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芳,刘义波
(1.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合肥 238000;2.巢湖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林菊复合经营技术是指在林下种植菊花的一种高效利用林地的经营方式,是提高林地利用率的一种集约经营措施。林苗培育的长周期投入与菊花种植加工的短周期收益互补性极强,经济上“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生态上能够最大化提高林地及空间的利用率,且菊花兼具食用、药用以及茶用功能,观赏性也很强,诸多要素集聚,为打造“苗木生产、饮品加工、观光休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链提供了保障;同时,产业融合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生态增绿,林业三大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林菊复合经营技术推广应用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和空间[1]。
1.1.1母株选择
选择健壮、花色正、无病虫害的1年生植株为母株。
1.1.2日光温室准备和养护管理
整地前先施有机肥500 kg/667m2,后用旋耕机旋耕一遍,整地深度约15 cm,使有机肥与土壤搅拌均匀。
移栽养护时间宜在12月至1月份。将母株地上部分全部割除后挖出、修剪,去除部分老根,移植到日光温室中浇透定根水,保留2~3个生长健壮的脚芽用做辅养枝,其余脚芽全部去除,夜间最低温度控制在0℃以上,一直延续至1月底。当辅养枝长到50 cm以上时进行摘心处理并抹除腋芽。1月底后萌发的脚芽要予以保留,用于来年种苗繁殖。母株养护期间要注意水分控制,以嫩叶不萎蔫为宜。每次采穗后要立即施一次肥,促进新梢快速生长,母株养护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1.1.3插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枝条长8~10 cm。
1.1.4扦插时间和方法
日光温室扦插一般在4月上中旬进行。苗床基质常用蛭石、沙与草炭土的混合物,扦插前用杀虫杀菌剂如辛硫磷颗粒对苗床进行消毒,浇1次透水。插穗保留2片完全展开叶片,穗长5~8 cm,叶片各剪去一半,减少蒸腾,提高插穗成活率。
1.1.5扦插后养护
扦插后第一周应注意苗床遮阳和湿度控制,每天喷水3~4次。待扦插苗长出新根、叶片挺拔时,逐步减少喷水次数,注意通风降湿,预防病虫害。
1.2.1林地选择
选择的林地稍能遮阳但又不能过度遮阳,郁闭度0.3以下,地势高、不积水,土壤通气透水。种植菊花垄的宽度40~50 cm,高度20~25 cm。
1.2.2 林地整理
5月中下旬进行。施腐熟有机肥(如鸡粪、牛粪等)500 kg/667m2,用旋耕机旋耕一遍,深度约15 cm,使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拌匀。
1.2.3移栽定植
每垄栽两行,株距40~50 cm,栽种苗1 000~2 000株/667m2。定植后10 d进行中耕除草,以后每月开展一次。定植后第一次浇水要浇透,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
1.2.4栽培管理
要及时摘心、支撑加固。待种苗长至6~7片且完全展开时进行第1次摘心,留5个侧枝。待侧枝长有3~4个芽时进行第2次摘心,摘心后沿垄的四周每隔2 m打桩,并以桩为基点,离垄50 cm处用绑扎带或绳子沿垄四周围圈,垄中间部分绑扎带或绳子呈交叉状,防止菊花植株上部过重,遇到大风容易倒伏。7月份不宜摘心,防止分枝过多,营养流失、花朵较小。
2.1.1霜霉病
危害症状:枯叶皱缩卷曲,病叶背面有白霉,有水渍样斑块。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病害传播,叶面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600倍液进行防治[2]。
2.1.2褐斑病
危害症状: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呈黄褐色,后期转为暗褐色,范围逐渐扩大,严重时病斑相连,叶面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叶面喷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7~10 d防治1次[3]。
2.1.3白锈病
危害症状:叶面出现脓包状的灰白色突起,逐渐变为褐色。叶面先出现淡黄色斑点,有略微下陷,后呈黄绿色。病情严重可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9%锦田九号600倍液进行喷洒。发病较重时用20%粉锈宁2 000倍液或多菌灵1 000倍液,10 d一次,交替喷施[4]。
2.2.1蚜虫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嫩梢、叶柄和叶背,导致叶片发黄、干枯、脱落,花朵减色凋谢。
防治方法:采用2.5%溴氰菊酯乳剂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4 000~6 000倍液喷雾防治,喷撒于叶面和叶背。
2.2.2红蜘蛛
危害症状:卵在土壤缝隙、树皮、杂草里越冬。成虫群集拉丝结网,造成叶片干黄枯死,花朵凋残。
防治方法:定期清除圃内杂草,冬春季喷撒1~2 Be°石硫合剂1~2次;3~5月份喷撒40%三氯杀螨醇1 000倍液3~5次;7~9月份虫害严重时用20%灭扫利2 000倍液、40%扫螨净粉剂2 000倍液交替叶背喷撒2~3次。
2.2.3菊天牛
危害症状:在嫩梢距顶端5 mm左右处产卵,导致茎梢部萎蔫折断。幼虫孵化后在原处啃食再蛀入茎内,向下蛀食至根际处,导致整个植株干枯死亡。9~10月份化蛹,羽化为成虫准备越冬。
防治方法:通过根部灌药方式减少虫源,及时清除越冬期带虫老根,发现茎梢折断或萎蔫时,及时清除齿痕下茎干内的幼虫。雨后天晴是防治良机,采用5%锐劲特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 000倍液,每隔10 d喷1次,连喷两次。土地每3年进行一次深翻,采用40%甲基异柳磷1 500倍液进行灌根,减少虫源数量。
种植菊花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林地早期的产出效益,有效缓解林农或林业企业种植结构单一、生产周期长、持续投入经济压力大等问题,菊花经烘干制成饮品销售,667m2净增收2 000元以上。
菊花栽培、采摘、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为流转土地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入园务工人员年均增收4 000元以上;开展技能培训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有利于发展林下采摘和森林旅游新业态。
林间空地套种菊花不但可以提高林地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蓄水保土效果明显;以耕代抚精细化管理,而且可以为林苗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缩短林苗定向培育周期,与常规育苗方式相比,至少可以提前2年出圃销售。