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探析

2020-12-25 23:39程召辉
关键词:劣化预防性馆藏

程召辉

文物不仅构成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基因。 它们是文化的积淀, 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由于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又具有不可再生的特质,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便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近年来,文物界践行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的理念,已经完成了从以抢救性保护修复、被动维修遭损文物,向以预防性调控环境、主动维护防止文物产生劣化方面的转变。

一、什么是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一词, 是英文“preventive conservation”的直译,通常是指防止文物破损或降低文物破坏可能性的所有措施,其基本理念是“遗产的损毁或破坏是可以通过控制引起损毁或破坏的主要因素得以降低或消除的”。 这一概念,是国际博协(ICOM)的前身——国际联盟的国际博物馆办公室在1930 年第一届应用科学检测和艺术品保护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此次大会上,提出了对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进行监控的主张。

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不断完善,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理念逐渐成为文化遗产界的最新理论之一。 从理论上讲,随着文物材料的劣化与变质,文物最终都会消亡[1]。 但我们依然可以对文物材料劣化与变质机理进行研究,探索文物所处环境空间对文物材料的影响作用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对文物劣化与变质的干涉与控制,延缓文物消亡这一过程的发生。这一理念,与传统中医提倡的“治未病”同理。 正如王冰在《重广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即未病先防,通过对机体的调理,达到防病于未然的最高医学效果。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内涵具体指什么呢? 国家文物局针对博物馆环境预防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启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珍贵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等专项课题,在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拓展和博物馆环境监测、调控、评估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重要科研成果,提出了基于“洁净”概念的文物保存微环境评估体系的理念和内容框架, 倡导以“稳定、洁净”为预防性保护和风险管理的目标[2]。稳定,是指稳定环境,保持文物环境在适宜的环境指标下的平稳性,防止相对温度、湿度等因素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稳定环境的适宜指标,指文物本身长期处于的能良好适应的温湿度环境状态。 洁净,是指洁净环境,控制文物保管、展示环境中特征污染物浓度等因素使之处于安全阈值以内。 预防性保护,要从源头控制文物保存空间的污染物、光照、温湿度、有害生物等因素,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 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保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3]。

二、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性保护

文物的保护, 分为预防性保护和修复保护两种,二者有着显著的区别。 预防性保护,是通过控制文物所处环境, 抑制对文物的损害,让文物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而使文物的自然损伤降到最低限度。 当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不足时,文物会自然发生损害,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了。 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的最后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通常采取保护性的覆盖(如涂层、清漆)、处理腐蚀(如去除锈迹)、捆紧加固等措施,使文物达到能够继续保存和陈列的状态。 文物的修复保护如果处理不好,会对文物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甚至改变文物性质。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预防性保护对博物馆文物的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调查我国馆藏文物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腐蚀损失情况,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收集数据、分析原因、指标量化,测算腐蚀损失率,研究对应策略和建议,为提升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2002 年, 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4],其中重度以上腐蚀的馆藏文物占16.5%, 对环境因素作用敏感的纺织品、纸品、竹木漆器等有机质地文物,中度以上病害发生率占半数以上,文物腐蚀损失状况相当严重并呈加重之趋势。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怎么进行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的终极目的是努力给文物创造一个“稳定、洁净”的适宜环境。 为实现这一目的,从工作层面上讲,就是要在文物风险管理的指导下, 对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调控与管理。

实施环境监测, 是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文物保存环境,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封闭空间的总体,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储藏柜(箱、盒)等空间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条件。 在文物保存环境中, 引发文物劣化的最主要因素包括温湿度、光辐射、污染气体(包括颗粒物)和有害生物四类因素。 文物环境监测,指通过应用现有科技监测成果, 实现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基本参数监测传感器、 环境质量评估传感器、离线检测分析装置的产业化,以及采用集成现代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式, 对能引发文物腐蚀劣化的最主要因素(温湿度、光辐射、污染气体和有害生物)实现实时监测。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物联网三层分层模型,搭建一个安全、稳定、物联网程度较高的“文物保存环境基本参数监测平台”,对多种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采集,并传输至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可根据文物保存适宜环境参数与历史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图表、报告、实时报警等形式直观呈现给博物馆管理者, 为博物馆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数据和依据。

环境调控,是根据对环境监测结果对环境进行实时调控的措施,是确保文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环境的监测只是手段, 而对环境的控制才是最终目的。目前,环境调控主要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调控方式。主动调控可运用现有调控科技成果,运用博物馆微环境“净化-调湿”智能调控集成装备、智能展柜、智能收藏柜、无酸纸囊匣、熏蒸消毒设备、集中清洁装置等,对文物库房、展厅的温度、湿度、污染物进行主动调控。 被动调控是指为了营造“稳定、洁净”的文物保存环境,使用高效、对文物有益的微环境调控功能材料,如调湿剂、吸附剂等,对馆藏文物微环境进行调控。

环境管理,是实现环境可监控、可控制之后的可持续保持的重要手段。 文物保存环境预防性保护,不仅仅是技术和措施,它首先是一种意识和管理,同时还是一项综合工程。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已普遍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调控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我们也应该结合各单位管理实际,从秉持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 有效开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工作出发, 研究建立各单位的博物馆环境质量监控和风险评估管理体系,从管理程序、规章制度、设施装备等方面规划构建单位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 预防性保护专业技术人员, 具体负责监测数据的定期汇总分析,发现异常状况,积极采取对应的调整措施。能接触到文物的部门,如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保卫科等,要及时发现文物保存、展览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及时预警,并通过多部门合作, 尽快研究积极有效的调整方案。 只有通过强化意识,高度重视,形成制度,综合管理,才能应用好技术,产生切实有效的效果, 提升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水平和能力,从根本上保护好珍贵文物。

四、实际工作中的借鉴与思考

目前, 多家文物收藏单位均已实施了可移动预防性保护项目。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是环境管理机制建立的重要性。 很多项目实施单位, 在项目申请以及建设中往往积极性很高, 但项目结项后却对预防性保护的综合管理问题认识不足, 将环境改善寄希望于室内控制硬件, 普遍重视配备室内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期望一次性投入而彻底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没有建立环境监测、评估、调控系统管理机制,实效较差。 预防性保护,不仅仅是技术和措施,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意识,加强管理,形成制度,不应因项目结项而结束,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综合工程,永远在路上。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环境,从根本上保护好珍贵文物。

二是不断更新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的重要性。今天的文物保护工作,对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艺术修养,具备文物保护材料的合成、分析和文物修复等实际技能,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加强对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因此,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及时补充、更新计算机及网络等技能。 要了解并熟知各类文物保存的适宜环境的主控因素与限值。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 是给文物营造一个“稳定、适宜”的环境。 既然是适宜,就应该了解文物处于一个“稳定”环境的适宜温湿度的环境指标是什么,环境的调控,应该是一个地区一个标准,各地应该有一个“私人订制”的温湿度环境标准, 而非一个全国通用的全国文物保存环境标准。

综上所述,文物生命如同人的生命一样,失去了就不能再复原, 因此文物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文物工作者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利用好当前的大好历史机遇,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以更加负责的态度,为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创一个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劣化预防性馆藏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高含盐08系统劣化原因分析及恢复过程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TRC与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力破坏模型
十里泉发电厂330MW机组高压抗燃油酸值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MOV压敏电阻电气参数与冲击劣化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