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明,孙玮良,梁浩,张韶,栗超跃通讯作者)
(1.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2.河南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神经外科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使得其医生的成长时间,培育方式区别于其他外科;因此对于神经外科医生,学历的门槛有所提高的同时,要求更强的专业性;但由于神经外科专业的研究生大多使缺乏临床经验,毕业后仍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熟悉临床;如何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限的时间内,将研究生培养出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具备较高水平的临床操作技能,就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从2014 年开始,我院神经外科尝试更加高效的将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硕(专业学位研究生) 这两种培育模式结合起来[1],为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坦索提供一定借鉴。
2014 年9 月至2018 年9 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学习的应届神经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将培养目标明确为在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科研素质的提升以及临床诊疗思路的初步训练,使研究生具有娴熟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及独立临床诊断经验,并具有高素质的科研能力,最终得以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为最终评价标准[2]。
2.2.1 临床技能
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神经外科医师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更应重视。本院建有医学技能培训中心,是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能力培训的场所,由先进的临床教学模式、模拟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构成。这种方式能有效地缓解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增加了学生操作训练的机会。通过应用相关的仪器设备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手术技巧培养,以此提高其手术能力。利用这一特有的硬件优势,定期举办培训课程,邀请神外、神内、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从诊断、治疗、用药及辅助检查等不同方面进行讲解和提示,重点从解剖角度进行讲解。定期举办多个培训班,如血管吻合培训班,颅底解剖培训班等等,培训班前安排专家授课,讲解解剖、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理论知识,之后进行操作讲解,分组训练,充分利用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
其中显微血管吻合班开展情况最佳,由于显微镜下操作作为神经外科必不可少的技能,尽早让学生接触并进一步学习,有助于缩短其成长期,进一步加速其成长。血管吻合培训班成功举办3期,每期培训班前均邀请神经外科高级职称医师进行授课,培养了多批神经外科医师及研究生。第一期培训,首先由高级职称神经外科医师讲解显微镜的操作,显微器械的使用等基本技巧;之统一进行镜下演示,理论结合实际,后又学生分组练习。第一次培训结束后,研究生初步熟悉镜下视野,初步具备镜下操作能力,能掌正确掌握器械的持拿方式;第二期培训班,由高级职称医师讲解显微缝合的练习训练,并亲自镜下示范,后由学生分组练习。第二次培训班后,研究生初步掌握镜下操作能力,能独自完成纱布、橡胶手套的缝合训练;第三期培训班,由高级职称医师讲解缝合技巧,吻合血管的相关注意事项,并进行花瓣班缝合示范训练,后又学生分组练习,练习完毕后检查缝合成果;后进行鸡翅血管缝合的示范讲解,后分组进行训练;后由导师示范进行大鼠颈动脉缝合,并同时进行讲解;学生分组练习。第三次培训后,研究生显微操作能力明显提升,能熟练的进行镜下操作,镜下具备一定的距离及空间感,能独自完成花瓣的缝合训练,并在指导下完成鸡翅及大鼠颈动脉血管缝合训练,缝合后大鼠存活率可达60%。
此外增加研究生参与手术及机会及次数,充分使其熟悉手术的流程,了解手术步骤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要领,并逐步训练其手术操作技巧。
2.2.2 规范化培训
规培轮转需进一步与研究生学业向协调,轮转时间必然占据其学习专科专业知识时间。应指导研究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设定学习计划。由于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各领域存在相互交叉之处,故研究生应在轮转期间充分将实践与理论向结合,掌握各科室常见疾病及基本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抓住与本专业的结合点,进一步加深专业知识的广度,发散临床思维,有利于临床诊断思路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各科室定期举办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等教学形式,进一步完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规范其临床诊疗思维。
专业型硕士要求毕业时考取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因此要求研究生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完善理论知识;同时在轮转期间不断完善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
2.2.3 研究生学业
专业型研究生毕业时不仅要求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还要求其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因此研究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一月举办一次学习会,邀请具有博士学位的神经外科医师,或具有相当丰富文献发表经验的医师进行讲课,教授学生搜寻、阅读文献的技巧,训练其提出问题、设计试验、统计数据、撰写文章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严谨、科学、创新的观念。同时针对神经外科专业解剖、疾病的诊治等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布置作业,要求研究生进行自学,自觉进行文献阅读,写作练习等等,不定时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此外由于四证和一[1]的培养计划,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均不在本专科轮转,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时间在本专业进行学习,因此应督促学生充分利用每周跟随导师门诊的时间,平时自学,门诊时导师结合临床一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完整的诊疗思路,培养临床诊断经验,充分将临床于理论结合起来。
2.2.4 道德理论
培训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合理安排轮转时间及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同时;不忘培养研究生道德伦理品质以及身心素质。
道德理论是指一个人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医学生,将来的医生,在道德品质上应该具有较高的水准,同时具备较强的人文素质及身心素质。因此,在平时应注重学生道德理论的培养,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导师或带教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以自身为榜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政治的为人、对待病人谦逊的态度、朴实的作风和冲奥的道德修养。
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的培养和规培的目标是相符的,均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及技能操作能力,四证合一的政策逐渐推广之后,不仅有利于节约人力、实践和医疗培训资源,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医学生教育体系[3]。神经外科由于其专业性更强,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其医师的成长较其他专业相对缓慢,因此对技能操作的能力要求更高,这就需要一套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培训方式,我科室通过探索,尝试摸索出一套高效、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
首先专硕神外专业研究生规培期间在本科室时间相较于其他专业长,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充分组织讲课以及培训课程,训练研究生的专业临床操作技能,使其在毕业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临床操作技能,在同学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本科室通过组织讲课、多次举行培训班,使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此外,神经外科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疾病复杂且与多门基础和临床医学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5],这就要求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这也是成为优秀临床工作者的前提[6]。
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我科室一月开展一次学习会,向研究生讲解专业知识,同时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取得料号的成果,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稳固,且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此外,充分利用规培制度,全面的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诊疗思维。本科室研究生均能按时完成学业,完成毕业答辩,毕业时具备较完善的临床诊疗思维和较强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在同学之间具有较强竞争力。因此我们认为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的培训,建议一套完整的培训方式,同时丰富理论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使神经外科专硕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得到一个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