叫涓生与子君。但这次这个故事是子君讲的。
故事里子君大学刚毕业便出嫁,丈夫涓生是收入很不错的西医,住有大屋,出入有车,家有佣人,不用在外头雨淋日晒,奔波劳碌。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了十三年,他们所讨论的话题,当然也就只有“孩子又长大了”这一类毫无营养的话。有一天涓生突然很平静地提出分手,残忍的宣告了他们十几年婚姻的结束。婚变之后,擦干了眼泪的子君才明白,这个世界有多么势利,甚至包括自己的亲人全都在幸灾乐祸。于是追求经济的独立,成为了她能挺直腰杆的第一步。她自寻职业,自食其力,不怕困难,终于获得了新生,事业上也小有成就。而涓生看见在社会上历练得活色生香,人见人爱的子君时,居然暗生悔意、想要回来和子君复婚。这一下轮到子君不认识他了,后悔当初怎么会挑了这么一个卑微的男人。
经济独立就能让女性幸福吗?好像也不是全部,《我的前半生》的结尾是一段让人失望的美丽邂逅,子君遇到了一个钻石王老五,最后再次结婚。小说好似走入了俗套的大团圆,明明前边还在控诉“婚姻如黑社会,没有加入的人总不知其可怕,一旦加入又不敢道出它可怕之处,故此内幕永不为外人所知。”后边就迫不及待地把子君包括唐晶都送进婚姻,好像女人证明自己的最终途径还是嫁给一个好丈夫,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女性究竟要怎样才能活而幸福?鲁迅虽然没给我们一个现成的、一目了然的答案,却给我们指引了永恒的思考方向。至少除了经济独立还得精神独立,大概就像诗人舒婷写到的:我必须是你近旁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是一棵树、我也得是一棵树,你是一个人,我也得是一个人。从《伤逝》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妇女观,也可以看出他对现代女性的出路与命运的关注。他的作品中对于人性的解剖,浸润着对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度警惕,所以他对子君作为女性在实现独立人格之途中的挣扎,反映了女性个体与社会撕杀时所处地位的可悲的愤懑。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有着摧枯拉朽的力度,这样的爱情小说在当时无疑是很具超前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著作全编》,林非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