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彤,邹永辉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山东 济南)
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有资料显示该病在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居于第1 位[2]。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发现且常无明显症状,难以及时诊治。患者来就诊时通常已是中晚期,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争取彻底的减瘤术,然后进行6~8 个疗 程的含铂方案化疗;然而,绝大部分中晚期卵巢癌患者完全或部分缓解后出现疾病复发,需要接受评估,行再次手术后再化疗[3]。反复化疗后,无化疗间期逐渐缩短,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常常预后不良[4]。无铂间期或无化疗间期的长短与患者疗效及预后显著相关。目前国内外多个指南与共识均推荐卵巢癌维持治疗,并被广泛认可,逐渐改变了以往中晚期卵巢癌化疗缓解后观察随访,确诊复发后再治疗的模式,也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策略[5]。迄今为止很多中医医家辨证论治卵巢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实验证明很多中药成分有广泛的抗卵巢癌作用。中医中药治疗卵巢癌有其独特的优势,并能够为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成为卵巢癌维持治疗的一部分。
卵巢癌在古代中医中并没有具体这一病名的记载,根据其症状、体征可以考虑归纳到“徵瘕”、“肠覃”、“积聚”等疾病的范畴。《说文》:“瘕,女病也。”癥瘕,是指腹部包块积聚,或胀,或痛,或满,或出血等一类病证。《素问·骨空论》日:“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为最早记载瘕聚的文字,认为卵巢癌乃奇经任脉为病是也。《景岳全书》:“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圭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优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比较全面的总结了女子徵瘕的发病机理。早在《灵枢·水胀篇》就有对肠覃的描述。《素问遗篇刺法论》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识到了正虚是多种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孙桂芝[6]认为:正气不足、情志因素及毒邪为卵巢肿瘤发病的关键因素,又以毒邪学说占主要位置;蒋士卿[7]认为肾阳虚、脾气虚、肝血虚是卵巢癌形成的根本原因,寒、湿、瘀、毒是卵巢癌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沈敏鹤[8]将其归结为:寒凝于外、气虚血瘀。中医认为手术及化疗均消耗人体元气继而损伤正气,从而加重患者气虚血瘀症状。林丽珠[9]认为卵巢癌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冲任失调为本,痰浊、瘀血、邪毒蕴结为标,遂将其病机概括为脾肾亏虚,冲任失调,瘀毒内结;脾胃气虚、肝肾亏虚是卵巢癌病机之根本,是卵巢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多采用“健脾补肾,祛瘀散结”之法,用药立足“补脾肾、调冲任、消癌毒”的治则。辨证而论卵巢癌有明显的共同性,即正虚、邪实,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总而言之,卵巢癌病因病机不外于:正气不足,寒湿凝滞、气滞血瘀、痰瘀毒聚蕴结于胞宫;治疗原则为扶正固本、温通燥湿、行气活血、化痰解毒。
现代中医发展了卵巢癌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家运用中医药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很早就有中药抗肿瘤的记载,现代医家发现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连、人参等中药均可用于抗卵巢癌的治疗。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在化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卵巢癌维持治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的无化疗间期。
经过一定周期化疗后部分患者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降低,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不减轻反加重。实验证明山慈菇、土牛膝和大蒜素等中药对化疗药物铂类具有显著地减毒增效作用。郭敏红等[10]采用MTT 法研究莪术油协同卡铂对SKOV-3/DDP 增殖的影响,证明莪术油能增强卡铂的药敏性,同时提高卡铂对SKOV3/DDP 的细胞毒性,最终增强卡铂对SKOV-3/DDP 增殖的抑制作用。
刘念[11]等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素处理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等体积培养基培养正常对照组细胞,发现黄连素能够通过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 增殖、促进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李娜[12]等采用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冬凌草甲素单药及冬凌草甲素联合顺铂对SKOV3 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发现冬凌草甲素对人卵巢癌SKOV3 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survivin,上调bax 的表达有关。
有些中药对卵巢癌具有多重治疗作用,比如人参、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白英等。人参皂苷Rg3 是人参中的四环三萜皂苷,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3 对肿瘤细胞增殖和浸润具有抑制作用, 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13]。王银辉[14]等用不同浓度藤梨根制剂处理卵巢癌细胞株A2780,分别培养不同时间。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藤梨根制剂对卵巢癌A2780 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推测其机制为下调卵巢癌A2708 细胞MMP-2、MMP-9 表达及上调TIMP-1表达。常丰葛等[15]通过研究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卵巢癌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大鼠雌二醇(E2)、孕酮(P)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发现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够改善卵巢癌大鼠的性激素水平,通过对p38/NF-kBp65 信号通路来使机体内的炎症指标下降,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综上所述,卵巢癌病因病机不外于:正气不足,寒湿凝滞、气滞血瘀、痰瘀毒邪蕴结于胞宫;治疗原则为扶正固本、温通燥湿、行气活血、化痰解毒。冬凌草、土牛膝、莪术、黄连和大蒜素等抗癌中药对卵巢癌具有广泛的作用,涉及对化疗药物减毒增效,对化疗药物减毒增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免疫功能等方面。深入研究这些中药的作用特性,将为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癌提供更多的选择。很多中药对卵巢癌具有多重治疗作用,如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白英、人参等,可以作用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合理配伍使用这些中药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成为卵巢癌维持治疗的一部分,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能够固护患者正气,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减轻患者因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维持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有效减少患者复发,显著延长患者的无铂间期或无化疗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