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医院(301600)沙莉莉
1.1 线性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门诊西药房5219份处方,依据门诊西药房的综合管理开展时间为标准分组,观察组(管理后,3004份):每份处方均对应1例患者,男∶女=1617∶1387;就诊时年龄18~87岁,均值(52.6±0.3)岁。对照组(管理前,2215份):男∶女=1204∶1011;就诊时年龄17~89岁,均值(51.9±0.4)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本院门诊西药房至2018年1月起开展综合管理,在此之前均采取常规管理方式。对于西药处方开展审核,参照《药品管理法》以及《处方管理办法》等对处方药物开展审核和分析,总结药品的适应症、给药途径以及禁忌症等,并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并对不合理处方所涉及的药品以及发生次数等数据统计。特别是对同类药品在短时间内频繁出现不合理处方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分析和干预,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将不合理西药处方和临床医生进行直接挂钩,保障不合理处方能够及时明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门诊西药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溶媒容量不足、溶媒选择不当、配伍禁忌、超说明用药、书写错误、未达到治疗剂量、给药途径不当等方面,观察组的门诊西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见附表。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门诊西药房内的不合理处方主要原因来自于溶媒容量不足、配伍禁忌、未能达到应有的治疗剂量、溶媒选择不当、书写错误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等,对于患者的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危害[1]。医院药师以及医师在开具药物时若未能全面综合的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且未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则会对患者的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而医师的书写错误容易造成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增加,同时不合理药物处方情况的普遍存在,也对医院的整体医护服务水平产生了极大影响[2]。为了积极有效地控制门诊西药房用药不合理处方情况,在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参照我国卫生部门颁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强化对于临床医确责任人,强化对责任人的健康教育,并提高其责任心。积极推进四查十对的制度,对于患者的姓名、药物名称、年龄、给药途径、规格、用法和用量以及禁忌症等严格核对,保障处方的书写工整和完整,确保用药合理性。
1.3 评估指标 统计两组不合理处方的份数以及原因。师和药师的职业素养培育。特别是需要定期开办医师与药师的专项会议,使其意识到强化预防以及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意义和重要性,确保能够在管理和实际用药过程中积极的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度。同时开展责任考核制度,进一步降低门诊西药房内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定期开展医师和药师的培训会议,提高其对于各类药物的掌握和了解,并不断更新药品知识,确保能够尽快熟练地了解和掌握相关药品的临床适应症以及禁忌症。同时定期开展药师以及医生的沟通会议,对于院内近期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开展综合分析及讨论,同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本次的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积极开展综合管理方案,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给药途径不当、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超说明用药等情况发生率方面显著降低。这也提示,通过积极开展综合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门诊西药房的用药处方管理质量,并更好地规范临床药物应用,这对于确保患者的健康与安全以及提升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门诊西药房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较为普遍,通过积极开展综合管理有利于降低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并更好地维护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