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基层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12-25 18:50朱锟
安徽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层单位预案演练

朱锟

(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266043)

石化企业最典型的生产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多种高风险因素共存。装置、设备长周期运行已成为目前所有石化企业追求的目标。装置、设备长周期运行能够最大化地创造经济价值,但背后潜在的风险同样令人担忧,尤其是装置运行后期,设备、管线腐蚀严重,泄漏风险加剧,高温、高毒介质一旦发生泄漏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和人身伤亡,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高效的应急管理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层单位作为石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沿阵地,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往往扮演着先锋队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故后果的大小,如果前期处置及时、得当,甚至可以将事故损失降低为零。因此,如何提升石化基层单位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确保生产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已成为当前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基层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化企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因此事故应急管理绝不能简单地以事故应急处置为主要内容,而是要建立一套包含事前预防、事前准备、事故响应和事后恢复等多个环节的应急响应与处置体系[1]。但在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中,焦点大都集中在事故响应阶段,而忽视了事故预防环节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演练及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使基层应急工作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降低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成功率。

1.1 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大部分石化企业的应急预案基本是由安全管理人员编写,工艺、设备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程度严重不足,而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和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及问题,因此在本质上不具备编制高标准应急预案的能力。再者,预案编写人员编写预案时往往是在上级单位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并没有充分结合本单位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因此导致预案编写时无法全面、深入地考虑各种异常工况下的工艺流程调整、设备设施抢修等操作,使大部分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三,部分应急预案修订不及时,没有充分考虑工艺变更、设备变更、人员变更等带来的新增风险点,没有形成对生产运行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使应急预案内容与装置实际情况不符,缺乏时效性[2],也造成了突发情况下无法根据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2 预案执行不坚决

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初期处置人员及基层指挥人员对执行预案的概念性不强,综合指挥协调能力不足,现场处置主要以经验和临时决策为主,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基本被忽略。在相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到场后,由于对预案内容不够熟悉,因此只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造成应急处置过程与预案存在差距。在个别很难下决定取舍的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举棋不定,无法按照预案中的程序执行,错失最佳处置时机,导致事态扩大,最终演变成为事故。

1.3 基层指挥人员能力弱

基层单位领导、技术人员及班组长日常缺乏应急指挥能力及指挥意识训练,应急指挥原则掌握不够熟练,在指挥应急处置时经验主义严重,缺少必要的风险识别,也不善于利用现场报警设施、视频监控及工艺参数的变化判断事故原因及后果,因此无法清晰、准确地向现场处置人员下达处置命令[3],造成处置人员之间不能够形成很好的配合,甚至部分处置人员不清楚自己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无形中延误了应急处置进程。

1.4 应急演练不到位

在基层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经常以工作繁忙为由不积极参与应急演练,完全没有意识到应急演练对于处置突发事件的积极作用,有些时候应急演练俨然变成了安全管理人员的独角戏;有些领导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形式主义严重,即使参加演练也是为了完成演练任务,对演练暴露出的问题毫不在意,没有给职工带好头,致使基层职工上行下效,演习变成了演戏,以至于整个演练几乎没有达到任何实际效果,失去了应急演练的意义。长期不动真、不较真的演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当真正出现突发事件时,没有实际应急处置能力。

1.5 应急培训不深入

应急培训对全面提升基层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持续性的应急培训可以提高基层职工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其在突发情况下具备应急处置的能力。但基层管理者往往认识不到应急培训的重要性,认为应急培训只是讲一讲理论以及应付上级检查,并没有什么真材实料,到了应对突发事件时还是要靠积累的宝贵经验。再者,基层单位管理者自身的应急专业知识欠缺,无法给基层职工输送先进的应急理念和讲授专业的应急处置知识,没有起到应急培训应有的作用。

2 提升基层应急水平的对策

2.1 积极开展风险识别

基层单位作为事故处置防早防小的关键因素,在日常生产中要树立本质安全理念,重视风险识别,尽可能地识别出整个生产装置各个环节的风险因素,将风险识别结果作为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重要参考内容。对识别出的风险实施分级管理,对低风险和一般风险力争要通过技改技措等方式进行有效管控甚至消除,对重大、较大等难以管控的风险,要有的放矢,在日常巡检中重点关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一旦管控措施失效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2.2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在编制预案时要充分学习借鉴同行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同时要充分吸取同类事故的经验教训和深度融入本单位风险识别的结果,然后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应急预案。其次,在预案编制时要集思广益,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应急预案编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有效避免应急预案顾此失彼的问题,全面提升应急预案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同时要针对不同工况编制岗位应急处置卡,简明扼要地注明每种突发事件下的关键性处置步骤,有助于基层班组职工在进行应急处置时直奔要害,提高处置效率和成功率。

2.3 加强班组职工应急培训

基层职工多数情况下是发现险情、传递信息的第一人,也是应急预案的最初响应者,其具备的应急素质是决定应急处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4],初期处置人员能否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判断并准确反馈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故应急的走向。例如初期处置人员在硫化氢泄漏的情况下,由下风向或未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在进入现场时因未携带通讯工具而无法与他人取得联系,亦或是在进入现场后没有及时开展受伤人员搜救等,都极有可能导致错失最佳的应急处置时机,进一步加剧事故后果。再者,初期处置人员要具备报警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向内操反馈现场具体情况,为工艺调整和设备抢修提供重要依据;内操人员能够将正确的信息汇报给本单位领导、公司生产调度、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抢修队伍,为后续应急处置的决策部署提供重要参考。

2.4 开展不打招呼的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提高基层职工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经常开展不打招呼的应急演练可以让基层班组在演练过程中处于实战状态,真实检验基层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杜绝脚本演练中摆练、排练等问题,有助于基层职工形成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和处置动作思维定式,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处置动作,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成功率,实现有急能应、应对及时的最终目标。同时开展应急演练还可以有效检验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的可操作性,对完善应急预案具有积极作用。

2.5 建设基层义务应急队

组建由基层单位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和班组骨干等熟悉现场情况、工作经验和应急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构成的基层单位义务应急队伍,在泄漏、火灾、人员中毒等险情发生时,作为应急先锋队迅速到位,重点做好人员搜救与撤离、初期灭火、警戒与疏散、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等工作,为后期专业应急处置打好坚实基础。在平时要重视义务应急队员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风险辨识与研判、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消(气)防器材、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以及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急救技能。为达到更好的初期处置效果,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培训适量骨干队员掌握高空、受限空间救援、破拆器材使用等专业技能。基层义务应急队的骨干队员还应当积极参与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并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在初期应急处置中做到有的放矢。

2.6 主要负责人深度参与

要将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定位为本单位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以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同时主要负责人要主动提高应急意识,深度参与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一级带动一级,层层传导,将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抓细抓实。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与预案审核,确保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起到真正作用。主要负责人在应急演练中要担任演练总指挥,确保所有人员认真参演,并及时指出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3 结论

基层单位应急工作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够为企业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导致的家庭破碎,降低甚至消除突发事件对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负面影响,产生了看不见的效益。因此,基层单位要不断完善基层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初期应急处置能力,控制事故引发的次生灾害,为装置、设备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基层单位预案演练
西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诌议*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清除无形的牌子才能保证真正减负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加强交通部门基层单位政工工作的有效途径
紧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