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新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相应性的调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始终离不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又是一个热点问题,那么何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又如何去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基于此,将在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 有效性 教学策略
简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指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习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合作探究意识等,一系列的教学成果也帮助教师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其有效性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才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效果。而在具体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教学瓶颈,这些教学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小学数学教师也要认真对待,谨慎分析,进而寻找解决策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是作者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所得,敬陈管见,愿对从事相关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提供帮助。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浅析
(一)学生对于数学问题分析的“畏难心理”
首先,我们用正常的思维来审视小学数学教学,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些学生感觉学数学很吃力,有的学生一听到“数学”这两个字就头痛;有的学生做了大量的练习题,考试的时候却还出错;有的学生一遇到看似比较复杂的题目就不想动笔去解题……诸多现象都表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具有“畏难心理”,在学生眼里,数学是个非常复杂的学科,总是绞尽脑汁也弄不懂数学题。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在作怪,学生在还没有开始学习数学时,受潜意识“畏难心理”的影响,脑海里就可能浮现这样的想法:“这道题看起来这么复杂,我肯定解不出来”。在心里就否定自己不行,又怎么能将数学学好呢?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观察,并悉心引导。
(二)数学课堂建构缺乏趣味性
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现代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但是仍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秉持传统的教学观念,沿用传统的小学数学授课方式,倒也不是否认这些教师的教学,只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类教师的课堂中无一不透露出一丝平淡无趣,缺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平淡的课堂中学习,长此以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下降,通过实地观察学生上课表现,在缺乏趣味性教学的课堂,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积极讨论的比率相较于趣味性课堂是降低的,由此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继承传统不是错误,全盘复制便是问题,推陈出新是教师应该考虑的另一问题。
(三)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
这一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考试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解决时,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呢?经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单单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明白“1+1=2”,但是应用到数学实际问题时,便只记得模板,而忘了分析思路,机械化学习。这个问题也应该引起授课教师的关注,尽快解决。
二、實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创设数学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探索思考问题
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课堂要针对问题进行教学,那么构建问题教学情境也是必然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与学生一同在情境中展开学习,教师再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学,多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
例如,在教授学生“分数的意义”(三年级)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好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来说,分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以前所接触的数字不一样,如果很突兀的就把分数这个概念引出来,学生不免有些迷茫。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进行引入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朋友间的小故事!小明在周末的时候邀请非常要好的3位朋友到家里做客,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小明的妈妈突然有事要出门,在出门之前小明的妈妈烙了一张圆圆的大饼,让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一同分享,4个小朋友面对着香喷喷的大饼陷入了困惑,到底应该怎么分大饼呢!同学们,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分这块饼?
学生A:小明分一大块,其他小朋友分一小块。
学生B:不行!这样子不公平!
师:这位同学说的不错,既然是好朋友,大家分享东西一定要公平呀,那么,你们知道怎么分这个饼是公平的吗?
这时候学生还是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是正确答案,但是教师可以先不急于否定,而是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互相探讨,让学生融入到这个问题教学情境中,然后教师再通过适时引导教学,引出分数这个新数,扩充学生的数域学习。通过上述所举例的问题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对于课堂教学有较高的参与度,也能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二)巧妙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现代教学课堂是个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不仅使用起来非常便捷,而且可以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融洽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重燃数学学习的信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巧妙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授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工具,实现教学手段应用的最大化。
例如,教师在进行PPT课件制作时,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再配之生动活泼的动画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小学生本来就对一些动画感兴趣,把数学问题放到动画里,学生自然更会集中注意力,认真观看动画视频教学。
(三)教师及时做好评价总结工作,和学生进行双向反思
评价反思工作是任何教学都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及时做好评价反思工作,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对于学生掌握接受程度进行反思,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进行反思,对于所学内容消化程度的反思。教师也可以设置课堂反思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双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不是偶然,也绝非必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继续充实自我,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祁秀花.陶然以乐 学而生趣——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31.
[2]徐莉华,王仕开.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30.
[3]林海燕.例谈“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教学——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9.
[4]陈旺.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2019,(09):158.
[5]许常凤.做好预设,生成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浅谈[J].读与写,2019,(09):174.
[6]张月梅.资源开发,成就高效数学课堂——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读与写,2019,(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